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百年華誕之際,也是“芳華越劇團”建團六十周年之時。去年十月初,我去福建參加紀念活動,參加紀念演出的,有上海的趙志剛、肖雅,南京的竺小招,“芳華”的王君安、李敏等。我和尹小芳參加謝幕,現(xiàn)場氣氛非常熱烈。同時,我還在團部走廊兩側看到劇團各階段的照片,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端。
1950年我參加“芳華”時,才虛歲十六。幾十年來,“芳華”經(jīng)歷了成功的喜悅和坎坷的風雨。在“芳華”的許多劇目中,突出的保留劇目有《屈原》、《寶玉與黛玉》、《秦樓月》、《西廂記》、《信陵君》、《何文秀》、《盤妻索妻》、《紅樓夢》等等。為配合形勢,我們也演了《新房子》、《跟蹤追擊》、《真假神仙》、《紅花村》等現(xiàn)代戲。由于尹桂芳團長的號召力,“芳華”的觀眾基礎極為雄厚,在上海和全國各地巡回演出,都受到熱烈歡迎,賣座長盛不衰,一部戲日夜兩場,可以連滿近半年。
1959年,“芳華”要支援福建前線。當時,許多朋友、同行、觀眾都不愿“芳華”離開上海,認為“芳華”去外地是絕對不利的。但尹團長還是決定支援福建。全團僅用了十天的準備時間,就匆匆奔向榕城。當時,來火車站送行的觀眾無數(shù),有很多人失聲痛哭,場面極為感人。
當時的福州條件十分艱苦,但當?shù)仡I導對我們照顧得很周到。令人欣喜的是,我們演出的《秦樓月》不但受到觀眾的喜歡,更震驚了整個福建戲劇界。尤其是閩劇團的幾位老前輩,見面之后就對我們贊不絕口。
不久后,領導上安排“芳華”去前沿慰問解放軍。我們以幾部高質(zhì)量的大戲作為首演劇目,在劇場或部隊禮堂演出;又排了數(shù)十個小戲下連隊、到陣地島嶼上演出。另外還專門組織了服務小分隊,為戰(zhàn)士洗衣服、擦皮鞋、縫補軍裝。
我們的演出受到了官兵們的喜愛,我們的服務工作又做得很出色,得到了福建黨、政、軍領導的高度贊揚。以后,每當解放軍在戰(zhàn)斗中打出戰(zhàn)果,就要點名“芳華”慰問,而我們也頻繁赴前線演出,感到既激動又光榮。
葉飛書記、賀敏學省長,韓先楚、聶鳳智等部隊首長,還有常來福建的劉亞樓司令員、陶勇司令員,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高級將領,卻非常平易近人。陶勇每次來福建,都要請“芳華”會餐。有一次我因事沒去,陶司令就問:“李金鳳呢?李金鳳怎么沒有來?”1964年,我和尹團長去浙江招生,住在上海延安飯店。陶司令得知后,即派車接我們?nèi)ニ玖畈恳娒?。葉飛和賀敏學也十分關心尹團長和我,還幫助解決一些困難,一直保持聯(lián)系,直至他們逝世。
“芳華”支援福建的活動,使很多人難以忘懷。有人說:“你們是我一生的偶像,你們演得太棒了!”大家公認,“芳華”的業(yè)績是輝煌的,對越劇事業(yè)的貢獻是巨大的,在越劇百年歷史上,應有“芳華”的燦爛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