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和敘事詩絕對離不開細節(jié)。其實,在以抒情為主的詩詞中,也應當有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北宋詞人周邦彥之所以被人稱賞其“摹寫物態(tài),曲盡其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致深刻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擅長捕捉和表現(xiàn)人物、景物中那些真實、生動、典型的細節(jié),從而使他所要描繪的人物和景物形神栩栩,躍然紙上,也使他所要抒發(fā)的生活感受和情懷豐富深厚,耐人尋味??梢哉f,周邦彥是宋代詞人中一位極善于描寫細節(jié)的藝術(shù)大師。讓我們來看看他所創(chuàng)造的幾個工細圓融能夠深印入讀者心靈深處的細節(jié)。
午妝粉指印窗眼
此句出于周詞《秋蕊香》,全篇以婉轉(zhuǎn)含蓄的筆法描寫思婦的心態(tài)。詞的上片云:“乳鴨池塘水暖。風緊柳花迎面。午妝粉指印窗眼。曲里長眉翠淺?!鳖^兩句寫春溫水暖,乳鴨在池塘里暢游嬉戲,東風陣陣吹拂,柳花撲面而來,到處飛揚。首句化用蘇軾《惠崇春江曉景》詩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句意。作者以明媚動人的春色觸發(fā)起思婦的情思。接著“午妝”一句,便推出一個人物行為動作的細節(jié):中午梳妝后,少婦將手指上的殘粉一點一點印在窗眼紙上。這個細節(jié),非常真實、生動、典型地透露出少婦在春日中寂寞空虛、情思撩亂、百無聊賴的意態(tài)與心緒。這樣的動作、這樣的情景,從未見前人描寫過,極其新鮮,能夠引起讀者的咀嚼、品味,體現(xiàn)了周邦彥對思婦生活和心態(tài)十分熟悉并有敏銳獨到的觀察。王楙《野客叢書》卷十說:“‘午妝粉指印窗眼’,非工于詞詎至是?;蛑^眉間為窗眼,謂以粉指印眉心耳。此說非無據(jù),然直作窗牖之眼,亦似意遠。蓋婦人妝罷,以余粉指印于窗牖之眼,自有閑雅之態(tài)。仆嘗至一卷舍,見窗壁間粉指無限,詰其所以,乃其主人嘗攜諸妓抵此。因思周詞,意恐或然?!彼赋龃把奂词恰按翱住?,比作“眉心”、“眉間”,從而說少婦是以粉指印眉心之說更“意遠”,是中肯的。他還說,他確實見過“窗壁間粉指無限”,說明周邦彥所描寫的細節(jié)是真實的。從此,這個“午妝粉指印窗眼”的細節(jié),便深深刻印在無數(shù)讀者的心窗上了。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三句出自周詞《少年游》。詞云:“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此詞描寫秋夜里一對情人幽會的情景。宋張端義《貴耳集》和周密《浩然齋雅談》等筆記說是宋徽宗私幸東京名妓李師師,周邦彥先在,匆忙躲匿,寫成此作。此說純屬穿鑿附會的無稽之談,已為許多學者批駁。筆者認為,這是宋詞中描寫愛情的杰作,也是小令詞中能夠刻畫出人物形象、描敘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氤氳出美妙的詩情畫意和戲劇性的體構(gòu),可以將它看作以小令詞形式寫成的一篇精美的小說。而這詞中的短篇小說,主要就是由周邦彥精心地捕捉和描繪出人物的動作細節(jié)、語言細節(jié)以及環(huán)境細節(jié)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安⒌度缢比洌瑢憻艋鹫找拢⒅莩霎a(chǎn)的刀刃閃亮,吳地所產(chǎn)用來調(diào)味的鹽粉晶瑩如雪,只見一只潔白細巧的纖纖玉手在剖開新橙?!袄w手破新橙”是人物的動作細節(jié),而這個細節(jié)又包孕著“并刀如水”、“吳鹽勝雪”兩個靜物刻畫的更小細節(jié),傳達出女主人對客人的殷勤款待與愛戀溫情,也充滿生活情趣?!板\幄初溫”三句描寫閨房里,羅帳剛剛熏暖,芳香的爐煙裊裊不斷,兩人面對面地坐著,好為男子調(diào)音吹笙?!跋鄬ψ{(diào)笙”是第二個人物的動作細節(jié),它又包孕著“錦幄初溫”與“獸香不斷”兩個環(huán)境細節(jié)。這三句表現(xiàn)出閨房環(huán)境的華美,洋溢著溫馨的其樂融融的氣息,包含著女子的無限柔情蜜意。下片是人物的語言細節(jié)?!暗吐晢枴币痪渲必炂K。誰行(hánɡ),哪邊?何處?行,北宋口語,猶言這里、那里、這邊、那邊。女子低聲向男子問:“今晚在哪邊過夜?城上已敲過了三更鼓,夜深霜重路滑,馬也不好走,還是不去為好,路上行人實在太稀少了。”這一連串女子的話,口吻逼肖,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委婉含蓄地表達出女子不無羞澀的挽留之意與溫存體貼之情。尤其是“馬滑霜濃”和“直是少人行”二句,在人物的言語中巧妙地描繪出深夜里室外霜寒路滑、人跡稀少的冷寂空曠環(huán)境,恰好與上片所渲染的室內(nèi)溫暖如春的氣氛形成強烈的對照,將挽留者的柔情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來。從通篇看,三個細節(jié),其中又包孕更小的細節(jié),構(gòu)成了連貫性的事件情節(jié),完成了這篇“詞中小說”的創(chuàng)作 。人物、情節(jié)、場景、氣氛全都躍現(xiàn)紙上。詞論家對此詞的細節(jié)描寫熱情贊賞。例如,清代王又華《古今詞話》引毛稚黃曰:“起句‘并刀似水’四字,若掩卻下文,不知何為陡著此語。‘吳鹽’、‘新橙’,寫境清晰;‘錦幄’數(shù)語,似為上下太淡宕,故著濃耳。后闋……只以‘低聲問’三字貫徹到底,蘊藉裊娜,無限情景,都自纖手破橙人口中說出,更不必別著一語。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鄙蛑t《填詞雜說》云:“言馬、言他人,而纏綿偎倚之情自見,若稍涉牽踞,鄙矣?!敝軡端嗡募以~選》評曰:“本色佳制。”孫麟趾《詞徑》曰:“恐其平直,以曲折出之,謂之婉。如清真‘低聲問’數(shù)句,深得婉字之妙?!弊T獻《譚評詞辨》說:“麗極而清,清極而婉。然不可忽過‘馬滑霜濃’四字?!?/p>
出簾踏襪趁蜂兒
這句出自周詞《浣溪沙》。全篇是為一群天真爛漫的小歌女傳神寫照。詞云:“爭挽桐花兩鬢垂,小妝弄影照清池,出簾踏襪趁蜂兒。跳脫添金雙腕重,琵琶破撥四弦悲。夜寒誰肯剪春衣?”上片三句,每句都有細節(jié)。首句“挽”,攀引、牽拉?!皟婶W垂”,古代未成年女子不挽發(fā)髻,兩邊鬢發(fā)下垂。這個形貌細節(jié)傳達出歌女的年齡特征;而“爭挽桐花”,表現(xiàn)她們愛花,愛春天,這正是活潑天真的少女的心理特征。次句寫她們稍事打扮后便來到清澈的池塘邊照影弄姿。 這一個行為動作細節(jié)再次突出她們愛美、自賞、自信的心態(tài)。以上這三個細節(jié)還比較一般化,形象是真實生動的,卻不夠鮮明獨特。第三句的“趁”,即追趕。這句寫窗外偶有蜜蜂飛過,姑娘們便急忙掀開門簾,一個勁兒地跑出去追趕,甚至踏著襪兒,顧不上穿鞋子。這個細節(jié)捕捉住一瞬間偶然發(fā)生的情景,動感強烈,饒有生活情趣和喜劇性。少女們愛小動物、愛自然,自由活潑、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風采活靈活現(xiàn)。過片處“跳脫”,手鐲。這句說,她們每人的手腕上都套著嵌金的玉鐲,纖嫩的手臂似乎不勝金玉鐲的沉重。詞人有意把這個細節(jié)突出、放大,于是讀者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金玉輝映的手腕的特寫鏡頭。這個細節(jié)描繪歌女纖手及其裝飾的美。結(jié)拍兩句,抒寫她們撥弄琵琶能彈出悲切動人的曲調(diào),寫她們誰也不愿冒寒熬夜去裁制春衣。這是詞人為小歌女敘事抒情的筆墨,頗能揭示她們的才能、性格、心態(tài),但筆者以為已不屬于細節(jié)描繪,也就不多說了。
可惜半殘青紫,猶印小唇丹
這兩句出自周詞《訴衷情·殘杏》,詞云:“出林杏子落金盤,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猶印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弊髡呓柙佄锒鴮懭?,從一顆咬殘的杏子引出一位女子的傷春情思,藝術(shù)構(gòu)思新穎巧妙。起調(diào)二句說:剛從果樹摘來的新杏盛在描金的盤子里,可是她卻因為怕酸軟了牙齒不能盡興品嘗。這兩句可能化用了杜甫《野人送朱櫻》詩“金盤玉筯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zhuǎn)蓬”和韓偓《幽窗》詩“手看江橘嫩,齒軟越梅酸”,但融化無痕,如同己出。正因為“齒軟怕嘗酸”,也才有了三、四句“可惜半殘青紫,猶印小唇丹”:可惜一只半青半紫的杏子只咬了一口,上面還留著她小小紅唇的印痕。這只印著唇丹的殘杏的意象是如此新鮮、獨特,富有詩意:她是女子“齒軟怕嘗酸”的心態(tài)的印記,更是引起她傷春惜春意緒的觸媒。她正是從這只殘杏上突然想到不知不覺間已是紅瘦綠肥,春去夏來,想到華年流逝,又虛度了一個春天。但對于她的情思意緒,詞人沒有馬上直接寫出來,他有意在詞的上下片之間留下了空白。下片,詞人把他的攝影鏡頭從杏林轉(zhuǎn)移到城南的大路上:雨水濺著落花,斑斑點點灑滿一路?!奥浠ㄩe,雨斑斑”這個景物細節(jié)也很精彩,它似無似有地隱含著象征意義。在從郊野返城的抒情女主人公眼里,這被雨水擊打的落花或許就是她流下的斑斑點點紅淚。結(jié)拍三句說:她此刻默默不語,傷春惜春的一段愁思,都表現(xiàn)在緊鎖的雙眉之間。詞人終于點出了“傷春”的主題,但女子“不言不語”的情態(tài)仍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而“一段傷春,都在眉間”,也使得無形無影的傷春愁情,仿佛有了形體,使讀者能從女子的“眉間”清晰地看出來。周邦彥在為女子畫眉的細節(jié)中,創(chuàng)造性地將愁情具象化,令人可見可融。抽象與具象組接,語意新妙。后來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寫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名句,很有可能是從周詞“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這三句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