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鈴聲的喝問甚或嗔怪里,一節(jié)節(jié)課如同曠野上的天空一樣時陰時晴;忙忙碌碌的日子在筆尖的催促下如作業(yè)紙一般被一張張掀了過去。
混濁不清的課文朗誦和凌亂不堪的阿拉伯?dāng)?shù)字以及捉摸不透的英文字母時時迷住我們睜得很大很大的眼睛,我們還得啞著疼痛的嗓子讀魯迅、李白、司馬遷,排列大大小小的1、2、3、4、5,皺著眉頭想那些聚攏不到一塊的A、B、C、D、E……波浪洶涌的河灘上聽不懂的迷人的講解,像一條條繩索拖著我們滑行;一頁頁密密麻麻的紙張上究竟有多少知識,需要我們像大浪淘沙一樣挑選出來并永遠珍藏?
是啊,我們來到這里不就是要在課桌上移動那些小時候在藍天上選定的星星,在黑板上分辨那些長大了也不會遺忘的粉筆道道和幾何圖形嗎?高三的日子如同落潮后海灘上所剩無幾的紫貝殼和小海螺。但這最后幾枚貝殼最亮,這最后幾個小海螺吹起來最響。雖然晶晶的亮光穿不透黑魆魆的霧障,雖然清越的聲音震不響遠方的回音壁——但我們也要撿起來,留作回憶。
我們哭過:在接過試卷的那一瞬間,刺目的“X”像一把把剪刀把剛出頭的草芽兒都齊頭截斷了——只說這樣是為了長得更快、更茁壯,可是那創(chuàng)傷又由誰來抹平呢?那一滴滴的淚又要留給誰去回味呢?
我們笑過:在實現(xiàn)每一次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愿望后。我們畢竟是有了收獲呀!如同父母捧著一捧剛打下來的小麥那般欣喜,畢竟是給自己的行程中留下了一道防風(fēng)林,不至于讓后面的風(fēng)追上來……
也許分毫之差的阿拉伯?dāng)?shù)字會毫不客氣地把你拒之于大學(xué)門外,你會祈求嗎?
一轉(zhuǎn)身走開,我們怎能夠向分數(shù)妥協(xié)啊,我們更不會捶胸頓足地責(zé)問自己。
只要我們無悔,什么路都屬于我們的歸宿,我們不必因為某一次的失誤而錯失機會。
只要我們無悔,高三最后的日子也是我們最新的起點。
無論是哭是笑,只要我們無悔,我們在這時發(fā)現(xiàn)自己!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8+發(fā)展等級20=58分
【言之有據(jù)】
語言形象、流暢,思路清晰,節(jié)奏明快,是這篇習(xí)作的突出優(yōu)點。小作者用富有詩意的語言、獨特的比喻敘寫了他身在高三的獨特體驗,最后提示大家:拼搏過,就不必后悔!路有千萬條,條條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擠過了獨木橋,未必就擁有了成功的人生,擠不過獨木橋,也并不意味著走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