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讀了《體育教學》2006年第4期中的《信任背摔—引入體育教學的校本項目可行性探索》一文,筆者對文中的一些觀點持不同意見,想以此文與張、卜兩位教師及廣大讀者共同探討,以便更好的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拓展項目的活動。
首先,安全問題。
疑問一:張、卜兩位老師沒有介紹活動前準備,參加拓展活動應要求所有參與活動的同學(包括摔的同學和接的同學)要將眼鏡、發(fā)卡、手表等飾物及身上硬物要全部摘掉,在活動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學生受傷。輕裝上陣,足以確?;顒又袑W生的安全。
疑問二:張、卜兩位老師說“摔的同學的動作要領:雙手緊貼褲縫,身體做直體后倒?!比绻麑W生在下落過程中由于恐懼將雙手張開,是否會有手、肘傷害接的同學的危害事故發(fā)生呢?正確手部姿勢:雙手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圖1-1)五指交叉,兩手相握(圖1-2),由內翻至胸前(圖1-3)還可以將雙手綁住,這樣可以保證手及肘部不會展開,傷及接的同學。
圖1
疑問三:張、卜兩位老師提及的接的同學的方法(圖2-1)(圖2-2)(圖2-3)也有不妥之處,這樣的連接一方面各個關節(jié)容易咯到摔的同學,另一方面接的同學手成反關節(jié)狀,易出現(xiàn)危險。(圖2-4)姿勢正確,但忽視了中間的縫隙較大,也容易出現(xiàn)危險。正確的接的方法為(圖2-5)將雙手重疊,掌心向上,放在對面同學肩窩上,組成第一重保護;同側腳相對,成弓步,組成第二重保護,這樣可以防止學生沒有接住摔的同學后,同學直接落在墊子上。
圖2
疑問四:張、卜兩位老師也并沒有提到活動結束后,如何將學生放下的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也非常重要。正確的方法:先放腳,腰部、頭部直立后,接的同學將手松開。
其次,與張、卜兩位教師探討一下我眼中的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是通過活動激發(fā)人的潛能,認識自己、勇于面對困難、迎接挑戰(zhàn)、關注人與人交往中的信任、協(xié)作、溝通,正確認識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新課程也對學生在心理健康領域和社會適應領域的目標做了詳細的讀解,正當我們面對這樣的目標無所適從的時候,拓展訓練其實給了我們很好的范例。拓展訓練又稱為“體驗式培訓”,在培訓中,所有的感受、體驗、收獲是通過自己親身參與獲得的,而不是強加給某個人的東西,這符合我們新課程中的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的觀念,學生將通過自己參與獲得知識,獲得心理體驗,這而遠比教師的長篇說教更能讓孩子接受。
我認為張、卜兩位教師對于完成不到位同學的反復教學,力圖使所有學生可以在背摔時直著身子倒下的做法持有疑義。拓展訓練決非體育競技項目、更非游戲,不能以誰倒的直作為評價標準。在拓展活動中沒有成功失敗之分,活動關注的是心理上的收獲與分享。
在拓展活動后總會有分享交流的過程,整個參與活動的同學依次發(fā)言,與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分享別人的心情,這個過程才是學生心理觸動最多的時候,直的同學可能會有直的同學的經驗、不直的同學也有自己的心理,通過這樣的過程大家才能自己體會信任團隊、信任自己。
以上言文如有不妥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我們愿意與廣大的一線體育教師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