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地處大荔縣西南邊陲的沙宛地帶,依秦嶺、傍渭水,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在這里,渭河已經(jīng)到了中下游,河面寬闊,水流緩慢。住在渭河邊,那壯觀的河水,悠遠的群山及蒼涼靜寂的環(huán)境,常令我心動。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渭河。它曾給了我多少歡樂、多少感悟、多少遐思……渭河在我心中不只是一道風景、一種美麗,更是一種牽掛、一份情結(jié)。
在物資貧乏的艱苦年代,渭河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河邊高大的樹林、河灘上濃密的蘆葦、堤壩上燦爛的野花,伴隨著一代又一代渭河孩子長大。在楊柳醉春煙的三月,我常與玩伴三五成群來到河邊,在沿堤而立的河柳下?lián)徂勰侨琪椎牧z,遙望岸邊火紅的桃林,俯視腳下明靜的河水,任那河風夾著濃濃的花香撲面而過。掐一把金黃的蒲公英嚼在嘴里,編一頂柳條帽子套在頭上,那份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的愜意和灑脫至今仍令人懷念不已。到了人靜聲息的夜晚,在院中的棗樹下仰望藍天上的明月、眼觀河岸那點點燈火、傾聽遠處隆隆的火車聲,偶有粗狂的秦腔劃破夜空在渭河兩岸回蕩,給寂靜的小村平添的那份恬靜、那份怡然,至今仍令人難忘。家鄉(xiāng)的渭河雖沒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盛景,但是它淳樸親切,多情美麗一如岸上的鄉(xiāng)親、令人愛戴讓人感動。因而,在我心中無論哪里的水都不能與家鄉(xiāng)的渭河相媲美。
歲歲春相似,年年人不同。渭河的水曾載過多少花開花落悲歡離合。日漸富裕的渭河人在追求物質(zhì)財富的同時卻淡化著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和生存環(huán)境保護意識,恣意貪婪地在母親河上索取,一隊隊伐木挖沙的車輛、一座座沿岸而建的廠房猶如強暴的利爪在渭河的身軀上游離,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河道陷塌、河水污濁。于是,河床高了,河風大了,河灘寬廣了……日漸單薄的堤壩上,幾株飽經(jīng)滄桑的疙瘩柳憂郁地站著,如同年邁的母親守望遠去的游子。盛夏,火辣辣的太陽無遮攔地照在裸露的沙灘上,白嘩嘩的十分刺眼。人們在索取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春天播下的種子被厚厚的風沙覆蓋,秋日成熟的莊稼被河水淹沒。在秋雨連綿的季節(jié),暴漲的河水曾令多少人心驚膽戰(zhàn)。那個綠影搖曳、香飄兩岸的渭河凝固在美好的記憶里,今非昔比。每見那荒頹的河套,每聽那如泣如訴的水聲,油然而生的那份感慨、那份惆悵、那份心痛總令我久久不能釋懷。
忽如一夜春風來,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在三秦大地回蕩?!案挝己?、造福三秦”的重要戰(zhàn)略讓沉寂多年的渭河煥發(fā)了生機,一張張充滿激情的倡議讓“拯救渭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家喻戶曉的話題,上至黨政各級領(lǐng)導(dǎo),下到婦孺老幼紛紛都投入到渭河的保護建設(shè)中。但見,河堤厚了、河岸綠了、河水歡快了,那濃密茂盛的幼林、堅固整齊的防洪石、漂亮氣派的水文檢測工程與巍巍秦嶺相望,形成家鄉(xiāng)獨特的景觀。綠草萋萋、香花遍野、飛鳥翔集,在舊貌換新顏的渭河漫步,常有把酒臨風、寵辱皆忘的喜悅和振奮。
春風得意好揚帆,“兩會”浩蕩的東風又給渭河注了無限的活力。建設(shè)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讓每一位渭河人歡欣鼓舞。渭河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豪情滿懷地邁向未來。我們期待著它向世人展現(xiàn)新的神韻和風彩。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