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改過程中,我認為最難的是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知識學習轉化為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貏?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教學探索中的一個新課題。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常用以下的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復習舊知識,利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是以往物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還有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F(xiàn)在教師多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再現(xiàn)生活中的情境。我認為,最不可少的一種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是利用演示實驗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讓課件取代實驗,特別是探究實驗更是不能用課件來取代。因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技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按照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探究不但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也是學習的內容。探究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掌握方法、體驗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有著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教學中,能用實驗器材完成的實驗,一定要由師生親自動手去做,課件只能用來輔助實驗,否則,不可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探究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在給學生留有較大空間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但有些教師教學觀念與具體操作之間出現(xiàn)了錯位,觀念上有所轉變,具體操作中仍是受以往教學思想的影響和束縛。我在聽課時經(jīng)常見到,教師把所有的問題都用小黑板或大屏幕顯示出來,學生的活動基本上圍繞著教師的問題轉。教師也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選代表回答問題,但問題及討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由教師策劃和安排好了。學生被教師無形中操縱,看起來很熱鬧,但這種交流方式是單向的,與以往的傳授式教學法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在實驗探究中學習,完全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教師既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重要的是,還使學生學會了如何動手動腦,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老師往往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認為學習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物理知識的過程。這一教學觀念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由于教學實踐中理解的偏差,逐漸形成了全盤灌輸?shù)慕虒W方式,大量的重復練習和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只會比照例題機械模仿,不會靈活運用,毫無應變能力。
教師開展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營造平等、民主、愉快的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在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師生之間應該平等相處,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在交流中的畏懼緊張心理,愿意同教師傾心交談。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活潑開放、充滿自信,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責 編 水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