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嗎?能尋找到其他替代能源嗎?
實際上,大量的能源是被人類浪費掉了。比如,許多電器都在漏電,電視機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算你關掉電視機,但只要你不關總電源,它仍然會吸收能量。
科學家設想出各種辦法減少能源浪費,不過,要想控制全球變暖,最關鍵的手段恐怕還是尋找到無碳能源來替代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哪里來?有人說已經(jīng)有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更新能源,還有人說是核電和水電。核電和水電看來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這兩種發(fā)電量還可以提高很多。但是,大規(guī)模的核電和水電都可能帶來環(huán)境問題。那么,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可更新能源了。
最近幾十年中,風力發(fā)電技術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一個致命問題是,在不刮風的時候,風力發(fā)電廠就“英雄無用武之地”。與此類似,在太陽被云遮擋時,太陽能電站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此看來,想用風力發(fā)電和太陽能發(fā)電來替代可以24 小時不間斷供電的煤電,至少在目前是決無可能了。
再來看看有什么別的燃料可以取代汽車所需的化石燃料——汽油。有人提出了氫動力。和內燃引擎不同的是, 氫動力汽車使用燃料電池作動力源。這種電池將氫和氧結合以制造電力,其廢物當然就只有水。氫動力汽車好幾年前就已面世,但是大規(guī)模推廣的前景并不樂觀,最主要的問題是:哪里去找這么多的氫?當然可以從天然氣中去抽取氫,但壞消息是在此過程中二氧化碳也就釋放出來了。那么,用不含碳的能源——比如太陽能發(fā)電來分裂水分子以獲取氫行不行呢?至少目前從數(shù)量上看是遠遠達不到要求的。
現(xiàn)在,話題似乎又回到了核電上,理由很簡單——找來找去,能夠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發(fā)電的途徑看來還是只有核電。不過,就算能把每座核電站都管理得很好,保證不出任何安全問題,就能保證讓核電替代化石燃料電站嗎?要知道,核電站必須使用鈾235 同位素,而鈾是一種天然金屬。如果全部用核電來滿足目前全球對電力的總需求,地球上的鈾235 藏量過不了10年就會被耗盡。
常規(guī)核反應堆解決不了上述問題,但還有另一種核反應堆——增值反應堆,它能將藏量更豐富的另一種鈾同位素轉化成钚,從而保證核電廠的能量源供應成百上千年。但是,增值反應堆的技術非常復雜,并且由于它要產(chǎn)生钚,而钚可以被用來制造核武器,因此難免涉及到核擴散的問題,所以增值反應堆核電站很難被提上議事日程。
總之,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任何一種已知的能源技術能夠提供足夠的無碳能源來穩(wěn)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數(shù)量。要想徹底阻止全球變暖,實在是任重而道遠。不過,盡管艱難,人類還是必須有整體生存的遠慮。人類日益認識到,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節(jié)制”是一種必要的價值選擇。在一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其生活方式對環(huán)境的破壞性日趨突出,選擇節(jié)制,就是選擇人類長遠的未來。在很大意義上,這種道德要求實際上是生存要求,而且每個人都責無旁貸:多種幾棵樹,多使用可再生資源,減少開車,減少使用空調及其他各種電器,減少過度包裝,等等。
對社會整體而言,完全“無碳”很難做到,但有意識地減少“碳(這里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吸收”和“碳抵消”,卻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以下是專家為我們開列的單子。
注意關燈
只要離開前關燈,就能為地球節(jié)省不少的電力。一個節(jié)能電燈亮15 分鐘,比起不用時即關燈,要多用500 倍的電力。
支持本地貨
多用本地制造的產(chǎn)品,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染和能源消耗。
環(huán)保洗衣
環(huán)保洗衣球能制造離子化氧氣,刺激水分子滲入衣物和清除污垢。每個洗衣球可用1000次,平均每次只需人民幣不到五毛錢。
燭光之夜
情侶和夫婦偶爾來個燭光之夜,既浪漫溫馨,又不耗電。
關好電器
不要老是賴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看完后謹記直接關掉電視機、音響和播放器上的電源,不要依靠遙控器的開關。
審慎擇食
由于濫捕魚類情況嚴重,應避免購買被濫捕的品種。
拯救雨林
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是世界生態(tài)的重要地區(qū),若有足夠的金錢,不妨到goodgifts.org 上去認購一小部分雨林,避免被無良商人砍伐。
晾曬衣物
不要依靠干衣機,天氣晴朗時大可讓衣物曬曬日光。
垃圾分類
約八成生活垃圾可以循環(huán)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