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展言子”說“天燈桿子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北京土話也這么說。
瀛生先生考證:滿族庭院立有極長木桿,滿語叫Somo,原以祀天神用,稱天地桿子、祖宗桿子。入關后,滿族祭祀之俗漸衰,而于過年時掛“天燈”(油燈)于桿頂,故呼為“天燈桿子”。(見北京市文史館編《京都憶往》)
成都舊時小街巷立有天燈桿子。紅星路北段舊名天燈巷;土橋東南有村名“天燈桿子”。
撣子,以馬鞭形竹根上部逐節(jié)捆綁雞毛而成;手執(zhí)竹鞭下半截撣拂灰塵,一名撣帚子。
天燈桿子綁出撣子,形象驚人,諧音“膽子”,意含嘲諷。這歇后語可證漢滿民族之間文化交流融合的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