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容易忽視一些文字淺顯卻大有深意的地方,而經典文本往往以淺顯的文字來彰顯其魅力。因此教學經典文本時,應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地方。如《守財奴》中的這幾句:
(1)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2)他來攙了她去用午飯,幾小時地望著她,眼睛的神氣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著女兒,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
(3)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
學生閱讀時一般都認為這幾句文字淺顯,一看便懂,沒有值得深究的地方,因而不太重視。于是我在課堂上這樣引導學生來理解:
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边@句話中的“縱”“撲”兩個動詞,本來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生:老虎。
師:對,是形容老虎的,這兩個動詞寫出了老虎撲食嬰兒時的迅猛。那么用在葛朗臺身上合適嗎?
生:不合適。
師:為什么?
生:因為前文已經提到,此時的葛朗臺“剛剛跨到七十六個年頭”,是一個十足的“老頭兒”,而76歲的老頭兒一般是不可能有如此敏捷的動作的。
師:看來“縱”“撲”兩個動詞用在葛朗臺身上確實不太合適,可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兩個詞呢?
(學生沉默了一會兒)
生:不是,應該合適吧?
師:為什么?
生:表面看來,這兩個動詞用在76歲的老頭兒身上不太合適;不過,仔細想想,這是用在葛朗臺身上,他有如此不正常的舉動,完全是因為看到了金子做的梳妝匣。因此,從這兩個動詞中,我們看到了他為了金子可以不顧一切的性格,可以說,這“縱”“撲”恰恰表現(xiàn)了葛朗臺對金子的強烈占有欲。
師:有道理!兩個看似不合適的動詞其實蘊涵著作者的良苦用心。下面請大家進一步思考:老虎一般會在什么情況下才做出這樣的舉動?
生:應該是在看準了獵物的情況下。
師:那“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時,他清楚梳妝匣里是什么東西嗎?
生:從下文“什么東西?”一句可以看出,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他拿著寶匣往窗前走去”也說明他當時根本就沒看清楚。
師:對,葛朗臺在沒看清、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的情況下,眼前金光一閃,便做出了近乎瘋狂的舉動。如果他知道里面裝著兩斤重的金子,真不知道他會有何種令人驚駭的行動。由此可見,“縱”“撲”應該是葛朗臺的本能反應,他對金子的占有欲可以說是深入骨髓了。正如作者所說,“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zhí)著狂”,葛朗臺就是這樣一個嗜財如命的人。
下面我們再來看“騙取財產繼承權”這部分中的一個句子:“他來攙了她去用午飯,幾小時地望著她,眼睛的神氣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著女兒,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边@句話中的“攙”本來是怎么用的?
生:一般用于年輕人對老年人。
生:也用于健康者對體弱多病者。
師:可現(xiàn)在作者卻讓一個76歲的老頭兒去攙扶一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這個“攙”字用得合理嗎?
(學生沉默了片刻)
生:應該是合理的。因為從下面“差不多”可以看出他的慈祥是裝的,還有從下面“他瞅著女兒,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這一句也可以看出,他的慈祥并不是對他的女兒,而是對一堆財產。因此,他攙著女兒,也是裝的。
師:那大家說說看,他為什么要裝呢?
生:因為葛朗臺要守住財產,就得讓女兒放棄財產繼承權,而要女兒痛快地放棄,就要討女兒的歡心,這個“攙”字寫出了葛朗臺為騙取女兒信任而不惜自己年邁之軀的貪婪心理。
師:確實如此,一個“攙”字活畫出葛朗臺為了財產繼承權而不擇手段的騙子本質,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守財奴。這樣的守財奴到了彌留之際會有些什么表現(xiàn)呢?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臨死時說的一句話:當歐也妮把金路易鋪在桌上時,他表情快樂地說了句“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請問臨死的人一般怎樣才會覺得心里暖和?
生:應該是親人都在場吧。
師:可葛朗臺是把金路易放在面前才覺得暖和,這合情理嗎?
生:當然合情理。葛朗臺把金路易放在面前才暖和,說明在他眼里只有金路易,根本沒有親情。
師:說得很對,在葛朗臺身上應該是合理的,這個句子不僅反映了葛朗臺的性格,而且還讓我們看到了他守財奴的性格至死都沒有改變。
師:通過對以上三個句子的賞析,我們進一步認識了葛朗臺守財奴的性格,同時,我們也懂得了閱讀文學作品時,不要因為一些文字表面上淺顯,一看便懂而忽視它,因為這些地方很有可能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要讓學生對這些淺顯的文字高度關注,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方法打破他們的認知平衡,而還原法正是有效的方法。所謂還原,就是想象出未經作者處理的原生的狀態(tài),原生的語義,然后將之與藝術形象加以對比,揭示出差異(或矛盾)來,有了差異(或矛盾),也就有了關注的目光和探究的欲望。上述課堂教學中筆者便是采用了還原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首先讓學生還原“縱”“撲”“攙”等詞的本來用法,然后與文本進行對比,從而揭示出文本的矛盾處;學生在矛盾的誘導下,興味十足地去解決發(fā)現(xiàn)的矛盾,而最后矛盾解決之時,恰恰是學生深入文本、看到文本精彩之處時。這堂課運用了還原的方法,讓學生看到了不曾預想的精彩,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