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李軍進入警界成為一名女警察;
1999年,李軍從警已有10年光景,但是為了丈夫,為了孩子,她毅然選擇了辭去警察職業(yè)下海經(jīng)商,同時把上島咖啡浪漫唯美的西式簡餐“請”到長春,開辟了東北地區(qū)西式簡餐的“先河”;
2003年,她開始籌備半島商務賓館,連續(xù)打造三家上島咖啡直營連鎖店,投資了多家連鎖加盟店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最早開業(yè)的隆禮路上島咖啡店平均每天有150人次的顧客光顧,總客流量超過50萬人次;
2005年,在長春人民廣場附近開了哈里歐牛排館,實現(xiàn)了從西式簡餐到西式正餐的過渡;
2007年,又斥巨資打造玉文化,導入國際著名玉品牌——7°銀匠世家。將和“7°銀飾”和“古玉山莊”引入春城。
……
李軍語錄:
*君子佩玉是玉器基本文化內涵中有關玉的最重要思想內容。
*開店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東西賣給合適的人。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你做成一件事情的過程,結果是最后的必然,過程應該是快樂的,也許艱難,也許困苦,這些都不足以讓我們放棄追求結果和渴望享受成功的心愿。
*“古玉山莊”的玉石天然、精細、潤澤、色美,完全符合古人和今人對美玉的定義。
*做企業(yè),做產(chǎn)品,一定不能放棄文化的建設。
2006年10月1日,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中有一件藏品是“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造型古樸,玉身為C型,未斷裂口,和同類藏品相比較似乎年代更早些。在紅山文化時期還沒有利器用于加工,采用的工具多為石器,但是此藏品看起來圓潤飽滿,很難想象古人是如何磨制出來的。這樣的一個物件在現(xiàn)代有先進的工具的情況下很容易磨制,而且工藝也很簡單,而在當時卻顯現(xiàn)了先民高超的技藝。
玉為何物?古人云:“石之美者”。自古中國人就喜歡玉石,從新石器時期至今,有近8000年的歷史。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崇玉尚玉,對玉的鐘愛已經(jīng)達到了五體投地的程度,無論是祭祀神靈,還是顯示權力;無論是推動生產(chǎn),還是裝點生活,玉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信仰也是崇拜,故與中國的青銅文化和瓷文化相比,玉文化的歷史更加悠久。
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文化逐漸回潮,中國人對于玉越來越喜歡,我們在街上隨便找一個人做個小調查,都不難發(fā)現(xiàn)人人身上皆佩戴著雕刻精美、具有個人氣質的玉石配件或者裝飾。
長春,這個中國東北的一個省會城市,建城不過二三百年,其文化底蘊卻頗為深厚,涌現(xiàn)出許多文化名人和著名商人。這其中有一個人比較特別,她是一位女性,卻有男性的冷靜和分析能力;她用男性的理性思考觸摸長春時尚、感性的消費群體最深的心靈,引領整個東北地區(qū)西式簡餐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她從沒學習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營銷課程,卻能說出:“開店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東西賣給合適的人”。同遠在美國的營銷大師科特勒先生對于營銷基本要義的解釋如出一轍;她重視精粹生活的要旨,在引領了東北地區(qū)人們餐飲時尚消費和生活方式的同時,再一次大手筆導入“玉文化”……
她——就是吉林省上島咖啡實業(yè)集團董事長——李軍,一個做事勤奮善于思考的女性。
早在西周時期,就有詩云:“言念君子,溫如其玉”,將君子比喻為玉一樣溫文而純潔。人如玉,玉如人。采訪李軍的念頭由來已久,并不僅僅是因為她事業(yè)的成功,更多的是她那些在平常女性看來有些傳奇的經(jīng)歷。
李軍,曾經(jīng)是一名出色的女警;從警十年,受警界文化的熏陶,她言辭干練,處世不驚,用一種警察的洞察力來審視生意場上的風云變幻,知己知彼,運籌帷幄;
她為人謙虛誠懇,做事嚴謹細膩,是一個具有“男性在果斷中的豪邁與女性在溫柔中的優(yōu)雅”性格的人。現(xiàn)實中,她不似一般“貴婦”動輒皮草珠寶胭脂水粉的累贅,有的是簡約爽利,不拖泥帶水的性格,言語簡單,做事雷厲風行、箭箭釘靶。
而當她望向窗外安靜沉思的時候,一個寧靜、知性的李軍不再是一個商人,她是兄妹親切的同胞,兒子溫柔的母親,愛人嫻靜的妻子。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你做成一件事情的過程,結果是最后的必然,過程應該是快樂的,也許艱難,也許困苦,這些都不足以讓我們放棄追求結果和渴望享受成功的心愿?!?/p>
一杯咖啡,一盞燈,一本書,細啜咖啡的苦澀,淡淡回味書中的意蘊,在安靜的氛圍中思考。李軍骨子里是個浪漫的女人,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她身上水乳交融,“我愛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喜歡咖啡,喜歡牛排,喜歡游歷,去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氣息。作為中國人,我尤其喜歡博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文化?!?/p>
她說她很開心,因為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你們知道嗎?我國關于玉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距今六十萬年前的‘北京人’,從居住地兩公里以外的花崗巖坡地上找到水晶以制造工具——這就是我國玉器的最初萌芽。根據(jù)《山海經(jīng)》中記載,人要維持生命就需要吃果實,吃肉,黃帝則需要吃‘玉膏’,而天地、鬼神就吃玉。石器時代,對于人來說飲食是第一位的,古人打獵、采摘都是為了滿足飲食的需要,所以巫認為神也像人一樣是將飲食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巫就給神送去它最愛吃的玉,以玉事神。玉有靈性,喜歡玉的人碰到有緣分的玉,就像前世有約定今生要相聚一樣,其中有割舍不斷的愛惜,一眼之緣就能讓人和玉相伴一生。”
提到新店“古玉山莊”,她打開了話匣子,“從質地上來說,在先民眼里玉從它誕生之時既與石器共存,其功能也與石器一致。玉器與石器似乎沒有什么區(qū)別,這就是我們過去說的‘玉、石俱在’、‘玉、石不分’的現(xiàn)象。人類經(jīng)歷了數(shù)十萬年的玉石并存、玉石不分的歷史時期之后,對兩者的差別慢慢地有了新的認識,因此距今八千年的原始社會后期,出現(xiàn)了裝飾精美的玉器。早在西周時期,就有詩云:‘言念君子、溫如其玉’,將君子比喻為玉一樣溫文而純潔。君子佩玉是玉器基本文化內涵中有關玉的最重要思想內容。東漢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歸納為‘五備’,概括起來可以解釋為:必須是天然形成,具有一定的比重;必須是質地堅韌,具有一定的硬度;必須是光澤瑩潤,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或不透明;必須色彩絢麗,具有漂亮的單純顏色;必須是音色悠揚,具有發(fā)聲的物理特性。‘古玉山莊’的玉是玉中的上乘之選,正如劉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所言,‘古玉有四異:一具天然之九色,較他物特多;二經(jīng)人工之雕琢,較他物特精;三受地氣之醞釀,較他物特潤;四納各色之沁入,較他物特艷;其品格非同尋常,焉得不貴’。 ‘古玉山莊’的玉石,天然、精細、潤澤、色美,完全符合古人和今人對美玉的定義。任何一個民族都會找到一個具象的東西來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來代表他們的文化、情感、理念和傳統(tǒng)……遠古時代,人們在用石器做工具時發(fā)現(xiàn)玉比一般石頭美觀,玉含蓄堅韌,溫潤瑩澤,它既不像寶石那樣清澈透明,一眼望穿,也不像石頭那樣渾濁不透,堅硬干脆。它含蓄內蘊,生動而富有靈性,這些都與史前人們內心的一種愿望、一種內涵相吻合,古人認為,玉有‘五德’——仁、義、禮、智、信。玉同君子,君子有德,玉也有德,兩者可媲美,于是人們將君子比德于玉,從而逐漸形成和出現(xiàn)了君子五德的觀念。你看,中國人的生活和玉的關系多么密切?”她微笑道。
李軍的初衷:她希望當有人要收藏古玉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古玉山莊”。在長春市場還沒有專門從事古玉收藏的品牌式經(jīng)營場所,其他的經(jīng)銷商都是把店面駐扎在大型商場內,以期與其攜手雙贏。但是李軍則不同,她把店面設在繁華路段,供人參觀選購,她要把這種玉文化發(fā)揚光大。
目前,長春市建有兩家古玉山莊,在山莊內陳列的都是上等A級的緬甸玉器。每件玉器都在等待一個有緣人領它回家,每件玉器都有權威的鑒定書,確保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在經(jīng)營上,李軍也有她獨到的方法,她告訴營業(yè)員不要緊隨客人身后,買與不買都無所謂,讓顧客自行選擇,自由觀賞品鑒,當問到營業(yè)員的時候再進行禮貌而專業(yè)的解答——這就是李軍對古玉山莊的人性化經(jīng)營模式。緬甸玉千變萬化,它的折射率很高,高于一般的玉,在玉類當中屬于佼佼者,在硬玉當中排行第一。由于緬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稱冰種),光潔明亮,好的翡翠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故而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日本、新西蘭還把翡翠作為本國的“國石”。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社會文化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古代藝術品的收藏熱已席卷全國。玉器是中國古代藝術精華之一,自然成為人們收藏的熱點。
李軍不僅喜歡西方唯美的文化,她還喜歡玉文化,偏愛收藏古玉。在交談中記者發(fā)現(xiàn)了李軍對玉的喜愛,而玉也是她身上唯一的飾物。所以當上島咖啡實業(yè)集團的管理上了軌道之后,在閑暇時間她又開了古玉收藏店,取名為“古玉山莊”。“古玉獻紅顏,山莊聚知己”正是此招牌的寓意所在。
《禮記》中說:“子貢問于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砥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砥之多歟?’子曰:‘非為砥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與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重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燦然,樂也;瑕不掩瑜,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勢如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笨梢?,孔子將玉之五德再分為十一德,即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儒家文化以此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是為了言行符合玉德,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在儒家文化傳統(tǒng)浸潤的中國,人們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氣的結晶,道德氣質的象征,人神心靈溝通的中介。
“做企業(yè),做產(chǎn)品,一定不能放棄文化的建設。我說的文化不是放幾本書在辦公室,或者買一墻的書架放上精裝的書做裝飾品。我看過你們雜志的顧問葉茂中的一篇文章,我很認同他的觀點‘賣產(chǎn)品還要賣文化’,產(chǎn)品時刻面臨更新?lián)Q代,而文化才是被消費者長久記憶的東西?!?/p>
她說,導入玉文化是集團公司2006年以后的戰(zhàn)略重點,我們之前沒有導入是源于那時候整個市場還不具備接受的能力,市場需要預熱和培育。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回潮,玉文化逐漸進入東北地區(qū)人們的視野,這是一個關鍵點,需要一個旗幟引導人們來真正感受和了解,并且接受玉文化帶給我們生活的好處,所以,集團適時地將“古玉山莊”帶到長春市場。“古玉山莊”品牌正是這樣一面旗幟,我們準備以此為點,再舉燎原之勢,把精良的、純粹的生活方式帶到整個東北地區(qū)。
文化的內涵不一定是表面的堂皇,玉從來不是如同鉆石、黃金那樣用表面的光輝掩藏背后的血腥,玉溫良安靜,溫潤而澤,縝密以栗,知也,仁也……
李軍說她進入商海剛滿9年,9年間不計較得失,專心地、不遺余力地做著,9年的時光飛逝,盡管歲月流轉,物是人非,但她還是那個她,如同一塊好玉,氣勢如虹,精神見于山川,事業(yè)如旭日般熠熠生輝。
從咖啡、牛排再到玉,她改變著整個東北地區(qū)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Х群凸庞袷菚r尚和文明的代言,李軍經(jīng)營的上島咖啡和古玉山莊實現(xiàn)了從“咖啡文化”到“玉文化”的過渡,也實現(xiàn)了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交融。上島咖啡、半島商務酒店、哈里歐牛扒館、7°銀飾、古玉山莊,她中西合璧的事業(yè)之路漸行漸寬。
鏈接:
人們今天所知的古玉,就材料而言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東方玉”,是一種蛇紋石和透閃石共生的礦物,硬度在4.5度至5.5度之間。常見的有各種岫巖玉和南陽玉等。從新石器時期到商代中期的古玉,大都使用此類材料。
第二類是“西方玉”,俗稱“軟玉”,是一種透閃石與陽起石混合的礦物,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主要指的是新疆盛產(chǎn)的和田玉及相類似的玉石。此種材料,從商代晚期開始直到明清時期,逐漸成為中國玉的代表和主流。
第三類是“南方玉”,俗稱“硬玉”,是一種鈉鋁硅酸鹽的混合礦物,硬度在6.5度至7度之間,指的就是人們常說的“翡翠”。此種材料產(chǎn)于緬甸北部地區(qū),從清代初期開始大量進入中國。
此三大類,構成了中國玉石材料的主體,在中國玉器發(fā)展史上占有主導地位。
采訪手記:
李軍雖身為女性,但是她的從警經(jīng)歷使得她在具有女性感性的同時也具備男性的理性,從她的言談舉止你能感受到一種魅力,這種魅力并不因為外表的樣貌讓人記憶深刻,而是散發(fā)于內在的一種激情,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家人的關懷。她時刻都在思考,時刻都在學習。我們約了她幾次,每次不是正在裝修的店面和設計師討論,就是在去某個工作區(qū)的路上。蕭伯納說,“我不在咖啡店就是在去咖啡店的路上”。而李軍說,“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
一個女性常有的是感性,不常有的是理性,可是我們看到,從國際到國內,理性的女性越來越占據(jù)重要的社會崗位,從女總統(tǒng)到女企業(yè)家,從女大亨到女教授,女性似乎迎來了她們生命中最炫爛的季節(jié)。
李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文化的傳導,更多的還有啟迪。因為從她身上,我們更能體會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事業(yè)和生活的完善在于自己的思考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