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不少的學校為了營造教室的文化和學習氛圍,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了很多圖表書畫之類的東西,筆者感覺教室文化正在呈現(xiàn)出:“繁、雜、多、淺、亂”之勢。這種教室文化的過度渲染,有時不但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反而產生不良影響。
一、 不良性的教室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
1.內容繁雜
(1)制度、安排類:有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guī)范、校規(guī)、校紀,有作息時間表、有課程表、值日安排表。
(2)圖畫、標語類:有國旗、國徽,眼保健操圖表,名人畫像等。有名人名言,有各種口號標語,如:“入門即靜”,“怕吃苦莫入此門”,“用成績報答父母”,“高考奪冠,舍我其誰”,“爭分惜秒戰(zhàn)高考”,“永不言敗”,“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等等
(3)成績公示類:學校組織的通考成績表,各科單元過關成績表等。
(4)學習、作業(yè)類:有各科考試的答案,有某些科學生答卷范例,還有某些科目作業(yè)、學生作品等。
(5)管理通報類:每天的學生違紀通報,檢查記錄等。
(6)雜類:有全班每個學生的理想志愿表(內容包括將來希望考取的理想學校,班內同學競爭對手,奮斗誓言等),有學生的挑戰(zhàn)書。高考倒記時等。
2.張貼無序
(1)隨意性大。有不少教室里張貼、懸掛的東西沒有統(tǒng)籌安排,更沒有精心設計,沒有按類型劃分區(qū)間,隨手貼掛,表現(xiàn)的雜亂無序。
(2)欠規(guī)范整潔。如各科的成績表等,有的用漿糊貼,有的用釘子掛,大小不一,有的貼得歪歪扭扭,有的因長時間不取走,呈半脫落狀等,十分不雅。
(3)標語、口號位置欠妥。有的教室在前黑板的邊緣上張貼標語口號、書寫每日一語,如“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有的在前黑板上方掛考試倒計時牌等。
3.標語缺乏“人文”性
如“怕吃苦莫入此門”,“用成績報答父母”, “永不言敗”,“屢敗屢戰(zhàn)”等等,這樣的標語給人一種壓抑感,容易給人一種悲情的心理暗示,“怕吃苦莫入此門”,給人的暗示是來這里就是吃苦的;“永不言敗”,“屢敗屢戰(zhàn)”給人的心理暗示是學習過程是不斷失敗的過程;“用成績報答父母”,給人的心理暗示其一是把追求學習的動機局限于報答父母,其二是學習就是追求成績。類似標語口號是缺少陽光性的,屬于格調不高的標語口號。
4.過度渲染緊張氣氛
有些畢業(yè)班級掛著高考倒計時牌或中考倒計時牌,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隨著考試日期的逼近,應該說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是緊張的,有不少學生的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此時期,學生一進教室或抬頭就看到越來越逼近的考試日期,只能增加焦慮和惶恐,甚至會無所適從。作為教師,此時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心理疏導才是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增強信心,指導學生制定好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復習,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水到渠成,考試成功。
5.分散注意力
一是教室張貼、懸掛的東西太多、太亂、太繁,讓人眼花繚亂,有的教室里張貼著多張用大紅紙書寫的標語,不僅刺激眼睛,還會干擾學生情緒。二是有的教室在前黑板上張貼標語口號、書寫每日一語,掛考試倒計時牌等,都很容易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誠然,育人環(huán)境作為教育的要素之一,越來越被學校重視,這是值得欣喜的。但教室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應重視教室文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防止繁、雜、多、淺、亂和表面化。
二、 教室文化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教室文化需要精心設計
(1)教室文化要求真、求善、求美,內容可以多樣,但設計需要得體,做到井然有序,整潔、優(yōu)美、和諧。
(2)內容在精不在多,突出主題,所張貼懸掛的東西對班級文化起到畫龍點睛之妙、錦上添花之美,決不要在四周墻壁上掛滿東西,尤其不要在前方張貼醒目的標語、每日一語等。
(3)合理利用空間,充分開拓空間,可在教室角建立書櫥、報架,設立圖書角、作業(yè)角和報刊園地。充分利用后黑板,辦好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板報。
2.弘揚陽光文化
教室文化要格調高雅、內容清新、“綠色”人文、健康向上,克服壓抑、“灰色”、格調低下的文化。教室文化要給人一種陽光和積極的心理暗示,克服消極、失敗的心理暗示。教室文化要起到對學生感染、熏陶、激勵、教育的作用。激揚人生智慧,撫慰讀者心靈。
3.創(chuàng)造寧靜的環(huán)境
學生在整潔、寧靜的環(huán)境里,才能做到靜心、專心、用心地學習。因此,教室的布置要做到不繁亂、不渲染、不浮華,力求幽靜、悠遠、高雅,讓學生在寬松、舒適、寧靜的環(huán)境里愉快地學習。
4.符合教育的尊重性原則
盡管教育主觀部門不允許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但教室里張貼成績冊卻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特別是中學,更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有的不僅張貼單元考試成績,還張貼大型統(tǒng)考成績;有的不僅張貼本班內學生成績,還張貼全年級學生成績,并且張貼就是較長時間。這種做法,從政策上說違犯了教育法規(guī),從效果來看嚴重損傷下游學生的自尊心,特別是對那些每次考試成績都在下游的學生影響更大。他們會感覺被人看不起,事實上也是如此,他們會感覺丟人,他們會懼怕考試,他們會因此失去學習的信心和快樂。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可以激發(fā)后進學生的進取心,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進取的真正動力之源來自一次次成功的體驗,而不是來自一次次失敗的打擊,尤其是年輕的學生。
5.顯性文化與內在精神結合
教室里設計、布置的這些文化是物質方面的,屬于顯性文化。教室文化是班級文化的一部分,班級文化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因此,在進行教室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顯性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結合,要引導學生實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下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立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加強道德品質修養(yǎng),培養(yǎng)文明健康的班集體。教室文化還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文化,應隨年級的不同而不同,隨班級的不同而不同,隨時期的變化而變化,要體現(xiàn)科學的教室文化觀和發(fā)展觀,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教室文化的育人作用。
(責任編輯孫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