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雖幽必顯?!辈坏U釋了作者的主觀情思要貫穿于作品之中,而且還道出了情感在審美欣賞中的重要作用。語文教學雖不同于戲曲、電影等藝術形式,但一個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能借助語文教材的情感因素,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把課上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同樣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
和原來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適合進行情感教育。新教材的文學性增強了,情感成分增強了。不少課文充滿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鐘情,并把目光投向了社會與人生,有的還特別關注了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傾注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少課文極力刻畫人的內(nèi)心世界,關注自身情感,特別適于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這些客觀條件也為語文教學滲透強烈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中,教師理應成為教學中情感調(diào)控的主導者。教師要充分選好突破口,抓住誘導時機,在情感濃縮凝聚的關鍵之處,打開其情感閘門,點燃其情感火焰,促成共鳴,產(chǎn)生激蕩,使學生能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憂作者之所憂,在閱讀、欣賞、品味和感應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材之情的感染滲透。如講“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時,就要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緊扣“忍看”“怒向”“刀叢”這些關鍵詞語,點撥學生理解詩句的情境。“忍看”包含強忍仇恨之意,“怒向”是憤怒面對之意,“刀叢”指聚集的刀鋒?!芭虻秴病闭亲髡邚娏腋星榈谋虐l(fā)?!把詾樾穆暋保c撥了這些詞語的情境,學生就能體會出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當然,語文教師的情感教育過程也就是學生對教師、教材各種情感表達方式所釀造的情感氛圍進行理解和歸納,演繹出各種不同層次情感內(nèi)容的過程。為此,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任何一廂情愿的教法都達不到教育目的。德國著名學者斯布朗格說得好:“教育就是喚醒?!闭Z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要能喚醒學生的心靈,啟迪學生的靈性,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與作品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身心得到愉悅,思想形成融合,達到溝通學生與作者情感的目的。當學生走進課文的藝術殿堂時,神經(jīng)細胞就能充分調(diào)動起來,對琳瑯滿目的語言珍寶作種種品味、鑒賞,尋幽探勝,在多姿多彩的美的魅力感染下,靈性為之開竅,入境、入情、入理地汲取課文中的豐富養(yǎng)料,取得一個又一個頓悟。滲透于課文當中的作者的人格氣質、胸襟境界、語言范式及種種思想感情的因子,在潛移默化中,積淀在學生深層心理上,使他們感情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從而能夠分清是非曲直,按照美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生活。一旦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學生的情感品質和語文能力都可逐步提高。
(責 編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