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飄灑成堆時,你才知曉炎夏已悄然遠(yuǎn)逝,而飛揚的雪花、呼嘯的寒風(fēng),讓你難以想象早春的新芽如何綻出生命的活力。忙碌的生活,讓我們幾乎忘了青春是一支多滋多味的圓舞曲。
青春的我們,也會孤獨。穿過清風(fēng),陽光向人們貼耳傾訴自己的小秘密,它的快樂感染著眾人。直到有一天,我一個人走在陽光下,發(fā)現(xiàn)腳下是一個和自己相連的影子,于是我茫然了,青春的詞典里也有“形影相吊”?
青春的我們,尤其不喜歡雷轟后豆大的暴雨,卻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纏纏綿綿的溫柔細(xì)雨;無心眷顧早春綻綠的嫩芽,卻對凋落成滿天黃蝶似的落葉情有獨鐘;不再著迷武俠小說和功夫片,卻對言情電視劇有了一種敏感的體會。
青春,我們喜歡肆無忌憚地瞎吹,旁若無人地逗笑怒罵,還喜歡拼命地大喊“哇”“咦”“耶”“啊”……來表達(dá)內(nèi)心的情感;青春,我們不喜歡在別人面前流淚,卻捧著瓊瑤的小說,淚水浸濕了枕巾的一角;青春,我們不像老年人喜歡情感劇有個圓滿的結(jié)局,而是戀上凄美的收場。
青春,我們總有一個上了密碼鎖的日記本,將自己的紛繁思緒盡情傾吐,并用上李清照的“卷簾”時的“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來一表自己的“愁”腸;喜歡引用張愛玲的“女孩兒是花兒,飄飄搖搖的一身驕傲,實在愿意延長這驕傲,盡管它很鮮艷,也很膚淺”來暗示自己的復(fù)雜;喜歡誦讀席慕蓉的“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就極為小心地絕不錯過一步,滿樹的花,就沒有一朵開錯了的,它們是那樣慎重和認(rèn)真地迎接著唯一的一次屬于自己的青春來時刻警醒自己應(yīng)小心翼翼地邁過人生的唯一一個春天”。
青春的我們,憐愛淚光點點的林黛玉,于是也變得多愁善感起來,落寞時也喜歡在夕陽余暉下扶竹輕泣,舒心時則喜歡對月擠眉弄眼;青春的我們,迷戀張愛玲細(xì)膩而真實的筆調(diào),于是不知不覺間飲上不加糖和牛奶的純咖啡,盡管它苦得直叫我們皺眉;青春的我們,渴望擁有三毛的種種奇妙歷險,欣賞安妮寶貝用風(fēng)格獨特的文字編織成的文章,迷戀于席慕蓉的情感悲喜交集……
青春的我們,喜歡將每個昨夜的夢魘封藏,加上回憶的酵母菌,把它封藏成一壇醇香的美酒。青春,屬風(fēng),屬云,屬雪,屬月,我們都試圖施展自己的才華,外面的世界逃不過青春犀利的雙眸,一絲時尚風(fēng)云便能在我們中間掀起一浪高潮。
青春,我們保存了太多的“也許”,復(fù)制了太多的“朦朧”,打印了太多的“叛逆”,也粘貼了太多的“茫然”,最后,寄出自己的一顆“復(fù)雜的心”。
青春,我們處在成熟與幼稚的夾縫間,或許有點累,但我們依然一路悉心去采擷每一種真善美的標(biāo)本,讓青春的驛站彌漫著淡淡的幽香,久久不散。
青春的女孩,青春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者。
【作者系福建省安溪縣第八中學(xué)青萌文學(xué)社社員,指導(dǎo)教師:鄭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