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廣大體育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催生下,非常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尤其對游戲化、情境化的教學方法情有獨鐘。這兩種教學手段的確符合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體育教學中使用,能起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的作用,提高體育課堂效益。
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特別是小學體育課也存在著一部分教師為了ó合學生的心理,將體育課上成純粹的游戲課,只要是體育課就要上游戲。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都通過設置情景來組織教學,從而造成技術技能的學習如同“蜻蜓點水”。在設計的情景中教師們“導演”著每一節(jié)課,一堂課在熱熱鬧鬧中轉(zhuǎn)眼過去,學生什么也沒有掌握,更不要談技能的提高了。殊不知這些錯誤的觀點和做法,只能是延誤了學生的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的時機,也就是錯過了這些孩子的掌握技能的“敏感期”,等到再想傳授時已?晚了。
有學者給游戲化教學和情境化教學法下過定義,游戲化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教學形式來使學生進行學習,并培養(yǎng)了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法。情境化教學法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場景,誘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但在教學中這兩種方法的運用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和限制條件的。那么,滲透游戲化、情境化的教學法在運動技能的傳授中,哪些因素將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產(chǎn)生影響?
一、教材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
課前,教師須考慮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否適宜安排游戲化教學,要根據(jù)不同教材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來決定,而不能一味地為“游戲”而設置游戲,以免?虎不成反類犬。例如,含有技術動作難度較大因素的體育課內(nèi)容,就不適合搞游戲化教學,易留下安全隱患。
二、對動作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
要根據(jù)技術動作形成的規(guī)律和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安排游戲。學生在剛學習技術動作時,動作技能正處于“泛化階段”。如果在這時安排游戲競賽,就極可能沖μ學習的主題,破壞已建立的動力定型。而在動作較為熟練時,進行游戲化教學,則可以鞏固技術動作,大大提高學生的動作技能。
三、情景設置要注意其特點遵?其規(guī)律
在體育教學中適當?shù)脑黾右恍w育游戲是很正常的。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研究透學生的學情,去設計自己的體育教學流程,去安排游戲內(nèi)容方法,否則,就會因為你濫用游戲,不倫不類,反而破壞了課堂學習氣氛,影響技術學習,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xiàn)。因為中低年級學生有著熱衷模仿、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的年齡特點。情境教學中的特點之一是低年級學生最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