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chuàng)建個性化教學資源庫的必要性
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使廣大教師擁有了一個巨大的互相交流、探討、學習的空間。然而,面對浩瀚的網(wǎng)絡資源,教師如何選擇、收集、處理、存儲、使用和改進教學資料,并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下列情況往往為教師有效使用網(wǎng)絡資源造成麻煩。
1.網(wǎng)絡資源搜索不便,搜索出的內容針對性不夠強。
2.網(wǎng)絡帶寬特別是局部帶寬有限。若采用“即時下載即時使用”的策略,那么在時間有限的一節(jié)課上,既要下載,又要修改,同時還要使用,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另外網(wǎng)絡資源更新快,情況多變,有時會出現(xiàn)“死鏈接”現(xiàn)象。一旦出現(xiàn)意外問題,教學無法保證。
3.網(wǎng)絡上的教學資源形式多樣,難以直接滿足不同教師、不同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的需要。教師只有將網(wǎng)絡資源下載后才可進行修改和補充。
創(chuàng)建個性化的學科教學資源庫,可以有效地、重復地、更大限度地使用教學資源,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水平。
二、創(chuàng)建個性化學科教學資源庫的一般過程
1.建立庫目錄
從用戶角度人手,按主題可將教學資源庫劃分為兩大類:教學庫和學習庫。
根據(jù)國家《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教學庫和學習庫的內容可以劃分為8類:媒體素材、試題庫、課件與網(wǎng)絡課件、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和網(wǎng)絡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建立要以目前使用的教科書為依據(jù),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年級、教科書的冊次和各單元章節(jié)內容的需要建立若干個分類目錄。
2.收集資源
學科教學資源的收集大致有三種途徑:網(wǎng)絡下載、自主開發(fā)、購買。下面從技術的角度淺談其具體過程——
第一,網(wǎng)絡下載。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Internet資源可謂是“堆積如山”。我們盡可以采取“拿來主義”,凡是與教學有關的資料都收集過來,多多益善,先建立學科知識大倉庫,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此來搭建學科教學資源庫的基本骨架。
第二,自主建設和二次開發(fā)。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主要使用者和評價者,在他們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再結合豐富的學科教學經驗,完全有能力編制出更適合教學的內容。如此,不僅縮短了資源庫的建庫時間,而且,通過二次開發(fā),也提高了教學資源庫的質量。
第三,購買補充。對于制作難度大、使用頻率高、網(wǎng)絡難以查找的資源,根據(jù)教學需求,可從市場上購買一些質優(yōu)成品,作為對資源庫的補充。對于光盤類材料,可以考慮采用虛擬光驅的手段,用諸如Winlso等工具制作光盤鏡像,保存在硬盤上,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購買補充應在整理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整理要堅持以下原則:
科學性原則。科學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現(xiàn)知識性的錯誤。其中顯示的文字、符號、公式、圖表及概念、規(guī)律的表述式,尤其是演示模擬實驗,更要符合科學性的要求。
效率原則。所有教學資源都應能夠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應脫離教學實際需要,嘩眾取寵地追求表面熱鬧。
精要原則。通常針對一個知識點、一個具體問題、一個解題對象,只選擇三個、最多選擇五個相關的答案和參考資料。在取舍過程中,要考慮到教師的教學風格、個性以及教學水平,以為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提供服務。
易操作性原則。一是操作步驟不要太繁瑣,要盡量簡便、靈活、可靠,使用時不需要太多的預備知識,最好都以可執(zhí)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以方便教師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澀難懂,操作界面上要設置寓意明確的菜單、按鈕和圖標,最好使用鼠標按鈕,盡量避免復雜的鍵盤操作,避免層次太多的交互操作。操作按鈕要清晰易見,提示信息要詳細、準確、恰當,不能讓教師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應付如何操作上。
藝術性原則。如果一個課件的展示,不僅能準確地闡釋、表現(xiàn)教學內容,而且使人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那么就可以說,該課件具有了較高的藝術性。
開放性原則。由于課件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在教學思路和風格上的不同,融于課件中的教學思想、進程安排、表現(xiàn)方式、體系結構和技巧運用可能相去甚遠,若再加上教學對象的差異,課件的“標準化”弊端就暴露出來了。因而,課件是否有開放性,也是判斷其質量優(yōu)劣的一個標準。創(chuàng)建開放性的教學資源庫,這也符合信息時代開放、共享的要求。
為體現(xiàn)開放性原則,在資源入庫階段,要把收集到的教學資源分門別類地放在相應的文件夾里。在使用資源庫時,要堅持動態(tài)平衡觀點,不斷對其進行補充完善。也就是說,教學資源的建設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個“缺失—補充—平衡—缺失—補充”不斷循環(huán)的動態(tài)過程,它和整個教學的進展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隨著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需求的增加,不斷在教學實踐中豐富、充實和調整資源庫的功能和內容,才能不斷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責 編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