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治龍
摘要:近年來,學生的學習負擔愈來愈重,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上下功夫,大膽嘗試有效教學模式,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樂學好學。依據(jù)數(shù)學習題課特點,我在教學中提出了“1+1教學模式”。
關鍵詞:數(shù)學;習題課;教學模式
通過對習題課教學的長時間的摸索與探討,下面我就此談一些看法。
一、重視課本,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在復習時應注意用好課本。先讀懂、理解、吃透教材,全面掌握初中數(shù)學基礎知識,領悟和把握真正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重新梳理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及各類習題,做到全面、扎實、系統(tǒng),形成知識網(wǎng)絡。具體做法如下。
1、熟練掌握運用基礎知識。扎實熟練地掌握概念、定義、定理、法則、公式,準確地對數(shù)學語言如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等進行表達與運用,重視公式的正用、逆用和變形應用,重視定理的推導與應用,重視定義的理解和應用,等等。
2、重視課本的典型性、示范性例題,練習和作業(yè)也要讓學生弄懂、會做,并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應充分認識例題本身所蘊含的價值,掌握其中的共性通法,并達到熟練程度,掌握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精髓;注意通過縱向挖掘,橫向加強不同知識點的聯(lián)系,達到優(yōu)化認知結構、闊眼界、活躍思維的目的。
二、具體的策略
1、以題帶點,順藤摸瓜。以題帶點,即通過典型范例呈現(xiàn)相關章節(jié)的概念與知識,并通過針對性的講解增強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與理解。
2、以境串型,觸類旁通。以境串型,即把相同類型的問題,尤其是實際應用類問題串聯(lián)在一起,并歸納出相應的數(shù)學模型,提高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
問題1:小剛家準備安裝照明燈.他了解到某種品牌的一盞40瓦白熾燈的售價為1.5元,一盞8瓦節(jié)能燈的售價為22.38元,這兩種功率的燈發(fā)光效果相當。假定電價為0.53元/度,設照明時間為(小時),使用一盞白熾燈和一盞節(jié)能燈的費用分別為y1(元)和y2(元)。
①分別求出y1,y2與照明時間x之間的函數(shù)表達式。
②若一盞白熾燈的使用壽命為2000小時,一盞節(jié)能燈的使用壽命為6000小時,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以6000小時計算,使用哪種照明燈省錢?省多少錢?
問題2:觀看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的門票分為兩種:A種門票600元/張,B種門票120元/張,某旅行團購買A、B兩種門票共15張,若設購買A種門票x張。
①寫出購票費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②若要求A種門票的數(shù)量不少于B種門票數(shù)量的一半,且購票費不超過5000元,共有幾種符合題意的購票方案?
③根據(jù)計算判斷哪種購票方案更省錢?
問題的串型,不僅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聯(lián)想、對比、轉化,做到觸類旁通,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和對實際問題作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3、以變促能,舉一反三。以變促能,即拋出一個話題(情境),選好一個中心(載體),編織一張網(wǎng)絡,設計一組變式,從典型問題出發(fā),逐步延伸,形成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一般而言,綜合性越強、知識跨度越大的問題,學生越難理解,對思維層次要求也較高。因此,組織復習時要根據(jù)知識內容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變式與發(fā)散,適時開放,啟發(fā)學生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加強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使得各個知識點的聯(lián)系明朗化,形成知識鏈。
問題3:一次函數(shù)y=ax+3,y=-x+3與y軸交于點A,與x軸分別交于B、C兩點,且∠BAC=15°,求a的值。
變式1:廣場上空有一個氣球A,地面上的B、C兩點與點D在一條直線上,在點B和C分別測得氣球A的仰角∠ABD為45°,∠ACD為56°,又BC=20m,求氣球A離地面的高度AD。
變式2: ON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設計路線,從O到N的走向為南偏東30°,在O的南偏東60°方向上有一點A,在A周圍500m內為居民區(qū),沿ON向前走400m到B處,測得BA的方向為南偏東75°,請通過計算說明如果不改變方向,輸水線路是否會穿過居民區(qū)?
該問題及兩個變式分別引入了一次函數(shù)、方向角和方位角,三個不同背景問題實質都是同一個基本圖形的應用,使學生在變化的背景下把握問題的實質,提高復習效率。
4、以錯示警,縝密思維。以錯示警,即由問題錯解的糾正深化對數(shù)學概念、定理的理解和運用。在數(shù)學的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對概念的內涵,定理的條件和結論,公式的適用范圍不能正確和深刻理解的情況。復習時應通過“示錯”來鞏固知識,使學生真正認識所學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進一步牢固掌握知識的目的。
三、幾點反思
1、重在平時,有的放矢。心理學研究表明,要避免和減少遺忘,復習必須及時,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好。因此,在教學中應堅持“復習要重在平時,貴在經(jīng)常”的原則。如上述“以題帶點”、以境串型”、“以變促能”、“以錯示警”等策略都要和平時的及時消化和鞏固結合起來。另外要使習題課做到有的放矢,教師還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和知識掌握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要研究分析,找出知識缺陷所在及形成的原因,設計解決的策略,這對進一步提高習題課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2、關注細節(jié),深度反思。優(yōu)化復習策略的設計要重視課堂教學細節(jié)的教育功能。從宏觀看,數(shù)學習題課要敢于突破,不要程式化,可以從講授順序、講授的深度和廣度、講授的時間和空間等方面進行調整與反思,尤其要重過程、重復習、重糾錯,進一步從講解上縮短時間,留足學生練習和反思的時間。從微觀看,既要關注教師的課堂語言準確性,又要關注重視題型研究的技術和藝術,做到兩個“對”——題型設計“對”位,即選題要精,練習要準,點撥要狠,糾錯要細;試題講授“對”路,即講授節(jié)奏要當,思路要清,分析要實,效率要高。把握三個“點”——教材內外打通的“制高點”,挑戰(zhàn)思維的“聚焦點”,變式訓練的“創(chuàng)新點”。
習題課,尤其是初中數(shù)學習題課堂應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習題課堂。只有讓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脫出來,學得靈活,學得扎實,優(yōu)化復習過程,提高效率,數(shù)學教學的成效才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