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大約有1/3的糖尿病患者因選藥不合適、劑量不準確、監(jiān)測不及時等原因而沒有控制好血糖。下面將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碰到的、帶有普遍性的患者提問作如下回答,希望能對廣大糖尿病病友正確使用降糖藥物有所幫助。
案例1劉女士,47歲。3個月前在體檢中發(fā)現(xiàn)空腹血糖7.2毫摩爾/升,餐后血糖為11.3毫摩爾/升,無口渴、多食、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癥狀。
疑問1沒有糖尿病的表現(xiàn),也要服藥嗎?
回答是肯定的。2型糖尿病中約有40%的患者可以無典型的癥狀。被確診的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癥狀而未引起應有的重視,血糖得不到控制,長期高血糖將促使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憑感覺而決定是否用藥,否則將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疑問2血糖正常是否可停服降糖藥?
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經(jīng)用降糖藥使血糖達到正常,并不表示糖尿病治愈。到目前為止,糖尿病尚不能治愈,血糖正常只能說得到控制,不能停服降糖藥,一旦停藥可引起血糖再次升高,甚至更高。
案例2馬女士,56歲。以往食量較大,體形偏胖;5年前查空腹血糖為5.5毫摩爾/升,餐后血糖12.1毫摩爾/升,診為2型糖尿病。先后服過優(yōu)降糖、達美康、美吡達、糖適平等藥。開始療效較好,血糖控制正常,以后逐漸加量,但血糖控制不夠滿意。盡管嚴格控制飲食,每天堅持運動,體形卻還是愈來愈胖(體重由56千克增加到61千克)。
疑問為何注意了飲食和運動,身體還是越練越胖?
該患者所用的藥均屬磺脲類,這類藥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又稱為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是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而降低血糖,適合于中年發(fā)病體形正?;蚱莸?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不敏感,使胰島素不能充分發(fā)揮降糖作用,如果長期服用磺脲類降糖藥,使體內(nèi)胰島素增加,可導致發(fā)胖。
案例3張先生,62歲。食量較大,體形不胖。2000年確診為2型糖尿病,開始服二甲雙胍,每次1片(0.25克),每日3次,血糖控制較滿意。2年后,血糖有所升高,改用格華止,每次1片(0.5克),每日3次。近一年來明顯消瘦(體重由68千克降到59千克),檢測空腹血糖4.4毫摩爾/升、餐后血糖7.2毫摩爾/升、尿酮體25毫克/分升。經(jīng)打點滴糾正酮體。
疑問1血糖正常為什么尿會出現(xiàn)酮體?
二甲雙胍、格華止等雙胍類藥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降低餐后高血糖,有效控制體重,且無促胰島素分泌作用,不易出現(xiàn)低血糖,適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但如長期大劑量應用會減輕體重,使體內(nèi)乳酸堆積,尤其老年患者,尿中出現(xiàn)酮體以至發(fā)生乳酸性酸中毒。本品對胃腸有一定刺激,宜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疑問2幾年來血糖一直控制尚可,認真執(zhí)行醫(yī)生所制定的飲食標準(主食350克/日),堅持鍛煉,為什么明顯消瘦?
體重減輕,尿中出現(xiàn)酮體可能與長期應用雙胍類藥而且劑量偏大有關。對該患者而言,根據(jù)餐后血糖偏高、體形不胖等情況,建議先改用諾和龍,每次1片(1毫克),每日3次,或聯(lián)合拜糖平(卡博平),視血糖而定。必要時考慮用胰島素治療。
編輯/余曼 yuman@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