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一次律詩欣賞與對聯(lián)的對接課中得到啟示:努力創(chuàng)設課堂互動情境,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此過程中,師生要充滿自信,教師要靈活機變,因勢利導,讓課堂充滿生機,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律詩欣賞;對聯(lián);互動;教學相長
一、引題
在當今高中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需要情境,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需要情境,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也需要情境。課堂教學如何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互動的情境,讓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活躍狀態(tài),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啟學生的積極思維,這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是高中新課程努力追求的方向。正如布魯納所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币虼?,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互動的生動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探索。下面就記敘一次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維的律詩欣賞與對聯(lián)的對接課。
二、課堂
上《近體詩六首》,講讀完王維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蜀相》這三首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我讓學生來談律詩的特點,采用自由搶答的形式。學生回答諸如字數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押韻上二、四、六、八句押韻,回答對的我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并讓學生舉例說明。另有學生指出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須用對仗,這是硬性規(guī)定,不可違反。這時,我讓學生從《山居秋暝》、《登高》和《蜀相》找出對仗句,他們說“明月松間照”與“清泉石上流”對仗,“竹喧歸浣女”與“蓮動下漁舟”對仗,“無邊落木蕭蕭下”與“不盡長江滾滾來”對仗,“萬里悲秋常作客”與“百年多病獨登臺”對仗。學生能找出對仗句不是我的教學目的,關鍵在于古為今用,活學活用。
我抓住這個時機提問:“當今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對仗句是什么?”學生有的說標語口號,有的說對聯(lián)。我說對聯(lián)較為恰當,因為有些標語口號用對仗句的形式,有些則不用。這時我靈機一動說我們來對對子。我出上聯(lián):“天上一輪明月”。學生對出的有:“地上兩只青蛙”、“水里兩只青蛙”、“天上兩只大雁”、“塘里兩只鴨子”、“水里兩只鴛鴦”等等。這時,我?guī)椭鷮W生分析“天上兩只大雁”有錯,因為出句有“天上”對句不能重復,要換成別的。然后讓學生從中選出最好的一句。學生選“水里兩只鴛鴦”。我從中幫助分析“水里”對“天上”、“兩只”對“一輪”、“鴛鴦”對“明月”,可謂對仗工整,更重要的是鴛鴦象征美好的愛情,跟明月相配代表了人間愛情美滿和諧團圓,意境優(yōu)美,意蘊深刻。同時,我也拿出自己的下聯(lián):“人間兩地相思”。學生們嘖嘖稱贊,認為老師對得妙。同學們的熱情調動起來了,我于是趁熱打鐵,出了下一個對子:“鼓浪嶼南普陀廈門勝景”,給同學們三分鐘時間。不到三分鐘時間,急性子的來自東孚鎮(zhèn)的楊磊松同學就叫了:“天竺山日月谷東孚風光”。這時海滄鎮(zhèn)的同學也不甘示弱,鄭秋月同學說:“土筍凍土龍湯海滄美味”。同學們的積極性都上來了,來自龍巖的鐘超同學說:“花生米地瓜干龍巖特產”。來自連城的李清風同學說:“冠豸山石門湖連城風光”。來自南平的趙慧靈同學說:“玉女峰九曲溪武夷風光”。同學們的情緒上來了,對得很妙的還有:“萬石山環(huán)島路鷺島風光”、“兵馬俑華清池古都歷史”、“莫高窟月牙泉敦煌文明”。這節(jié)課對對子可謂炒熱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布置兩個對子讓同學們課后作業(yè),上聯(lián)分別為:“上弦月下弦月天上月缺月圓”、“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布置完作業(yè),我有些擔心,因為第一個對于我沒有好的下聯(lián),回到家搜腸刮肚,想出了這樣一個下聯(lián):“新一年舊一年人間春往春來”。姑且把它拿來應對學生的提問吧,那晚一夜無眠。
熬到第二天,帶著忐忑的心,走進了課堂。上課了,我問有沒有對出第一個對子的。這時,李曉娟同學說有一個,不知妥否,為:“夢中人眼中人人間人散人聚”。我一聽,不禁叫絕,當場稱贊她為才女!我的擔心也一掃而光。眾生之中有高人!接下去,我問下一副對聯(lián)的情況,這時來自海邊的李巧萍同學說:“港灣船頭港口船尾船船船頭接船尾”。我當即說:妙!江紹興同學也不甘示弱說:“離別天黑相聚天明天天天黑迎天明”。宋志杰同學也給出答案:“北邊車頭南邊車尾車車車頭連車尾”。還有李清風同學的答案也很妙:“東邊日出西邊日落日日日出攜日落”、“舸東村頭河西村尾村村村頭連村尾”。我為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答案也顯得很一般,即:“今宵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頭接年尾”。同學們的才智可謂驚人,這兩節(jié)課我心花怒放!
三、反思
教師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北京師范大肖川博士有關課堂教學的一段散文詩般的話語讓我記憶猶新:
教學在什么時候效果最好1.學生有興趣時,教學效果最好;2.學習處于最佳狀態(tài)時,教學效果最好;3.以多種形式呈現時,教學效果最好;4.遇到智力挑戰(zhàn)時,教學效果最好;5.發(fā)現個人意義時,教學效果最好;6.能自由參與與評價時,教學效果最好。
律詩與對聯(lián)對接課的成功跟肖博士的六種情形異曲同工,非常切合。高中新課程的人文性突出表現為師生的平等對話,共同參與。怎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興趣最重要,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互動的情境是關鍵。
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任務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恰當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然地獲得知識,掌握方法,學會運用,促進智能發(fā)展。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了,思維被激活了,就能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教師這時只能當作平等對話的首席,充當一個引導者。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交流與表達,學會運用與寫作,創(chuàng)設教學互動情境是達到目的的有效途徑。
(一)教師要相信學生,相信自己,讓師生充滿自信,讓課堂成為歡樂的海洋。
賈樟柯的人生故事讓我深受啟發(fā),這位來自山西一個小縣城的中國第六代導演對電影的獨特視角給我啟示,關注身邊的小人物,同時充滿自信,對自己的電影事業(yè)一往情深,正如他為“中國移動通信”拍的廣告所說:“拍最好的電影,我能!”這就是自信,既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同伴。教學中,學生就是我們的同伴,是一種魚水關系。
這節(jié)課出乎我意料的是李曉娟同學把“上弦月下弦月天上月缺月圓”的下聯(lián)對出來了,而且那么巧妙,讓我大為震驚,自嘆不如?!皦糁腥搜壑腥巳碎g人散人聚”,表達了多么美好的愿望,呈現給我的是一顆美好的心靈,讓我感動!相信同學,相信自己,讓自信點燃智慧的火花,讓教學結出歡快的碩果。師生充滿自信,教室里其樂融融,充滿春天的氣息,讓課堂成為歡樂的海洋。
在這里,讓我套用賈樟柯的那句廣告詞:做最好的學生解最難的問題,你能!做最好的老師,鼓勵善思好學的同學,我能!師生合作,努力探索,教學相長,我們能!?。?/p>
(二)課堂教學要求新求活,教師要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機變,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課堂充滿生機。
近兩年,我常常放棄午休時間收看央視10套“百家講壇”,易中天和于丹兩位教授之所以被稱為“學術超男”和“學術超女”,受到聽眾熱捧,關鍵是一個字,他們講得“活”,他倆給“百家講壇”吹了一陣清新之風,易中天把話講活了,于丹把例子講活了。比如易中天講到劉備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的關系時,易老師說劉備是董事長,諸葛亮是總經理,劉備擁有51%的股份,而諸葛亮來了,擠占了關羽、張飛原有的股份,當然關羽、張飛就不高興了。這就是“活”的語言,聽眾喜歡,不是為講歷史而講歷史,用現代語言去演繹歷史故事,生動形象,幽默有趣,耐人尋味。語文教學的課堂渴望一股清新之風,渴望變化中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使高中新課程的理念變成活潑歡樂的課堂,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課堂要求新求活,教師要不斷學習,善于積累,學會運用,活學活用。一成不變的課堂讓人生厭,一成不變的教法讓人昏睡,一成不變的內容顯得古板,面對五十多張鮮活的面孔,教師們是否想到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對呢?高中新課程是一個契機,它讓我們師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