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血、尿β2-微球蛋白濃度含量與臨床的關系。方法 對我院內(nèi)科2005年-2006年收治的24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住院病人,用放射免疫方法檢測血β2-MG和尿β2-MG,并同時常規(guī)腎功能檢測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結果β2-MG較血BUN,Cr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早期腎功能障礙的診斷早而敏感,且二者呈明顯正相關;同時發(fā)現(xiàn)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治療前后β2微球蛋白濃度有明顯變化。結論β2-MG濃度的檢測可作為判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情及其預后的指標之一。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肌酐
中圖分類號:R541.5 R256.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5-0459-02
對我院內(nèi)科2005年-2006年收治的24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住院病人,用放射免疫方法檢測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同時常規(guī)檢測腎功能血尿素氮(BUN)、肌酐(Cr),旨在了解其相關性,探討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1.1.1正常對照組 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齡36歲~52歲,平均42.53歲。均為平素健康的體檢者。
1.1.2肺源性心臟病組(肺心病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齡54歲~76歲,平均68.20歲。診斷皆符合全國第二次肺心病學術會議制定標準。
1.2方法取清晨空腹靜脈血4 mL,分離血清置4℃待檢,排空膀胱后囑其飲水500 mL,1h后收集尿液標本立即送檢,置4℃?zhèn)錂z。使用中國原子能科學院提供的β2-MG RIA藥盒檢測,測定步驟按說明書進行。同時測血BUN,Cr。
1.3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正常對照組和肺源性心臟病組β2-MG變化情況 正常對照組血β2-MG、尿β2-MG分別為2.51 mg/L±0.63 mg/L與0.09mg/L±0.07mg/L。肺心病組血β2-MG、尿β2-MG分別為4.42 mg/L±0.27 mg/L和0.92 mg/L±0.55 mg/L,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經(jīng)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肺源性心臟病組β2-MG指標情況 24例肺心病組有20例血、尿β2-MG均高于正常值(本實驗室正常值為:血β2-MG<3.2mg/L,尿β2-MG<0.15mg/L)。常規(guī)腎功能檢測血BUN,Cr,24例有18例正常(正常值:BUN<7.0 mmol/L),Cr<177μmol/L,但血β2-MG和尿β2-MG值均升高;其中6例BUN、Cr增高者,其血β2-MG值均升高;其中6例BUN、Cr增高者,其血β2-MG、尿β2-MG均明顯增高,分別為8.22 mg/L±3.19mg/L,呈明顯正相關。
24例治療后有16例血、尿β2-MG恢復正常,恢復率分別為76.2%與80.0%,4例血、尿β2-MG不可逆轉者均存在嚴重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
3 討論
β2-MG是由10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低分子蛋白,分子量為11800 KD,1968年Bergard首先從腎小管病人的尿液中分離獲得。正常人體內(nèi)的β2-MG自由地通過腎小球濾過,其中99.9%以上被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并經(jīng)溶酶體降解為氨基酸,因此,經(jīng)腎小球濾過的β2-MG不再返流入血,只有極小部分β2-MG從尿中排出。故血β2-MG濃度升高可直接反映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β2-MG濃度升高表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腎功能損害是慢性肺心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有報顯示其發(fā)生率高達78.6%。早期診斷腎損害對預防肺心病合并腎衰竭極為重要。我們應用放免方法,對2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的血β2-MG、尿β2-MG進行檢測,其結果表明有20例β2-MG超過正常值范圍,存在腎功能障礙。亦說明慢性肺心病為腎臟損害在內(nèi)的多臟器損傷性疾病,只是用常規(guī)腎功能檢測法檢測血BUN、Cr等難以發(fā)現(xiàn)這一損害。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1/2時,Cr才開始升高,而此時血β2-MG可增加一倍。當腎小管凈吸收率減少1%,尿β2-MG的排出量即可增加30倍。故β2-MG的檢測早而敏感,且不受飲食及標本采集方法的影響。本組按常規(guī)腎功能檢測方法只發(fā)現(xiàn)6例(25.0%)有。腎功能障礙,而此時血β2-MG的檢測是及早發(fā)現(xiàn)慢性肺心病早期腎障礙較靈敏的方法。
慢性肺心病引起腎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嚴重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腎動脈硬化、氨基甙類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等的應用,其中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是影響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回吸收的主要原因。慢性肺心病合并腎衰竭的死亡率高達60%~80%,因此,對于肺心病合并腎功能障礙的處理,關鍵是積極處理呼吸衰竭,以防。腎衰竭的發(fā)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由于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對。腎血流動力學協(xié)同作用,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系統(tǒng)而使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而致腎功能損害。我們對2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住院病人采用大劑量青霉素,必要時給予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消炎,暢通呼吸道,間斷高頻通氣供氧并注意加溫濕化,合理氧療,改善微循環(huán),糾正電解質(zhì)率亂及低蛋白血癥等綜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中76.2%的病人腎功能恢復正常,說明慢性肺心病早期腎功能障礙大多是可逆的。肺心病治療前后β2-MG濃度的變化提示,β2-MG的檢測可作為判斷肺心病病情及其預后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