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物換星移,隨著歲月的推移,人們對于很多事都淡忘了。但是,在鄧小平離開我們十周年的時候,故鄉(xiāng)人對于這一世紀偉人的家鄉(xiāng)情結(jié)的記憶,卻揮之不去,如飲陳釀,歷久更醇
一進金牛賓館就說:“我回到家了”
1986年1月31日傍晚7時,成都西郊的金牛賓館彩燈怒放,燦爛的燈火耀出熠熠光芒,使金牛壩萬物生輝。鄧小平一進金牛賓館的大門,就對四川省委和成都軍區(qū)的負責人說:“我回到家了!”
類似這樣的話,鄧小平說過多次:“回到四川,我就回到家了?!薄盎氐匠啥?,我就回到家了?!?/p>
筆者在采訪鄧小平的兩個妹妹和三個女兒時,問過她們?yōu)槭裁葱∑酵緩?5歲離開廣安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廣安。
二妹鄧先芙說:“大哥鄧小平原來的名字叫鄧先圣,我和先群妹妹就是按照家里的輩分譜系取的名字。我對大哥說,廣安多次請你回去指導工作,你為什么不回去?大哥說,回老家干什么?我們一回廣安,就會興師動眾,騷擾地方。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成都也是老家,四川也是老家,中國也是老家。我們是共產(chǎn)黨,不能學廣安出生的大軍閥楊森,楊森說:‘廣安,要廣為安排我們的廣安人?!彩菞钌挠H戚,他都要安排職務,都要照顧。我們共產(chǎn)黨不能搞這一套?!?/p>
三妹鄧先群少將說:“我也向大哥提出過這個問題。大哥說,廣安老家也沒得啥子人了,回去干啥子?不就是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宣揚自己嘛!有一次廣安家鄉(xiāng)來人,向大哥提出要整修鄧家老院子,大哥說:‘修它干什么,是啥樣子就是啥樣子,有錢去整修,不如去修個學校。’”
鄧小平的小女兒鄧榕(毛毛)說:“父親自己不回廣安老家,也不許我們回去。他說我們一回去,就會興師動眾,擾亂地方。直到1989年,我才和二姑姑鄧先芙一起回了一次廣安?!?/p>
“我不想改我的籍貫,我還做我的四川人”
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歷史著作《左傳》中有一句話:“數(shù)典而忘其祖?!?000多年來,這句話便被比喻為忘本。
從四川走出的“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xiāng)。
不論走到哪里,他都要主動作自我介紹:“我是四川人”、“我的家在川北廣安”;在上海、深圳和其它地方,只要遇見了四川老鄉(xiāng),他都要主動上前去用濃重而親切的川音說:“我們是四川老鄉(xiāng)?!?988年6月,自貢龍燈會在北京北海公園展出,他對孫子們說:“快來看,那是家鄉(xiāng)的龍!”當“四人幫”肆虐、家鄉(xiāng)民不聊生時,他傷感地對外國友人說:“我的家鄉(xiāng)廣安人平占有糧食200多斤,一個農(nóng)民一天的勞動報酬幾分錢、一年的平均收入才幾十元,我的家鄉(xiāng)就是那個樣子?!?975年9月,他以四川的實際例子,在山西昔陽大寨駁斥江青的謬論:“四川人均一年收入90多元,在全國倒數(shù)第二;許多農(nóng)民從早干到晚,一天才兩三分錢。這種狀況,我們能滿意嗎?”而當四川成為中國的“改革之鄉(xiāng)”以后,他自豪地對外國友人說:“四川省,那是我的家鄉(xiāng)?!?/p>
筆者在北京景山后街鄧小平家中采訪小平的大女兒鄧林時,她向我講了一件事:“當初籌建三峽省時,擬將廣安劃歸重慶。這是因為廣安到重慶只有100多公里,而到成都則有400多公里。爸爸說,我不想改我的籍貫,我還做我的四川人。我們家的三妹毛毛1950年出生在重慶,所以她贊成把廣安劃到重慶去,三妹說:‘我是重慶人?!蠣斪舆€是說:‘我還做我的四川人,我不想改我的籍貫?!?/p>
為了了解三峽省的籌建情況,筆者采訪了當時被國務院任命為三峽省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的著名經(jīng)濟學家辛文同志。辛文說:“鄧小平同志原來有個想法,搞個川東省,以西南中心城市之一的重慶為川東省會,而川西省則仍以成都為省會,以便更好地發(fā)揮重慶和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作用,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全國人口最多的四川省一分為二,促進經(jīng)濟更好地發(fā)展。當初籌建三峽省時,我們原計劃把廣安劃歸重慶,可是在征求小平同志的意見時,他卻不同意。他說‘我不想改我的籍貫,我還做我的四川人?!@說明他的四川情結(jié)很濃。雖然三峽省沒有建立,但按照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多年以前關于“把四川一分為二、以促進經(jīng)濟更好發(fā)展”的思路,終于在1997年正式建立了中國的第四個直轄市重慶市。川、渝分治至今已經(jīng)十年了,這十年的事實證明,按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的設計去辦,的確促進了經(jīng)濟的大發(fā)展?!?/p>
“從我們四川家鄉(xiāng)來上海建設的同志們,我問候你們”
1983年2月21日,鄧小平在上海市委第二書記胡立教和市長汪道涵等人的陪同下,到上海市政府籌劃建設的13個新村之一的曲陽新村視察。
在曲陽菜場的豬肉柜臺,鄧小平用四川話問一個女營業(yè)員:“你宰肉宰得動嗎?”女營業(yè)員沒有聽懂四川話“宰肉”的意思,陪同人員給她解釋以后,她回答說:“還可以,還行?!笔袌鲑u冬筍的個體戶姜安如是四川人,聽到有人在用四川口音說話,高興地跳了起來:“我們的家鄉(xiāng)人鄧伯伯來了!”
陪同人員帶鄧小平走到一個餐館門口,指著“曲陽酒家”的店招說:“這里是四川人主廚的川揚菜?!编囆∑叫Σ[瞇地說:“他鄉(xiāng)遇老鄉(xiāng),川揚菜好嘛!我們四川人在這里主廚,走,到里頭看一看去?!编囆∑竭M去對兩位四川廚師說:“上海人也喜歡我們的川菜,說明我們的川菜的確巴適?!?/p>
1984年2月15日,鄧小平在王震和上海市委負責人陳國棟、胡立教等人陪同下,來到寶山鋼鐵總廠。在高爐建設工地,鄧小平總覺得有許多人在講四川話,便問:“在這里施工的工人是不是四川來的?”陪同人員回答:“承建高爐的冶金工業(yè)部第十九建設公司,大部分都是四川人?!编囆∑礁吲d地走上前,對工人們說:“從我們四川家鄉(xiāng)來上海建設的同志們,我問候你們,同志們辛苦了!”
“以后退休了,我還是要回四川養(yǎng)老,我喜歡四川家鄉(xiāng)”
落葉歸根,客居他鄉(xiāng)的人,終要回到本鄉(xiāng)。許多老百姓往往是這樣想的,一代偉人鄧小平也曾有過這種想法。
在北京采訪小平同志的二妹鄧先芙時,她說:“大哥多次對我說:‘以后退休了,我還是要回四川養(yǎng)老,過晚年,我喜歡四川家鄉(xiāng)?!?0世紀60年代初期,在中蘇兩黨論戰(zhàn)、大哥負責寫《九評》的文章時,他們先在浙江杭州,后來還是搬到成都來寫,大哥說成都好,杭州太潮濕,又悶熱,他習慣在四川、在成都生活。談到這里,我還要給你講一件大哥熱愛四川家鄉(xiāng)的事。1963年6月下旬,根據(jù)中共中央和蘇共中央達成的協(xié)議,由總書記鄧小平為團長的中共中央代表團,將于當年的7月5日在莫斯科與蘇共中央代表團舉行會談。大哥率領的中共中央代表團赴莫斯科之前,由中央安排,在四川游覽考察20多天。大哥就帶上中共中央代表團一行人,游覽了成都杜甫草堂。大哥對他的一行人說:‘到成都不去杜甫草堂,就等于沒有到成都?!诔啥嘉浜铎?,大哥反客為主,給他率領的中共中央代表團一行人當起了解說員,講起了三國故事,還有根有據(jù)地講‘武侯祠有些雕塑對四川人太不公平了,一些起了重要作用的四川人卻沒有塑像’。而當我與他們一行人到了劍門關的時候,大哥叫他的畫家大女兒鄧林‘畫好雄偉的劍門關,讓世人都知道我們四川的美景多得很’?!?/p>
有一次,鄧先芙還向筆者談到了一件她認為很遺憾的事:“大哥于1986年2月,在成都過春節(jié)住了15天。他認為這15天過得最滿意,還見到了幾十年都沒有見過面的舅舅。這一次,他說‘以后退休了,我還是要回四川養(yǎng)老,我喜歡四川家鄉(xiāng)?!€說,1987年春節(jié)他還是想回四川過。但1987年春節(jié)前,有人告訴他說金牛賓館在大規(guī)模維修,不好住,他就只好到上海去過春節(jié)了。這以后他連續(xù)七年都在上海過春節(jié)。”這件事,不僅僅對鄧先芙來說是遺憾的事,對千千萬萬四川家鄉(xiāng)人來說更是大可惋惜的事。
斯人已逝,風范永存,鄧小平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