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掌握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中藥依從性及影響因素,為今后提高艾滋病治療服務質量和治療效果提供決策依據。方法:采用觀察所有入組中藥治療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88例,重點觀察脫落的50例,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觀察188例,死亡16例(主要因吸毒過量死亡),間斷服藥48例,脫落50例。結論: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用中藥情況較好,失去聯系和藥物不適癥狀是造成病人服藥依從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加強服藥前教育和行為干預,及時調整服藥證型,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服藥的督導工作,提高患者對中藥治療的認知度,達到良好依從性。
關鍵詞:中藥治療;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51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7-0002—03
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的主要目標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抗病毒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等。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接受規(guī)范的中藥治療,如果隨意停藥,或不按要求服藥會造成治療效果下降。為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藥依從性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筆者于2005年開展了觀察研究,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開展中藥治療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05年9月25日~2006年12月20日接受中醫(yī)藥治療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88例,男129例,女59例;其中死亡16例。
1.2調查內容本文涉及的調查內容有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治療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感染時間等。
1.3質量控制本次調查采用統(tǒng)一的臨床觀察登記表,由專業(yè)技術人員對被觀察對象進行面對面詢問式調查;觀察人員由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及此次調查培訓的中職以上醫(yī)務人員組成。
2 結果與分析
共觀察了188例,除去死亡的16例外(主要是因吸毒過量死亡),其中有間斷服藥的48例,脫落的有50例。
2.1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
2.1.1患者性別與脫落的關系見表1。
調查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脫落50例。男31例,占62%,女19例,占38%。
2.1.2患者年齡與脫落的關系見表2。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新提出的年齡分段,脫落者青年人(在44歲以下)男22例,女18例,占80%;中年人(45~59歲之間)男6例,女1例,占14%;老年人(60歲以上)3人均為男,占6%。脫落中居首位的是年輕人。這與患病人群結構以年輕人為主有關。
2.1.3患者文化程度與脫落的關系見表3。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男14例,女13例,占54%;高中男12例,女2例,占28%;大專以上男6例,女3例,占18%;由此可見脫落者文化程度較低,初中以下占半數以上。脫落患者文化程度占首位的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與對疾病的認識、治療和依從性有重要的影響。文化程度低對依從性影響較大。
2.2中藥服藥情況2005年9月~2006年12月20日中藥藥物開始統(tǒng)一免費發(fā)放。
2.3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原因從開始發(fā)放中藥到調查時按時服藥完全依從的患者有74例,占43%;部分依從的有48例,占28%;脫落的50例占29%。脫落原因見表4。
對脫落原因的調查中發(fā)現,有19例是因為與患者無法聯系(或電話更換或不接電話)等原因,這與艾滋病的私密性、社會輿論壓力及相關歧視有關,患者不愿告之真實的背景資料,這個原因是脫落人數的首位,占38%。有13例出現不適癥狀后停藥的,占停藥患者的26%,及時調整中NiiEN及用藥或改服對癥湯劑有利于改善藥物不適癥狀。6例是對中藥治療療效有疑義,這與宣傳和開展治療時間有關。
3 討論
3.1 中藥治療脫落者的分布有明顯的人口學特點文獻資料顯示,AIDS患者的分布和病人的人口學特點有關,褚天新、王金榮指出我國艾滋病人群分布以男性青壯年為主。本次調查顯示中藥治療脫落者的人口學特點是以青壯年為主,男性較多,文化程度較低,這與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分布和病人的人口學特點相吻合。
3.2 HIV/AIDS患者中藥服藥情況良好 43%的患者在開始接受免費中藥治療后從服藥到調查未停過藥,良好的依從性,將為延長AIDS患者的壽命打下基礎,由此可以看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中藥情況良好,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服藥的部分依從性患者48例占28%,依從性仍有提高的空間。因此,應采取綜合措施,如發(fā)動各種資源,加強督導,多與病人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強化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提高患者對中藥治療的認知度,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對服藥依從性的認識就要對患者進行中藥治療前的教育,中藥雖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如果規(guī)范治療就可能改善如乏力、腹瀉、脫發(fā)、出汗等癥狀,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要讓患者理解這一點很重要,有望使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藥依從性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3.3降低藥物不適癥狀,提高病人依從性藥物不適癥狀是影響艾滋病病人的服藥依從性的重要原因,患者中有24例是因為出現不適癥狀后停藥的,占停藥患者的26%,藥物不適癥狀已經影響到艾滋病病人的服藥依從性,因此及時調整中醫(yī)證型及用藥或改服對癥湯劑有利于改善藥物不適癥狀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對藥物不適癥狀要進行輔助治療,大部分是可以緩解的,盡量減少由于出現藥物的不適癥狀而停服藥脫落。
3.4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服藥的督導 本次調查顯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脫落的主要原因是無法聯系,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和私隱性,患者可能留的是假名、假電話、假地址。因此,筆者在入組之前要充分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在入組后服藥過程中對患者的督導工作要認真、細致,在尊重的基礎上給與患者更多得關愛。通過電話、宣傳單、卡片、會議等形式,進一步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服藥的督導工作。中醫(yī)藥雖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如果規(guī)范治療就可增強免疫力,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中藥對抗病毒治療的副反應有很好的支持作用,要讓患者理解這一點很重要。讓患者保持良好的依從性,提高患者對服藥依從性的認識就要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前的教育,通過一些堅持服藥,癥狀又明顯改變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患者向同伴或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患者宣傳,用現身說法來進行服藥依從性教育,以事實為依據說服效果會更好。開展健康教育,使廣大群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及預防知識,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AIDS患者,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5加強醫(yī)務人員心理素質教育、溝通技巧知識的培訓 加強醫(yī)護人員的艾滋病知識培訓及醫(yī)患溝通技巧培訓,消除畏懼心理,提高溝通藝術,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使他們理解中藥治療的意義,保證患者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對病人要加強保護,嚴格保密制度,醫(yī)護人員要尊重愛護病人,解除病人的戒備心理,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服藥,提高藥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