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使枯燥乏味的語法教學“兒童化”,使之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從而融入絢麗多姿的小學英語課堂之中,筆者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一、情境寓語法
利用情境教學語法是指教師利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shè)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并將語法知識融入其中,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在教學“名詞復數(shù)”時,教師可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愛數(shù)數(shù)、愛做簡單重復勞動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一連串的情境讓孩子參與其中。教"apples"時,先讓學生到“蘋果樹”上“摘蘋果”,色彩鮮艷的“蘋果”、采摘“蘋果”的誘惑,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學生邊“摘”邊數(shù),初步感知了名詞復數(shù)的表達形式;教“cars”時,讓學生來到“馬路上”數(shù)小汽車,再數(shù)公路上走過的男孩、女孩,動態(tài)的畫面再次激起學生躍躍欲試的迫切心情。在這里,名詞復數(shù)被教師轉(zhuǎn)化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事物,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數(shù)和說的過程中,初步建立并鞏固了名詞復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
二、圖畫顯語法
利用圖畫教學語法,不僅可以使教師授課直觀可感,形象生動,而且能充分詞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變抽象的語法知識為具體生動的形象,提高教學效果。
比如教學"there be句型”時,教師依次在黑板上畫出一系列圖(略),同時在一旁說明:圖1. There is a house near a riv-er圖2.There are two trees behind the house.圖3. There is a boyin front of the house.圖4.There are three geese near the house
然后啟發(fā)學生觀察there is和there are的區(qū)別。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要求學生理解并找出there is/are的不同用法,歸納出:there is+單數(shù)名詞,There are+復數(shù)名詞。
三、童謠吟語法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把一些枯燥的語法知識融入簡單易學的童謠之中,讓學生在吟誦童謠的同時掌握語法,能使教學變得生動、豐富。
如在教學“數(shù)詞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的規(guī)律”時,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編了一首童謠:“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八減t,九去e,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北緛砗茈y掌握的內(nèi)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jié)奏感,瑯瑯上口的童謠,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shù)詞的構(gòu)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學be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jié):“我用am,你用ate,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shù)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并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
四、歌曲唱語法
英語歌曲通常簡單易懂、節(jié)奏感強、瑯瑯上口。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能產(chǎn)生興奮情緒,同時感到松弛、愉快和滿足。因此,將唱歌這種形式運用到語法教學中去,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促進其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如:6B Unit6中的歌曲就非常適用于一般將來時的學習:I am going to have a picnic.Will you join me?I’m going tosee a play.Will you join me?I am going t0 have a concert.Willyou join us?Oh,how happy l will be if you join me!
學生在反復唱這首歌的過程中,輕輕松松地掌握了一般將來時的基本句型。
五、游戲做語法
學生天性喜歡好玩的東西,單調(diào)的語法的練習一般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們應(yīng)盡可能摒棄直接的、機械的練習,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在有意義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練習和運用所學語法。
如在教學“一般過去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shè)計了一個“快速記憶”的游戲:讓學生觀察一幅圖畫,時間一分鐘左右,然后出現(xiàn)另一幅圖,圖中一些物品已經(jīng)移動了位置,讓學生比較并說出兩幅圖的不同。學生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自覺地運用所學過去式和現(xiàn)在時進行比較:Thepen was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