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劉翔、張藝謀、比爾·蓋茨、李嘉誠……這些只能在電視雜志看到的人物,到了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你卻可以和“他們”親密接觸,或者擁個抱,或者合個影,甚至是“同臺競技”。
不過,全世界各地有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各種蠟像館,新加坡、北京、紐約、巴黎、東京等城市都有著號稱最大或者最具特色的蠟像館,大都以名人為體驗主題,為何唯有杜莎夫人蠟像館能夠長盛不衰?細膩把握游客心理、不斷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使每一個參觀者都獲得獨特體驗,讓每一個游客感覺是與一個有生命的、“活”的名人在互動,這就是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成功之道。
“名人俱樂部”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最顯著特點,便是擺滿了形態(tài)各異的名人蠟像,堪稱全球“名人俱樂部”。從比爾·蓋茨、克林頓、愛因斯坦到李嘉誠、張藝謀、姚明和劉德華等,各色政界、商界、娛樂和體育界名人的神態(tài)、表情、頭發(fā)甚至心跳都制作得非常逼真,每個蠟像都惟妙惟肖,真實地反映了名人的魅力和風采。而在每家杜莎夫人蠟像館的不起眼角落,都有一位老婦人靜靜端坐,有些古怪的衣裙似乎將人們帶回了簡·愛的時代,她就是把一生獻給了蠟像藝術的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出生于法國斯特拉斯堡,起初她在擅長蠟塑的物理學家柯提斯(Philippe Curtius)家做女管家,這期間柯提斯教會了她蠟塑的工藝。杜莎夫人的第一尊蠟像是為法國大文豪伏爾泰而作,那一段時間她也為其他著名人士制作蠟像,包括盧梭、本杰明·富蘭克林等。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她在眾多受害者的尸體堆中尋找被斬首的頭顱,為它們制作面模。1802年,杜莎夫人到了倫敦,后來英法戰(zhàn)爭的緣故使她無法回到法國,于是杜莎夫人游遍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巡回展出她的蠟像作品。1835年,她在倫敦貝克街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展覽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至今已發(fā)展成為目前歐洲排名第一的休閑娛樂集團——英國杜莎集團,現(xiàn)在除了倫敦,阿姆斯特丹、拉斯維加斯、紐約和中國香港也有分館。而于2006年“五·一”開始試營業(yè)的上海分館是第六家。
這是關于上海分館的故事。2005 年2 月14 日,一封來自英國倫敦的邀請函輾轉送到了劉翔的手中。抬頭是“親愛的劉翔”,信末署名是一個女士的名字“Madame Tussauds”(杜莎夫人)。正是這樣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使劉翔舉旗站在領獎臺上的姿態(tài)永遠定格在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中。
對于人物的選擇,杜莎有著自己的一套體系。通常蠟像館落戶某個城市之前,都會做前期的市場調(diào)查,按照娛樂名人、體育明星、政治名人、科學名人和商界精英等幾個部分去做調(diào)查訪談。“上海蠟像館的很多名人尤其是中國名人,都是通過大量的調(diào)查訪談,才最終確定下來。”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市場總監(jiān)黃淑霞說。
得到名人的初步確認回函后,杜莎就做出一個創(chuàng)意形象姿態(tài)報告,然后會有兩種程序可供選擇:一種是為名人度身,總共有200多個項目要對名人進行測量,內(nèi)容細致到了眼睛的顏色、頭發(fā)的質地、手指的長度、骨頭的間距……度身團隊都是從英國總部過來:包括兩個塑像師,一個攝影師,一個對外事務人員;另一種程序則是根據(jù)名人提供的數(shù)據(jù)、影像資料去做蠟像?!帮@然前者效果比后者好很多?!?/p>
事實上,制作一座蠟像,遠比想象中復雜。而在工藝上,上海杜莎蠟像館是全球杜莎蠟像館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從泥稿雕塑到蠟像合成,要由相關專家等幾十人通力協(xié)作,經(jīng)過十幾道相互緊密銜接的工序方能完成。而做蠟像的材料也非常考究,其化學配方對外是嚴格保密的。
“從藝術角度看,蠟像是傳統(tǒng)的肖像藝術與現(xiàn)代超級寫實主義雕塑藝術相結合的產(chǎn)物。蠟像起源于法國,后傳至英國。英、法蠟像館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做一個蠟像一般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一尊名人蠟像的成本在人民幣100萬元左右?!?黃淑霞說。連蠟像所用的化妝品都跟真人是一樣的!這讓蠟像和真人極度相似,因此也極度具有吸引力。為了保證蠟像時刻栩栩如生,蠟像館也下足了功夫:每天歇業(yè)后由專業(yè)的七人維修小組對蠟像進行維修和化妝,以保證第二天開業(yè)前蠟像有最好的狀態(tài)。
制造獨特的體驗
杜莎夫人蠟像館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頗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于抓住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在此游客可真切地感受到各個時期的名人,獲得一種時光逆轉的幻覺,親身感受這些名人所處的時代、事件,并可現(xiàn)場撫摸名人。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蠟像館中放置哪個名人應該由大眾來制造。杜莎夫人蠟像館早已深諳此經(jīng)營之道。上海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名人的調(diào)查甄選方面,前前后后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先是請了一家調(diào)查咨詢公司,從各個行業(yè)遴選各方面的名人候選人,然后通過問卷、分組討論、電話訪談,考察這些名人在大眾中間的知名度、時尚度、關注度和喜好度等。最后反饋的結果報送香港和倫敦總部審批通過。比如,調(diào)查中《羅馬假日》里的奧黛麗·赫本尤其受到中國人的歡迎,蠟像館就專門制作了一尊奧黛麗·赫本右手托腮,左手捏著一支“點燃的煙”的蠟像,在別的杜莎夫人蠟像館里,奧黛麗·赫本都沒有采用這一形象。
上海分館目前分成七個主題展區(qū):“在幕后”、“上海魅力”、“歷史名人”、“電影”、“音樂”、“運動”和“速度”,共展出包括姚明、劉翔、貝克漢姆、戴安娜王妃在內(nèi)的七十多座栩栩如生的名人蠟像。目前展出的只是第一期的內(nèi)容,之后還將進行第二期、第三期的擴充,游客的要求將進一步得到滿足。毫無疑問,這些人物都是中國人最為熟悉和喜歡的。
如果僅僅做到蠟像真實逼真,并不能夠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美妙體驗”,與明星“真實的互動”才賦予了蠟像生命的靈性。跟迪斯尼的卡通人物經(jīng)營策略相一致的是,杜莎夫人蠟像館不僅僅制作了精致逼真的蠟像,還利用消費者與蠟像的新奇互動,生產(chǎn)“獨一無二的快樂體驗”。通過與“名人”對話、游戲、零距離接觸,拉近大眾與名流的距離,滿足游客內(nèi)心最企盼的那份愿望。
比如,游客可以在卓別林的默片、馮小剛的電影中成為主演,并和“葛優(yōu)”演對手戲;當然,還可以和“Twins” 組合一起在舞臺上唱歌,與“鄧亞萍”比試乒乓球,甚或挑戰(zhàn)“愛因斯坦”的智商。在“塞納”面前班門弄斧過把賽車癮后,出口處的《無間道》中的“劉德華”正神情復雜地望著你,摸一摸胸口,他居然還有心跳!游客甚至還可以穿上名流的演出服,做一回“名人”。觀眾參加這些體驗活動的時候,蠟像館還能夠為其拍照或者錄像,最后制作成像框和影碟,供留念欣賞。這些互動也是杜莎夫人蠟像館與其他蠟像館最大的不同點,這時才真正地提供了消費者獨特的“快樂體驗”。
杜莎夫人蠟像館之所以吸引游客的另一個原因,是名人隨著時光流逝在改變,蠟像也在改變。所有的分館每年都有一次定期更新,如邁克爾·杰克遜的蠟像一共更新過四尊,最早的那位“杰克遜”剛剛成長為國際巨星,最新的這位“杰克遜”已做過整形手術更接近白種人。同樣,上海的新版“劉德華”也比香港的舊版成熟。2005年當著名影星皮特和安妮斯頓分手時,紐約分館就將皮特和安妮斯頓的親密蠟像分開,而將皮特和新歡茱麗的蠟像放在了一起。
精明的經(jīng)營策略
杜莎夫人蠟像館創(chuàng)建200年來,已有數(shù)千萬人踏進過蠟像館的門檻?,F(xiàn)在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是英國杜莎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杜莎集團作為一家國際一流的休閑娛樂集團,擁有坐落在英國、歐洲、美國和亞洲11個場所的13個主要觀光景點,每年吸引超過1400萬游客,其中400萬人是為了參觀杜莎夫人蠟像館。位于倫敦、紐約和香港的杜莎夫人蠟像館都被評為當?shù)氐淖罴崖糜尉包c之一,因此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全世界眾多的主題蠟像館經(jīng)營中排名首位。
無論是蠟像制作、促銷策略,還是資本運營和場館經(jīng)營,杜莎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模式和運營方式,正是這些模式將杜莎蠟像館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第一。
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全世界的分館無一例外都選在了當?shù)刈罘比A的街區(qū)或者旅游景點。如紐約分館設在時代廣場的核心區(qū)域,香港分館設在可以俯瞰全香港的繁華景點太平山頂,阿姆斯特丹分館在著名的堤壩廣場、上海分館則位于繁華的新世界商廈等。都是交通最方便,人流最大的地方,這為杜莎帶來了大量的門票收入。
當然,這種地理位置,租金往往會很高。而杜莎也會利用它的影響力來降低成本和經(jīng)營成本。通常采取按照客流的門票收入分賬的形式來經(jīng)營場館,而場地租金也就降低或者減免了。例如上海分館設在新世界商廈十樓,租賃期限為20年,前10年為免租期。免租期內(nèi)免去租金,僅交一些每年的固定年費,以及不固定年費。
在提升知名度,打開市場方面,杜莎也很有一手。利用突發(fā)事件來制造參觀風潮是杜莎的營銷高招。楊利偉成為中國首位太空人后,蠟像館順應最新的潮流,立即與相關政府部門聯(lián)絡接洽,制作楊利偉的蠟像,并在場館內(nèi)配上了簡單的太空旅行互動活動。2004年張國榮和梅艷芳去世的時候,也都無一例外地選取香港分館來舉辦紀念活動。
除了公關宣傳炒作以外,杜莎還會與各地的旅游團簽訂合同,作為吸引游客的最佳景觀之一,或用名人教育的形式向學校促銷參觀券。杜莎還和世界各知名企業(yè)結盟制作特殊贊助展示區(qū)域,如與迪斯尼公司合作“珍寶行星”卡通人物展、與環(huán)球電影公司制作“怪物史萊克”展區(qū)、與索尼哥倫比亞合作制作“蝙蝠俠”專區(qū)等。
在盈利模式方面,門票收入是最大來源,目前上海分館門票正常價格99元,60歲以上老人、學生、兒童等有折扣,此外也有季節(jié)性、時段性折扣,2006年“五·一”期間光門票收入就達到300萬以上。杜莎還展開二次零售,觀眾可以在場館內(nèi)購買紀念毛巾、鑰匙扣、照相機架、紀念品等,蠟像館通過出售帶有杜莎夫人標識的紀念品又大賺一筆,這種二次銷售自身具有知識產(chǎn)權的商品是國際主題娛樂巨頭們重要的收入法寶。國內(nèi)的主題式場館不善于開發(fā)這類產(chǎn)品也是導致收入連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而其他輔助性收入則包括其他一些不固定收費,這樣的收費項目在杜莎并不多。比如,香港分館會對需要與蠟像拍照游客進行收費,因為和蠟像的直接接觸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蠟像的磨損,這就增加了修補的成本。而上海分館至今也只是對成龍、劉德華兩個巨星在這方面進行收費。還有一個不固定收費就是為游客提供現(xiàn)場制作蠟手蠟像上面了。游客可以要求蠟像制作人員為其制作手模或者腳模,根據(jù)所選材料的不同收取的費用也不一樣:手模30—300元,大多可以現(xiàn)做現(xiàn)取,腳模400元左右。當然,如果要做自己的全身蠟像,收費就會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