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補腎活血法;糖尿病腎??;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9-0012-01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患者一旦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病情多為持續(xù)進展,腎功能常呈進行性下降。若不給予積極的治療,部分患者在5~10年后將進展到終末期腎病。經(jīng)過多年臨床觀察,筆者認為DN的中醫(yī)病機關鍵是“腎虛血瘀”。采用中醫(yī)補腎活血法治療臨床DN,短期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糖尿病腎病(24h尿微量白蛋白>300mg,腎功能正常者)住院及門診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齡(63.2±10.1)歲,平均糖尿病病程(10.1±5.4)年。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治療前分別測24h尿蛋白排泄量,空腹血糖,血壓和腎功能。治療開始后給所有患者服中藥補腎活血湯。處方:黃芪30g,生三七粉(兌服)10g,生地20g,菟絲子10g,白茅根15g,僵蠶10g。陳皮3g,生大黃3g。每次服300ml,每日分3次服。治療期為8周。治療結(jié)束時再復查上述指標1次。治療前1月和治療期間所有患者的其他治療如血壓、血糖控制水平,抗感染用藥和飲食、運動量均維持不變。所有患者均不改變ACEI及ARB等降壓藥的種類和劑量。
2 結(jié)果
經(jīng)過8周的治療,與治療前相比,24h尿蛋白排泄量、空腹血糖值(FPG)明顯減少,P<0.05。平均動脈壓(MPA)、血肌酐(Ser)治療前后無顯著變化,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理復雜,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與遺傳、代謝等因素有關。DN在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時,腎臟的病理改變主要是殘存腎小球代償性增大、腎小球濾過率開始逐漸下降、系膜細胞和系膜基質(zhì)增多硬化、基底膜增厚、出入球小動脈透明樣變性?,F(xiàn)代醫(yī)學最新提出以限制糖基化終產(chǎn)物的形成、抗氧化、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及改善腎小球基底膜的電荷分布等為目標的一些新的治療思路。從祖國醫(yī)學的角度分析,筆者認為,DN是糖尿病的最終結(jié)局,是諸病窮必及腎的最佳例證。病位主要在腎,涉及全身諸臟。責之于消渴病陰虛燥熱,陰津干涸,日久陰損及陽,陽失溫煦氣化,終至濁毒內(nèi)蘊,血脈瘀阻。應用中醫(yī)補腎活血法治療,用黃芪、生地、菟絲子補腎益氣固精,氣陰雙補;以三七粉、大黃、白茅根活血通絡、泄?jié)崤哦荆越┬Q、陳皮化痰行氣。全方扶正祛邪,相得益彰。服用該方的患者,24h尿蛋白排泄量明顯減少,提示該方藥可以降低腎臟蛋白排泄量,從而保護殘存腎單位,延緩DN病情的進展。通過結(jié)果分析發(fā)現(xiàn),治療后患者FPG也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的改變,推測該方藥也可以改善患者全身糖代謝狀態(tài)。該方主要成分黃芪可以通過促進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表達而預防DN的發(fā)生,對延緩腎臟纖維化進展具有較好的作用。還可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的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并減輕尿蛋白的排泄量。三七主要成分是人參皂甙Rgl、Rbl,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組織缺血及抗自由基損傷,增加SOD活性,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脂等作用。并可顯著降低DN血漿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總數(shù)。大黃也被證實具有影響殘余腎組織的代償性肥大,降低腎臟高代謝狀態(tài),減少蛋白排泄量等作用。補腎活血湯劑所取得的療效,應該是上述中藥作用的疊加與整合,其作用機理是否與現(xiàn)代醫(yī)學提出治療DN的一些新思路有相同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