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這是葛優(yōu)在影片《天下無賊》中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臺詞。而正如他所說的,在這種時代的際遇下,人才的選拔對于任何組織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商場上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智力的競爭,因此,選擇合作伙伴和員工對企業(yè)領(lǐng)導(dǎo)者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人才選得好,事業(yè)成功的把握就大,而一旦用人不當,后果往往不堪設(shè)想。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想要成功,必備的能力之一就是能識人、會用人。
用人的學(xué)問博大精深,我國古代也有不少識人才、用人才的典故:孟嘗君用“雞鳴狗盜”之徒躲過了殺身之禍;劉邦因張良、蕭何、韓信的輔佐從一介貧民莽夫而成天下之主;三國袁紹不能用人,而致官渡慘敗,進而霸業(yè)無成;唐明皇后期用人不善,釀成安史之亂。
“德看主流,才重一技”是傳奇商人胡雪巖的用人名言,意思是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德行是最重要的,然而對“德”的要求并不是非要十全十美,而是看其主要的思想意識;而對于人才的技能的要求也不是全才就好,而是只要能獨當一面就好。
胡雪巖是一個非常善用人長,并且能客觀待人的老板。
一次,胡慶余堂的一個采購人員因疏忽大意,誤把豹骨當作虎骨購進,而且數(shù)量頗大。因為這個采購人員平時的工作很可靠,而且進貨主管當時很忙,所以這批豹骨未經(jīng)祥查就入了庫。有個副主管得知此事,想以此事爭得上位的機會,就跟胡雪巖打了這個主管的“小報告”,胡雪巖得知此事后,當即親自帶人檢查了這批藥骨,確認出了差錯后,將這批藥骨全部燒毀。眼看因為自己的失誤而為老板帶來了這么大的經(jīng)濟損失,進貨的主管羞愧地向胡雪巖提出了辭呈,不料胡雪巖卻溫言相勸,并非常體諒地說:“忙中出錯,在所難免,以后小心就是”!這位主管對胡雪巖心懷感激,并且在此事過后更加兢兢業(yè)業(yè)。相反,對于那位“舉報有功”的副總管,胡雪巖不僅沒有獎勵,反而炒了他的魷魚。原因很簡單:身為副手,發(fā)現(xiàn)偽藥不及時向主管報告,已是瀆職,背后打“小報告”更是心術(shù)不正。如果繼續(xù)留用此人,必定后患無窮。
劉不才也是胡雪巖用人的典型之一。劉不才此人原是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藥店老板,但他卻不懂得要好好打理,嗜賭如命,把個好好的家業(yè)輸?shù)镁?,在別人眼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然而,胡雪巖卻從另外的角度看到了這個人的另一面:雖然嗜賭,卻從不把手上的祖?zhèn)髅胤綁涸谫€桌上,說明他還心存振興家業(yè)的念頭;雖然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卻絕不抽大煙,這說明他還沒有墮落到不可自拔的地步。這兩點讓胡雪巖覺得這個劉不才并不是無藥可救,而且他能玩、會玩,正是可以用來和達官闊少們來往應(yīng)酬的上佳人選。胡雪巖用人不計其短,單看其長,若有一技之長,即使有些毛病,也會拿來為他所用。胡雪巖認為“看人不能拘泥于一點,不能只看一面”。
除了大膽用人之外,在薪酬方面,胡雪巖也從來不惜重金。在他看來,對員工的報酬就像用錢買貨一樣:“一分錢一分貨”,貨好價格自然就高,值得重金相聘的人也必定是忠心得力的人。同時,胡雪巖也從不以自己生意的賺賠來決定手下人報酬的多寡。無論賺錢與否,即使自己所剩無幾,該付出的也一分不少。
他的第一筆絲生意做成之后,該打點的打點出去,該分的花紅分出去之后,不僅自己為籌辦錢莊所欠款項無法還清,甚至還留下了新的債務(wù),就他自己而言,等于白忙活了一場。但是,雖然他自己很清楚,在分紅的時候卻沒有一點猶豫。胡雪巖在生意場上有極響亮的名聲及號召力,無論黑道白道都把他看成是做事漂亮的場面人物,這與他出手大方是分不開的。胡雪巖在用人問題上從來都不吝錢財,也充分顯示了他對人才的一種充分的尊重。
胡雪巖的用人之道當然不只這淺顯的幾點,更多的恐怕是在商場中歷練出的眼光和經(jīng)驗,然而,他的選人、用人之道,也或許能夠開闊一些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