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23點59分,當英國的米字旗從香港灣仔會展中心新翼會議大廳的旗桿上徐徐下降,而五星紅旗緊接著徐徐升上另一旗桿的桿頂時,英國對這塊近1000平方公里面積維持了100多年的殖民地統(tǒng)治結束了,香港開始踏入了另一個時代。
眨眼之間,香港走進新的時代已經(jīng)10年。對生活在這近1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700萬居民來說,這10年是極不平凡的10年,歷盡滄桑。
在五星紅旗升起的第二天——1997年7月2日,泰國株暴跌,開始亞洲有史以來最慘重的金融危機。作為亞洲區(qū)內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及商業(yè)中心的香港,不能免于這場災難,相反,正處于風暴中心之風暴眼。香港恒生指數(shù)從1997年最高位的1萬8000點,跌落至6000點。
作為香港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的房地產(chǎn)也遭受空前的打擊,房價高位暴跌近百分之七十,個別熱門屋村暴跌百分之八十。房產(chǎn)指數(shù)從1997年的100點,下跌到2003年最低30點,作為個人資產(chǎn)主要部分的股票市值及不動產(chǎn)市值的大跌導致大量公司倒閉,大量中產(chǎn)階級失業(yè)甚至破產(chǎn)。
今天,恒生指數(shù)沖上2000點,房產(chǎn)指數(shù)也回到58點,數(shù)百家內地國有企業(yè)來港上市,集資上萬億之巨;數(shù)十名內地私營企業(yè)家通過來港上市,成為身家逾億的富豪。今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前7位大陸富豪都通過香港股票市場上市,因股價暴升而身價大漲。
10年來,數(shù)十萬計普通香港人北上謀生,而且正有越來越多的“金飯碗”,包括醫(yī)生、會計師和律師等專業(yè)人士,放棄香港地盤,踏過羅湖橋,進入神州大地謀發(fā)展。
10年滄桑,10年巨變,一國兩制,不變的是制度,變的是現(xiàn)狀。不管如何,彈丸之地依然流光溢彩,依然物欲橫流,依然如明珠般在南中國的海邊上爍爍發(fā)光,令人回味,令人遐想。
回歸10年之創(chuàng)富故事
香港想窮很難
如果沒有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沒有內地蓬勃而強勁的經(jīng)濟動力支撐,香港也許在劫難逃。這是回歸10年來,生活在這塊前殖民地的人們最大的感受。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開始并一直篤信,香港遍地黃金。無論什么人,只要努力,都有無限的創(chuàng)富機會。從身家億計的資深富豪到白手起家的小年輕,各有各的機遇,各有各的生財之道。也因此,香港最不缺的就是創(chuàng)富故事。
故事一:從地產(chǎn)巨子到股壇奇人
2007年新年將到之際,香港恒基地產(chǎn)屬下逾千名員工,突然每人收到一萬元額外的“利事”紅包,驚訝之余人們得悉:原來是老板李兆基的公子李家誠娶媳婦,李兆基高興,實時通知派紅包給全體員工,人人有份。
據(jù)披露,恒基集團老板此項支出共達千萬元港幣,而為兒子在澳洲悉尼辦婚宴酒席及其它費用,李兆基為此支出達7億元之巨。7億元為兒子辦一場婚禮,可見這位地產(chǎn)富豪的奢華。被記者追問拿一千萬派紅包是否值得時,李兆基哈哈大笑:“(公司)一天的收入,已足夠支付這筆開支!”令人聞之咋舌。
作為香港著名的地產(chǎn)商,李兆基不但有地產(chǎn)巨子之稱,近年又獲得“股神”之譽。他2004年底才介入股市,以500億元成立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jīng)企業(yè)”,兩年來盯著來港上市的內地中資股狂炒,包括中國人壽、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玖龍紙業(yè)、中海油等,收入頗豐,兩年賺了近400億元。
前不久,著名財富雜志《福布斯》估計,李兆基的身家至今年2月已漲至1326億元港幣,超過另一地產(chǎn)巨頭新鴻基地產(chǎn)郭氏家族。
故事二:白手起家的年輕人
如果說,地產(chǎn)巨子李兆基的增富之路,普通香港人難以企及,那么,24歲的大學畢業(yè)生葉舜賢的淘金經(jīng)歷,或可以給人另外的啟示。
兩年前,葉舜賢剛從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yè),和大多數(shù)同齡人一樣,畢業(yè)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是很多同齡人羨慕的銀行工作,在銀行做財富管理,然后又轉職做外匯買賣,月薪是15000元。這個收入水平對他這樣剛畢業(yè)兩年的年輕人,算不俗了。
但葉舜賢志不在此。兩年銀行工作經(jīng)驗,使他基本了解了香港證券市場的運作精髓,而且看好內地企業(yè)不斷來港上市的趨勢,于是毅然辭職,離開被稱為鐵飯碗的銀行,只身投入股海,他的做法很簡單,利用人們對期權的認識尚淺,專炒中資股的期權。
一開始,葉舜賢手中的流動資本只有3000元,他就是靠這3000元起家的。炒的第一只是中國建設銀行的期權,“我在2.9元價位開始發(fā)力,入了9個月期權,兩個月內暴升至3.8元,盈利約3倍,2萬變8萬元,賺了6萬元?!?/p>
第一桶金就這樣掘到了,接著又炒中國人壽、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鋁業(yè),最終全部都“袋袋平安”,賺錢不少。至今年1月,阿舜累積資金已有約30萬元,并且開始自己供樓。
葉舜賢為自己定下目標:到今年底要賺到100萬。為此他上半年不再工作,而是專心研究市場,“找工作不難,難的是機會!”他說的機會,就是大批內地優(yōu)質企業(yè)來港融資上市。這位對內地國情了解不多的年輕人,憑直覺相信,內地就是香港發(fā)達的靠山,他對自己掙錢信心充足。
短短兩年,阿舜在同齡人中已小有名氣,被稱為“期權王”。他平時西裝革覆,眼架Burberry眼鏡,出入香港中環(huán)最頂級的國際金融中心,一臉傲氣,令人難以置信他只有24歲。
起飛的內地繁榮的香港
76歲巨富李兆基和24歲后生葉舜賢的致富之路,是香港數(shù)不勝數(shù)的創(chuàng)富故事之一。香港回歸10年來,伴隨著內地經(jīng)濟飛速增長,香港的經(jīng)濟總量不斷增加,對維護香港的繁榮發(fā)展,對保持香港市民享有較高水平的物質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數(shù)據(jù)顯示,1997年7月香港回歸祖國時,香港股市市值約3萬多億元,10年后,到2007年2月,香港股市市值已超過14萬億元,短短10年升值逾4倍;
1997年7月,香港恒生指數(shù)成份股中,內地中資成份股只有寥寥幾只,10年后,到今年初為止,“紅籌”(即內地在港上市的中資股)在恒生指數(shù)成份股中,數(shù)以十計,紅籌指數(shù)已成為恒生指數(shù)最重要的指數(shù)之一,中資股成為近幾年催谷恒生指數(shù)沖破兩萬點歷史高位的主要因素。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認為,香港股市在內地企業(yè)特別是特大型國有企業(yè)有力支撐下,已足與紐約、倫敦的股市比賽,“我們的目標是做要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毕愀厶貐^(qū)行政長官曾蔭權也認為,香港的金融業(yè)“可養(yǎng)活700萬香港人”。甚至有人相信,只要穩(wěn)守金融中心角色,“香港想窮都難”。
有學者形容,過去10年中國內地的發(fā)展,是香港免于步臺灣和泰國等后塵落伍于發(fā)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沒有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沒有內地蓬勃而強勁的經(jīng)濟動力支撐,香港很可能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波開始,就會走下坡路,在劫難逃。
這,也許就是回歸10年來,生活在這塊前殖民地的人們最大的感受。
回歸10年之物流業(yè)
物流之都
物流業(yè)是香港經(jīng)濟四大支柱之一,香港發(fā)展物流業(yè)是大勢所趨。
新機場舊機場
2007年4月5日早晨, 42歲的國泰航空公司駕駛員馮志亮拉著手提箱,走出機師宿舍,大步走向香港國際機場候機樓,準備開始新一天的飛行航程。
這是一年一度復活節(jié)長假的開始,雖然天剛亮不久,香港國際機場候機大廳已是人流涌涌,航班顯示牌上不斷閃爍的起降航班號告示著,這又將是一個繁忙的出行日。穿過拖箱帶包的人群,想到等一會自己將駕飛機將他們送往世界各地,馮志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作為國泰航空公司為數(shù)不多的華人駕駛員,馮志亮經(jīng)歷了香港啟德機場和赤獵角兩個機場,因而見證了香港航空業(yè)走過的10年?!?0年前在啟德機場降落,機場就在九龍市區(qū),只有一條跑道,機底下是密密麻麻的樓房,機師神經(jīng)高度緊張,還經(jīng)常要在空中排隊,兜圈盤旋等降落?!?/p>
“現(xiàn)在則完全不同了。新機場不但視野開闊,分開兩條跑道起降,而且導航設備要比舊機場好多了??績x器不用人管,都可以平安著陸。對我們機師來說,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天地?!碑斄?0多年飛機駕駛員的馮志亮,對新舊機場的對比深有體會。
作為香港10年來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耗資1,553億元港幣,1998年7月1日落成的新國際機場無疑大大提升了香港在亞洲乃至世界航空中心的地位,為香港成為亞洲和世界重要的的物流中心作出重要貢獻。
2006年,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及貨運量分別達4450萬人次及358萬公噸,客運量位列全球第5位,貨運量更高踞首位。每天有800班航機在機場升降,有85家航空公司在香港國際機場營運,航線目的地遍布全球逾150個航點,其中中國內地城市約40個。
物流 香港
2007年春節(jié)前夕,一份題為《“十一五”與香港發(fā)展》的報告書,由香港特區(qū)政府聘請的智庫向社會公布,這份因應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專門為香港的前途而出臺的報告,本意是給香港社會打“強心針”,但出人意料的是,報告竟引起社會爭議甚至反對,惹來示威抗議。
事緣報告其中關于“航運、物流、基礎建設”的專題中建議,因應香港與內地日益密切的物流關系,香港物流業(yè)應從中國內地輸入貨柜車司機,取代薪金較高的香港司機,以降低跨境貨運成本,增強香港物流業(yè)的“競爭力”。
6個貨柜運輸業(yè)團體組成“反對引入內地司機大聯(lián)盟”,在靠近深圳皇崗口岸落馬洲向貨柜車司機派發(fā)紅絲帶,意思是政府若采納該建議,將令香港貨柜運輸業(yè)血流成河。接著,不顧春節(jié)將至,這些團體發(fā)起游行示威,一些貨柜車司機帶著飯碗走進游行隊伍,最終導致香港政府決定“現(xiàn)階段不考慮有關建議”。
物流業(yè)作為香港經(jīng)濟支柱之一,在過去10年盡管受珠三角發(fā)展影響,但一直保持優(yōu)勢,香港正是憑著海陸空貨物的強大應付能力,使香港回歸10年后,仍然是亞洲最受歡迎的國際物流中心和供應鏈基地。香港的本地生產(chǎn)總值中,服務業(yè)占了 88.5%。這個龐大的服務業(yè),包括運輸、供應鏈管理以至法律服務,與物流業(yè)關系密切。
現(xiàn)在,每日平均有27000輛貨車來往香港與內地,有320艘內河貨船駛抵香港。珠三角有“世界工廠”之稱,中國三分之一的出口源自這里,而香港很久以來都是珠三角的金融和商業(yè)服務供應者。香港作為物流中心,為珠三角提供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最便捷和最富成本效益的途徑。
2004年開始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jīng)貿關系的安排》(CEPA),是香港與內地的自由貿易協(xié)議,它使香港企業(yè)有機會提前打進內地的龐大市場,所有香港產(chǎn)品都可以免關稅進入內地,物流業(yè)更可以在內地建立獨資企業(yè)。
香港金信物流集團是最早進入內地從事物流業(yè)的公司之一。主席羅煌楓同時是香港物流商會主席。CEPA剛實施,羅煌楓先后在中山市成立了金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及金信貨運有限公司。他表示,去年該集團的貨量增加了17%,今年的貨量更增加了兩成,員工則增加了一成,現(xiàn)時在本港及內地共有170名員工。
不過,也有學者對香港的物流、航運中心地位前景深表憂慮。全國政協(xié)委員劉強指出,根據(jù)官方統(tǒng)計,近年來香港累計貨柜吞吐量增幅遠比不上深圳上海,甚至新加坡也超越了香港,重占首位,香港這個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已疲態(tài)畢露。而香港貨柜碼頭之所以缺乏競爭力,主要因為內陸運輸和貨柜碼頭收費高昂,如每個標準貨柜運輸成本要比深圳貴三百美元。
香港三大財團都主動舍棄在香港建碼頭,而選到深圳和珠海,劉強擔心,照此下去,香港這一行業(yè)將進入不可逆轉的下降軌道。物流業(yè)是香港經(jīng)濟四大支柱之一,約占香港國民生產(chǎn)值5%,就業(yè)人口超過10%約有40萬。如棄這一產(chǎn)業(yè),未來5年政府起碼要為20萬從業(yè)員另謀生計。
目前,香港政府擬定在香港國際機場、青衣和屯門興建三個物流園,為物流業(yè)提供貨物處理和配送設施。而且,香港政府擬定在青衣西、大嶼山東或屯門興建第十號貨柜碼頭,以鞏固香港作為世界航運中心的地位。
專家指出,香港擁有地利和國際貿易優(yōu)勢、一流運輸設施和交通網(wǎng)絡、背靠珠江三角洲及內地強大的生產(chǎn)能力,有足夠條件發(fā)展成為連結內地與世界市場的物流樞紐。只要對香港物流發(fā)展定下清晰方向,支持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研究和鼓勵世界性物流公司在港投資拓展事業(yè)等等,為香港物流業(yè)定位,對香港中長期發(fā)展有莫大裨益。香港發(fā)展物流業(yè)是大勢所趨。
回歸10年之旅游業(yè)
旅游天堂
香港成為中國內地民眾的另類旅游圣地和購物天堂,無論是旅客數(shù)量或在港的消費額,內地游客已在本港旅游業(yè)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7年3月底的一天,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半小時欄目播出了一個揭露節(jié)目,記者以暗訪的手法,拍攝并報道了一個內地旅游團在香港旅行社導游威脅欺騙下,購物被“宰”過程。有關節(jié)目經(jīng)香港媒體轉載后,在香港社會引起轟動,最后導致香港政府的旅游、海關等部門出手查處,甚至千里迢迢北上找央視記者和受“宰”的旅客取證。
由于一國兩制以及低關稅制度,香港成為中國內地民眾的另類旅游圣地和購物天堂,同時也成為回歸10年來支撐香港經(jīng)濟最重要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
1997年內地訪港旅客占訪港總客量的21%,去年已增加至逾50%。在香港過夜及即日往返的內地旅客的消費額占本港旅游業(yè)總收益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29%增加至2006年的56%。無論是旅客數(shù)量或在港的消費額,內地游客已在本港旅游業(yè)中扮演重要角色。
專門帶內地團已經(jīng)18年的資深導游林賽玉,對回歸10年來香港旅游業(yè)可謂體會深刻。“10年前,內地未開放港澳游,公民來港澳要經(jīng)審,機會不多,他們的手上總是拿一張購物清單,金銀電器,照單采購.導游不用硬銷,回傭也可觀,但10年后,內地人來港澳已經(jīng)非常普及,但手中購物的清單變成了名牌,也不要導游引導,大不一樣了。”
林賽玉說,“回歸前帶內地團很開心,沒有零團費,有合理報酬。那時導游只要肯做,工作安排得密密麻麻,一個月最多可以帶6團,平均4日帶一團,即每團留港4日?!彼貞?,當時每團有30至40人,但現(xiàn)在,每團有10多人,己經(jīng)算多了。
中央電視臺的揭露報道,導致香港的旅游業(yè)倍受壓力。林賽玉表示,她現(xiàn)在只選擇接待商務團及優(yōu)質團,而且團友一聽到“購物”兩字便怕怕,令她的收入大不如前,1997年前的收入是現(xiàn)在的兩倍?!艾F(xiàn)在一上車,團客便會視導游為賊,不會前去購物,對導游的印象很差?!睂Υ?,林賽玉只有無奈地慨嘆“黑狗偷食,白狗當災!”
特區(qū)護照
香港回歸前,港人出游多用BNO(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因當時只有9個國家給予香港特區(qū)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待遇,包括英國、新加坡、加拿大、菲律賓等。10年后,特區(qū)護照免簽的國家已增加到134個。
回歸當年,申請?zhí)貐^(qū)護照人數(shù)有44萬多。1997年至今10年累計,持有特區(qū)護照的人數(shù)已逾450萬,而英國專門為無居英權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BNO),雖先后有340萬人申請,但10年后今天,大約只有150萬人仍持有效的BNO。
回歸之初,香港機場每天都要上演送別親友移民海外的離別劇,中央政府為此特別規(guī)定,回流移民保留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并作出放寬限期規(guī)定。近年,不少移民海外的港人陸續(xù)回流,香港政府已開始重視這些群體的未來。
回歸10年之酒吧街
蘭桂坊:燦爛過,黯然過
每天夜幕降臨,這里便會燈紅酒綠,觥籌交錯。蘭桂坊與香港市民一同歷經(jīng)風雨,曾經(jīng)燦爛,也曾經(jīng)黯然。
位于港島中環(huán)的蘭桂坊,是香港著名的酒吧一條街。這條寬不過20米,長不到300米的小巷,竟有近百家酒吧食肆。每天夜幕降臨,這里便會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是香港夜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
香港回歸前,它幾乎是高鼻藍眼的老外們的天下,10年后,黑頭發(fā)黃皮膚成為蘭桂坊的主流,華人客占了七成以上。59歲的“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對此有深切的感受?!盎貧w前的蘭桂坊,簡直是個小英國,駐港英軍經(jīng)常堆聚在這里,一些英國人沒有工作簽證,也在這里工作。”盛智文說,“回歸后,蘭桂坊經(jīng)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經(jīng)歷了非典,低潮過,但都熬過來了,靠的是內地客。近兩年自由行,更是內地客聚集的地方,現(xiàn)在連蘭桂坊酒吧招聘員工,都要標注操普通話者優(yōu)先?!?/p>
曾經(jīng)黯然
盛智文清楚地記得,1997年6月30日晚,成千上萬熟客聚集蘭桂坊迎接新時代來臨的情形:“那是一個心情矛盾的大派對,很多人都為明天而擔憂,都以為這是蘭桂坊最后的時刻,所以大家都忘情地喝酒,跳舞?!?/p>
的確,10年期間,蘭桂坊燦爛過,也黯然過。回歸后不久,便經(jīng)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爱敃r經(jīng)濟全面下滑,很多公司結業(yè),人人不知前途如何。蘭桂坊門可羅雀,只有熟客照舊來蘭桂坊,借酒澆愁,但花費大不如前。我們也得調低酒價餐價,逆流求生?!笔⒅俏恼f。
然后是2001年震驚全球的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和更為慘烈的2003年非典大瘟疫:“那真是我一生中的最低潮,蘭桂坊從未試過這樣死寂。人們怕被傳染,互相不信任,彼此斷絕交往,連夫妻兄弟也如是,客人都不敢出門去酒吧了?!笔⒅俏奶寡?,非典瘟疫若再持續(xù)久一點,蘭桂坊一定崩潰,香港也會崩潰。
“我一生真的很運氣,瘟疫過后,蘭桂坊是全香港第一個復蘇的地方.”盛智文認為, 非典對蘭桂坊的影響,比起1993年1月1日晚人踩人慘劇更甚?!胺堑涓玉斎耍驗槿藗儫o法防避,不知道致命的病毒從哪里來,幾時會降臨自己身上?!?/p>
1993年元旦凌晨發(fā)生的那場人踩人事件,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人生事業(yè)的一大陰影。當時約2萬人聚集蘭桂坊狂歡倒計時,樂極生悲,有人滑倒地上,形成骨牌效應?;靵y與驚慌中人踩人,造成21人死48人傷,震驚海內外。自那次悲劇過后,每逢重要節(jié)假日,蘭桂坊便成為警方重點防守地。
談起回歸10年,這位操一口流利廣東話的日耳曼血統(tǒng)的外國人坦言,香港的今天勝往日。“對我來說,香港的確比回歸前好多了?!彼f,“記得臨近回歸時,很多外國記者都來問我,是否擔心香港的未來,輿論上充滿了悲觀言論。我是少數(shù)持正面態(tài)度的人。因為我在中國內地呆過,在湖南長沙做過制衣業(yè),我明白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當局的態(tài)度。我對中國政府很有信心。”
比從前快樂
現(xiàn)在,蘭桂坊早已恢復了昔日的繁華。每到入夜,這條幾百米的小巷依然燈紅酒綠,成群結隊的人們涌入小巷兩旁的酒吧,歡聲笑語和震耳音樂聲不時從酒吧內傳出,但那些語話聲已經(jīng)由10年前主要是英語等西洋話,變?yōu)楸镜氐膹V東話和內地的普通話為主。
盛智文自己在蘭桂坊開有17間餐廳,而這條小巷里大廈七成以上物業(yè)都屬于他。同時蘭桂坊也進軍內地市場,在上海開了三間餐廳。盛智文說,會繼續(xù)開發(fā)上海的市場,而且下一個進駐點會是首都北京。
盛智文繼續(xù)享受人生,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在家中做健身,之后就去辦公室。晚上大都會在蘭桂坊,或者找朋友吃飯消遣。他經(jīng)營著無數(shù)酒吧,自己竟然不喝酒。盛智文說,他從來都不喝酒,因為不喜歡酒精的味道,和朋友一起去酒吧,他多數(shù)都是以礦泉水代酒.“我一年在家吃飯的日子也不到六天,大都是在蘭桂坊或參加朋友聚會。每年最后的那幾天,無論我有多忙,我也會到蘭桂坊看看。工作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工作,是享受?!?/p>
盛智文對香港的鐘情受到特區(qū)政府的器重,將他攬入政府架構,并相繼委以政策發(fā)展委員會成員,市建局董事,旅游業(yè)小組成員等職。最令他自豪的是,2003年非典疫情令香港旅游業(yè)陷入最低潮時,董建華委任他為海洋公園的主席,統(tǒng)領這個香港最著名、也是最老牌的主題公園。
“我相信,現(xiàn)在香港人比起 10年前,生活應該更快樂了?!边@位出生于德國,在北美長大,19歲才只身到香港掘金的外國人說這話時,沒有外交的成份。他自己也確實生活得越來越快樂,59歲的他還和員工一樣,在海洋公園里扮完水母又扮僵尸,再扮巴西女郎。他表示,這一切都是為了海洋公園,那是他繼蘭桂坊后的又一個心血之作。
回歸10年之夜總會
歡場末日
非典過后,香港各行各業(yè)都起死回生,零售旅游飲食樣樣都復蘇了,唯獨夜總會斯人獨憔悴。
作為資本主義的大都會,香港一度被視為是醉生夢死的城市。在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時,政治家們更用“馬照跑,舞照跳”形容回歸后“一國兩制”的香港。不過, 令人意外的是,回歸10年來,香港的歡場和夜總會不但沒有新發(fā)展,反而每況愈下,一些著名夜總會接連關門。“很簡單,現(xiàn)在北上深圳消遣這么方便,又多姿多彩,誰還會在香港泡夜店呀!”尖東舞國夜總會的大班Alan說。
上世紀七十年代即在香港著名夜總會中國宮殿打滾的Alan, 縱橫歡場30多年,對香港尖東夜場的風云聚散堪稱看透,其間他一度轉行到臺灣經(jīng)營飲食生意,后來又回到香港重操舊業(yè), 但沒想到過去的10年, 卻經(jīng)歷了香港舞廳的式微,尖東一間又一間高級夜總會關門。
非典過后,香港各行各業(yè)都起死回生,零售旅游飲食樣樣都復蘇了,唯獨夜總會斯人獨憔悴:“尖東以前是越夜越輝煌,間間夜總會都好旺,餐廳、的士生意做到?jīng)]空?,F(xiàn)在,個個場都好淡,捧架機關槍進去掃射,鬼影都掃不到一個。門外邊,出租車排長龍等客, 司機呱呱叫!”
“回歸之后,香港夜生活的環(huán)境變了,消費的客人個個北望神州?!盇lan說,“從香港到深圳,一個小時的車程,下班后再過境,消費完了回香港,再晚都有車,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這樣的方便條件,誰不動心?”據(jù)形容,深圳夜場動輒幾萬呎,又寬敞又夠時髦新凈,令習慣于香港又小又窄的夜場客,個個見了都驚嘆不止。
另一個原因是,回歸以后,業(yè)內謔稱“陀地妹”的土生土長香港舞廳小姐愈來愈少,請人不容易。這不是因為香港的女孩們心智成熟了,道德高尚了,而是“這一行衰落了,客人少了,掙錢少了,自然地,入行的女子就少了”?!耙郧暗男〗?,收小費收到手軟,客人出手,動輒五百、一千。現(xiàn)在不同,有客已經(jīng)不錯?!?/p>
十年前的香港夜尖東俗稱銷金窩,夜總會雖競爭激烈,但可以賺大錢,老板往往一擲數(shù)十萬撬走對手的當紅“媽咪”。因為以前的舞女往往跟著“媽咪”賺生活,找到一位金牌大班就等于招攬得一窩優(yōu)質美女?;貧w后,“帶女過檔”已不存在,“有得跳就不錯了,還想其它?以前小姐每月隨便十萬八萬,現(xiàn)在有萬幾二萬,算不錯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澳門吸走了大批的客源,特別是澳門開放賭權后,當?shù)匾箞稣粽羧丈?,昔日習慣泡香港尖東夜總會的大豪客,一個個地“失蹤”了。舊客走了,卻沒有新客補充。期望內地自由行旅客能給香港的夜總會帶來好處,那是做夢。“內地夜總會比香港還多,環(huán)境還要好,誰會到香港來泡啊?!”Alan說。
還有一件事讓Alan頗為沮喪,“前陣子來了一個內地客人,在夜總會玩了以后,用港幣埋單,叫我找回他人民幣。唉,人民幣值錢??!”Alan感慨萬千地說,“風水輪流轉,10年一輪回,香港只有指望祖國大陸了!”
回歸10年之電影業(yè)
電影暮年
香港曾經(jīng)被譽為“東方的好萊塢”,以一座小島創(chuàng)造了亞洲電影中的一個奇跡。然而,10年時間,恍如隔世。香港電影正走向沒落。
張堅庭,香港知名電影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即走紅本港影視界,曾主演、導演和監(jiān)制過多部影視劇,其中《胡越的故事》、《表錯七日情》、《表姐,你好!》和《97家有喜事》等,更被視為是經(jīng)典代表作。香港回歸10年后,這位早年香港藝壇的風云人物搖身一變,成為成千上萬在內地投資的港商之一。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投資餐飲,辦演藝培訓班等?!?0年后回頭看,真是恍如隔世。”
他感慨地說。
再看《表姐你好!》
張堅庭的全盛時期,也是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說到張堅庭,說到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不可不提《表姐你好!》。在這部電影中,張堅庭既是編劇也是主演。電影講的是香港回歸前,一位大陸女公安(鄭裕玲飾)到香港辦案,打扮老土,言行橫蠻,但心底傾慕香港資本主義社會,與人相處時又有幾分人情味。這是香港電影在回歸前,第一次把公安作為喜劇形象,搬上香港銀幕,結果大受熱捧。
“這部片子反映了香港人面臨回歸時,對內地的擔心?!钡拇_,劇中不少對白也反映出幾分創(chuàng)作者張堅庭的心態(tài)。如皇家警察對大陸女公安說:“香港的事,你們越少管越好?!?;又如女公安完成任務對港警道別時說:“原諒我霸氣,因為對你們這個社會不了解,或者九七之后,我們可以再合作?!倍鴱垐酝ピ谄兄餮菖驳闹职?,抓到壞人就要動手打,被港警梁家輝喝住:“你知不知道人權?他還沒有定罪!”典型的意念先行。
“十幾年后,現(xiàn)在回過頭再看《表姐》,真是恍如隔世!”九十年代末期已開始打道北上發(fā)展的張堅庭說:“有一次我去北京一個出版集團總部看外景,那陣勢,比我想象中還要豪氣,辦公樓大堂勝過五星級酒店,大堂里負責接待的女孩子,一個比一個漂亮能干?!?/p>
他舉例說,北京一個餐廳 “俏江南”據(jù)稱耗資3億元裝修費,請的是世界一流的PhilippeStarck設計新會所,“豪氣得令人不敢相信!”這位當年在影片中嘲笑“公安表姐”用報紙包唇膏還要偷偷拿出來涂抹,自認見過不少世面的演藝名星,內心竟也生起了自卑。
盛極而衰
現(xiàn)在,張堅庭已經(jīng)由成功的演藝名人轉軌成為了內地餐飲業(yè)的老板,在深圳、北京和上海開有“表哥面館”,而且還開辦藝演和英文培訓班,以自己的專長北上發(fā)展。早些年他曾發(fā)表言論指“香港電影已經(jīng)完成歷史任務”,引來同業(yè)非議,但他仍然堅持認為,香港電影業(yè)全盛期已過,“如果不與內地合作,香港電影業(yè)被邊緣化無可避免?!?/p>
現(xiàn)在看來,張堅庭當年的預言已經(jīng)成為了今日香港電影業(yè)的真實寫照。走向衰落的香港電影越來越離不開內地。
張堅庭的10年經(jīng)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香港演藝界的變化。據(jù)英皇唱片中國公司經(jīng)理林小姐透露,十幾年前,香港的影視文化領軍于中華地區(qū),成為內地民眾追捧的內容,但回歸10年來,內地的影視文化迅速發(fā)展,已遠遠把港臺拋在身后?!艾F(xiàn)在,絕大部份香港演藝人士都回內地尋求發(fā)展,大家都意識到,只靠香港那個彈丸之地,已經(jīng)沒有出路了?!?/p>
如果有機會再度重拍《表姐你好!》,張堅庭笑稱,大陸女公安角色,一定會找國內演員,如范冰冰?!八芜@個角色合適,外形自信,認真,性感,讓香港警察見到,都會流口水?!?/p>
10年時間,恍如隔世。
回歸10年之社會治安
黑社會:日落西山
回歸后,警方打擊黃賭毒、盜版、走私的行動一浪接一浪.香港黑社會已是日落西山?,F(xiàn)在的香港,不可能再有江湖的舞臺。
2003年2月13日凌晨2時許,香港黑社會“和勝和”一名自稱“佐敦之虎”的男子英杰,在佐敦道被警員截查,面對警員,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黑社會成員竟然大叫:“12點以后,我說了算!”這一句話,激起警方大搜捕,加速了香港黑幫的全面衰落。
在香港,黑社會是客觀存在。香港回歸之前,黑幫財源滾滾,盜版、走私、賭檔、毒品、外圍馬、放數(shù)、色情場所、裝修、魚市場、小巴站頭、洗黑錢,但凡有利可圖的活動都有黑社會參與。各幫派有固定地盤及經(jīng)營瓣數(shù),江湖秩序各有各的話語權。
1997年7月1日香港易旗后,香港警方在內地公安配合下,全力反黑,1998年轟動兩地的大富豪張子強被廣東省公安部門抓獲,這個曾綁架李嘉誠兒子勒10億元巨款的黑社會集團頭目終于在內地一命鳴呼。此舉起到殺一儆百作用,香港黑社會紛紛另謀財路。
五大幫派的萎縮
有30年反黑經(jīng)驗的劉警官稱,1990年初香港曾發(fā)生多宗嚴重劫案,犯案首腦包括用AK47自動步槍連環(huán)械劫金行的十大通緝犯葉繼歡,身綁炸藥綁架富豪的張子強,暴戾兇悍的季炳雄等,加上澳門濠江“崩牙駒”搞得翻天覆地,香港警方疲于奔命,那時的策略是,只要黑幫在警方可控制范圍內,不要過份,都會暫緩處理。
據(jù)介紹,1997年回歸后,香港加大反黑力度,各個擊破,號稱本港第一大黑幫新義安,是五大幫派中架構最特別一個,其頭目屬世襲制,不像其它幫派可由“選舉”產(chǎn)生?;貧w前,有領導人對該幫“曉以大義”,最后該派不少大佬退下火線,或轉往內地發(fā)展其它行業(yè)。第一大幫逐漸萎縮。
劉警官指,剩下的四大幫派中,“水房”及“和合桃”一向只重掙錢,作風較低調;“14K”及“和勝和”,由于會員眾多,回歸后一直是警方頭號打擊目標,警方針對兩幫派主要收入來源,重力打擊。1998年香港經(jīng)濟愁云慘霧,但由黑幫操控售賣盜版檔鋪成行成市,警方大力掃蕩,令黑幫元氣大傷.
色情業(yè)是黑幫的另一個金礦,旺角蘭街由上世紀80年代中至2004年底,一條短短的街道,全盛時期有近100至150間色情架步,“北姑”(香港人對內地到香港從事色情行業(yè)女子的稱呼)一個月掙5萬到10萬不在話下,做兩三年即可回鄉(xiāng)蓋房子做生意。但回歸后,警方竭力改變旺角這個國際知名的紅燈區(qū),蘭街成為頭號打擊目標.
劉警官認為,毒品、盜版、私煙這類黑幫生意仍存在,因為始終有一定市場需要。而踏入21世紀,黑社會則盡量利用科技優(yōu)勢賺錢,避免與警方硬撼,非法賭博則是黑社會愈來愈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里,沒有誰說了算,無論警方還是黑社會,都無法控制這個虛擬世界。
“黑社會是無法連根拔起的,因為他們不斷轉換身份及經(jīng)營方式,打著生意牌頭,將犯罪得來的黑錢洗得干干凈凈,舉證有很大難度?!眲⒕僬J為,現(xiàn)在香港的黑社會不但日漸式微,且已轉型往專業(yè)化掙錢方向走,包括外圍球、外圍馬、假信用卡、洗黑錢等,打打殺殺危害社會治安的事,絕少沾手。
“他們唯一可做的是走法律空隙,包括經(jīng)營色情場所、販賣盜版光盤等,至于毒品及走私活動,及像上世紀90年代的驚天劫案,回歸后已很少發(fā)生,”他說,這是因為回歸后香港在“一國”之下,內地不再是罪犯的避風港,中港兩地有緊密情報機制互通,“如果內地公安要捉潛逃內地的大賊,怎么會捉不到?”
不再有江湖舞臺
對于香港五大黑社會組織,新義安、和勝和、水房、14K及和合桃,劉警官直言“他們從來沒有組織,應該叫‘團伙’更貼切,他們是機會主義者,哪里有錢賺,哪里就有他們的足跡。”回歸后,警方一連串打擊黃賭毒、盜版、走私的行動一浪接一浪.香港黑社會已是日落西山。
30多歲的“肥財”曾經(jīng)是黑社會成員之一,是外圍賭球的“艇仔”,活躍于元朗一帶酒吧,每逢周五至周日都北上深圳打躉,發(fā)展內地的賭客。2003年非典來襲前,外圍球盛行,“肥財”靠外圍波球賺到第一桶金,買樓買車,還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做正行.
非典過后,賭球集團瞄準第二個機會,利用歐洲與香港衛(wèi)星轉播的3秒時差,進行天衣無縫的必勝勾當,結果又讓“肥財”大大撈了一筆。未幾,警方重兵圍剿賭球集團,破獲元朗的賭球基地,所幸“肥財”那時不在場,成了漏網(wǎng)之魚,暗中出了一身冷汗,自此收山不做。
另一名叫柴哥(化名)的圈中人,30年前曾是港島老字號黑社會和合桃的“坐館”,加入黑社會26年間,撈得風生水起,有傳他年輕時曾拿東洋大刀在街上逛.但在最風光時候,他選擇激流勇退,現(xiàn)在是一間中草藥醫(yī)館的負責人,醉心醫(yī)術,說起江湖往事,他奉勸年輕一代:“現(xiàn)在的香港,不可能再有江湖舞臺。”
回歸10年之風水師
風生水起看香港
在香港風水圈流傳一句話:風水好,香港好;香港好,風水師更好。近些年,香港風水師行當風生水起。
2007年4月3日,有“亞洲第一富婆家”之稱的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去世,正當龔家親人盤算千億遺產(chǎn)如何處置之時,一位名叫陳振聰?shù)娘L水先生突然殺出,聲稱擁有龔如心最新遺囑,要全盤接手龔的千億遺產(chǎn),引發(fā)又一場世紀遺產(chǎn)爭奪戰(zhàn)。
無獨有偶,4月18日,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涉嫌違規(guī)以18萬港元聘用風水師看風水的事件被曝光,在香港引起另一場軒然大波。風水師,這個在當今香港收入比律師、會計師和建筑師還高的新富人群,一時間吸引了全球目光。
在陳振聰出現(xiàn)前,香港最有名的“風水事件”是中國銀行大廈。那座華人設計大師貝聿銘的代表作上世紀80年代建造時,曾在周邊地區(qū)引起恐慌,因為風水師指大廈造型有很多尖角,猶如鋒利的刀刃,會給周圍建筑帶來厄運。于是周邊樓宇紛紛裝上反光鏡,外資銀行也根據(jù)風水師意見在樓頂上架了仿真大炮“抵擋煞氣”,就連半山的港督府也種柳樹“防身”。
風水好,香港好
風水學也稱“堪輿學”,在香港屬熱門“顯學”,從平民百姓到巨商富賈,不少人都篤信風水之說,建房置業(yè)、公司開張、起名擇業(yè),都必請人看風水。更有不少風水師專門負責建筑物的選址、方位和造型等等,從公司大門、董事長辦公室的位置到床和沙發(fā)的具體擺放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指導”。
風水師蘇民峰是中英簽署聯(lián)合聲明那一年,跟前輩學藝滿師,開壇“批命”的。眨眼間已是20多年,尤其回歸10年來,香港更是風生水起。用蘇師傅的話說,他的事業(yè)與香港前途互為因果:風水好,香港好;香港好,風水師更好。
過去10年,作為風水師傅,蘇民峰見證太多浪花淘盡英雄事,都有點麻木了。他表示,在香港回歸前后那一過渡期,經(jīng)濟太好了,樓市股市都是有升無跌,全民進入不理性的亢奮狀態(tài),人人變得浮夸虛幻。所以當1998年金融風暴一到,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現(xiàn)實。當時很多人來問他怎樣才能翻身,每個人都想走快捷方式,不肯面對現(xiàn)實。“喂,大佬!我只是堪輿顧問,又不是包你發(fā)達的神仙!所以我也很不客氣,直斥叫他們不要做夢?!碧K師傅認為,金融危機對香港幾百萬人是一次磨練?!敖?jīng)歷那場災難后,很多人都學會了腳踏實地,再不會來問我怎樣發(fā)達這種問題,現(xiàn)在問健康的反而多了?!?/p>
這就是香港人的特征:甚么都八卦一下,破了產(chǎn)去問幾時翻身,染了病則問幾時康復。
“非典疫情時,每個人戴口罩上街,連來算命也戴著,真不知怎么看好?!睉浧疬^往,蘇師傅所見趣事頗多,“那時候怎么樣避免感染非典疫情,很多人不去問醫(yī)生,卻來問我。有個孕婦挺著大肚子來問我哪家醫(yī)院生孩子穩(wěn)當,我推來算去,叫她不要去東南方的醫(yī)院,最好去浸會,哪知后來浸會醫(yī)院都發(fā)現(xiàn)有非典病人!”
香港好,風水師更好
蘇師傅表示,回歸前,堪輿八卦這一行被新聞界炒作很少,反而是1997年回歸后,報章雜志對這一行的報道變得熱門起來,訪問風水玄學家變得普遍,“不是因為回歸后香港人更迷信,而是新一代命理學家作風比較開明,立論比較講究科學根據(jù),容易得到大眾接納。再加上回歸10年來,香港經(jīng)濟大起大落,市民心里沒有底,唯有求于堪輿先生?!?/p>
他認為,與其說風水影響經(jīng)濟,不如說香港經(jīng)濟主宰著風水師傅們的前景?!芭R近回歸時,大家都擔心香港沒希望,紛紛移民離開香港,對我們這行業(yè)打擊很大?;貧w后又經(jīng)歷金融危機和非典兩次沖擊,這行業(yè)都快斷氣了?!?/p>
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風水學在香港一直盛行,但在過去難登大雅之堂?;貧w后,歷經(jīng)了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等種種風浪,命運的無常和難以把握,使得不少人轉而求助超現(xiàn)實的力量,風水師行當由此風生水起。
特別是近幾年受惠于內地開放,來港人數(shù)倍增,香港比較成熟的風水業(yè)受到內地人追捧,風水算命的書大行其道,成為很多內地人來港必購物品之一?!艾F(xiàn)在,內地客帶旺整個風水市場,市場大得不得了。”蘇師傅說,“我有十幾個學生出來算命,有些還北上幫內地人看風水。其中有一位20多歲的徒弟,本來在內地開廠,后來干脆結業(yè),改行在大陸算命看風水,收入不錯?!?/p>
前不久,香港恒基推出新樓盤比華利山別墅,請九大風水師做廣告推盤,其中第一位出鏡的風水師李丞責透露,廣告的報酬應該有六位數(shù)。而該行當在香港的從業(yè)人數(shù)有多少,一直沒有確切的統(tǒng)計。
目前風水師經(jīng)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成立公司,承攬業(yè)務,在香港黃頁上就可查到大批“風水咨詢公司”。二是通過私人關系受聘,為名人富豪看風水。惹來千億遺產(chǎn)之爭的陳振聰便是其中之一。
回歸10年之香港精神
輸?shù)闷?,打不?/p>
香港人有一種“輸?shù)闷?,但打不死”的精神。無論環(huán)境如何,香港人總可以頑強求生。掙扎爬起,從頭再來。
香港開埠100多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港發(fā)展成現(xiàn)代化的世界大都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人有一種“輸?shù)闷?,但打不死”的精神。無論環(huán)境如何,香港人總可以頑強求生?;貧w短短10年中,香港先后經(jīng)歷金融危機、“9·11”恐怖事件影響、非典疫情等,不少人一夜間淪為無產(chǎn)者,甚至是負資產(chǎn)階級,但他們不會趴下,而是掙扎爬起,從頭再來。
故事一:只要香港還有明天,失去的一定會回來。
香港中原地產(chǎn)董事總經(jīng)理郭昶,大概就是這種“輸?shù)闷?,打不死”的香港精神的體現(xiàn)。這位畢業(yè)于香港大學,在香港地產(chǎn)界打拼了24年的男子,1997年已經(jīng)達到了他人生事業(yè)的最頂峰。住在半山渣甸山道1300多平米的豪宅,家里請了3個傭人,有4部私家車,8個物業(yè),出任當時百利好公司上市董事,為公司競投地,每舉一次手,出價500萬元。
“當時賺錢太容易了,一天賺幾十萬一百萬不算特別,那時我經(jīng)常跟旁邊的人講,今天輸了一輛保時捷不要緊,明天賺回來便是。真是一點不假,半天就賺回來。當時花錢雖然不敢說揮金如土,但基本上不用多想?!惫菩稳荨?/p>
不想,回歸未已亞洲金融風暴橫掃而來,郭昶還以為這場風暴“最多兩三個月就會結束”,誰知手頭股票大幅縮水,最后他的身家暴跌只剩1/20。當?shù)交腥淮笪蛞呀?jīng)來不及,只好割愛,家里的工人減為一個,私家車只留一部,物業(yè)賤賣了3個。這些他都可以接受,最令他痛心和遺憾的,是失去渣甸山道豪宅。
“我已經(jīng)算是幸運。金融危機時,都有人跳樓了,但我都守得住。唯獨2003年非典疫情,我實在頂不住,唯有賣盤。我賣出去后45天,對方加價125萬又賣了出去?,F(xiàn)在這個盤市值已經(jīng)升至1,250萬。就差兩個月頂不住,命不好,等不到今日?!?/p>
輸了不要緊,找機會再來。3年前,他決定再賭一次,入市炒樓。結果3年后的今天,該樓盤升至近千萬元。他也從三年前的人生谷底重返。提到這些時,郭昶坦言:“就算今天再次失敗,我也會跟自己講,我失去的,明天一定會拿回來,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香港還有明天,我就一定會賺回來?!?/p>
現(xiàn)在,郭昶位居中原地產(chǎn)高層,掌管著1萬6千名員工。他不僅看好香港未來,更看好內地未來的發(fā)展,并投資30多萬元,在內地買了一個單位,作日后退休養(yǎng)老之用。面對香港在自由行、CEPA等措施下經(jīng)濟不斷向內地靠攏,他認為以香港人“輸?shù)闷?,打不死”的精神,一定能?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故事二:得未必是好事,失也不一定是壞事。
在中環(huán)專門從事擦皮鞋的張惠明,則是另一位“輸?shù)闷?,打不死”的典型人物?6歲的張惠明 1972年在理工大學修畢建筑系文憑,正遇股市大旺,他到交易所任出市代表,在中環(huán)上班,每日3個小時,賺錢不少,出入中環(huán)高尚會所,吃飯也到當時最高級的文華頂樓餐廳,最后索性一年只工作1/3時間,其它時間去周游列國。
未幾遇上股災,他不但輸了銅鑼灣和灣仔兩個價值40萬的單位,還有時髦的跑車,投資也血本無歸。后來轉任工程監(jiān)督,但1997年公司倒閉,再度失業(yè)。“當初自己也很難受,前路茫茫不知怎辦,不好意思在別人面前出現(xiàn)。后來發(fā)現(xiàn),別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你自己在乎自己?!?/p>
從1997年開始,張惠明在朋友介紹下,在中環(huán)開檔擦皮鞋,每雙鞋收20元,每日可擦10至20雙,最多時擦30多雙?!?0塊錢有人說貴,也有人說便宜,就看他穿的是什么鞋了。比如說一些名貴皮鞋,花20元保護,還是值得的?!?/p>
10年來,金融風暴沒有傷及他,非典疫情也影響不到他的生計。反倒是他從那一雙雙經(jīng)自己手擦過的皮鞋上,看到了香港過去十年的繁華與興衰。他見證過有人穿著逾萬元一雙的John Lobb經(jīng)過,后來換成普通皮鞋,再后來失蹤了。他常以此自勉:凡事隨緣,“得未必是好事,失也不一定是壞事”。
年過半百的張惠明就在這樣平靜的心態(tài)下,每天坐在白領出入來往的中環(huán),等待為人擦鞋。來了客人,他能一眼看出客人腳上那雙皮鞋價值幾何,是甚牌子,因而也會付予不同的心機對待。沒有客人光顧時,他就舒舒服服坐在椅上,看人來人往,看世間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