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上海舉行南北曲藝大會串。演員除了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姚慕雙、周柏春、楊華生、笑嘻嘻、范哈哈、楊柳村外,還有因《三毛學生意》而譽滿藝壇的文彬彬和劉俠聲。
文彬彬決定參加這次大會串后,就慎重其事地找到劇團導演,商量演出曲目。文彬彬平時很少唱獨腳戲,但由于解放前他曾在四友社唱過滑稽京戲,因此對曲藝并不陌生。經(jīng)過商量,文彬彬決定把他在四友社時翻場的小段《武松打虎》整理、改編成20分鐘較完整的段子參加演出。經(jīng)過幾次試演(俗稱“滾場子”)和改進,段子漸趨成熟。
當時會串的地點在文化廣場,是當時上海最大的演出場所。主辦單位出于禮貌,請侯寶林“送客”,把動作性強的節(jié)目安排在侯、郭檔的前面,以免觀眾“抽簽”。文、劉檔則放在“送客”前。
由于是名家會串,演員水平相差無幾,競爭非常激烈。演出這天,文彬彬很興奮,也特別自信,表演格外認真,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包袱處理得都很到位,現(xiàn)場效果極佳。獨腳戲講究“跳進跳出”,只見文彬彬一會兒敘述,一會兒跳進角色。他把長衫前后下擺撩起、束在腰間,再把領(lǐng)子往里一塞,突然一個飛腿,一個跟斗,一本正經(jīng)地出場亮相。他身材矮小,功架十足,而且身、眼、法、步都很到位。觀眾紛紛為他的真功夫而鼓掌。
站在上場門的侯寶林看在眼里,對這位南方同行有如此扎實的京劇功底大感意外。
隔天,侯寶林打電話約文彬彬第二天上午到他下榻的國際飯店喝茶聊天。翌日九時左右,我陪同文彬彬如約到侯寶林的住處。侯寶林早已沏好香茗,與郭啟儒在房內(nèi)等候。雙方互致問候,還未落座,侯寶林就開門見山地說“文兄,請你來就是閑聊天,沒別的事?!庇终f:“我想了解你的京劇功底——你進過科班嗎?”文彬彬笑答:“我是‘羊毛’,沒進過科班,但我喜歡京劇。抗戰(zhàn)時在大京班里混過?!苯又?,文彬彬講述了那段鮮為人知的經(jīng)歷。
有一年,文彬彬在安徽蕪湖演獨腳戲。演期結(jié)束時,前臺老板挽留他說:“接場是大京班,你只要每場加演一檔,包銀由我給?!蹦菚r的戲班,組織很松散,時分時合,上座不佳便就地散伙。因此,老板的建議對文彬彬和搭檔來說,可免另外搭班之勞,包銀又不少,何樂而不為?
當時,文彬彬他們的獨腳戲結(jié)合時事,說唱的《哭難民》、《哭東北》、《包工打東洋》等抗日愛國節(jié)目很受觀眾歡迎,把上座率提高了不少。文彬彬很好學,有時會主動給大京班客串個把零碎角色。這樣,他和京劇演員更熟悉,甚至早晨還和他們一起練練功。這樣大概過了半年多,文彬彬謙稱自己學到了點“三腳貓”功夫。
侯寶林聽得津津有味,一會兒插話、一會兒詢問。兩人相互敬煙、點火,不像是初次相識,倒好似老友暢談一般。侯寶林告訴文彬彬,自己學過京劇,也有和他同樣的經(jīng)歷和遭遇,有惺惺相惜的感覺。不知不覺,已到中午時分,我們起身告辭。侯寶林急忙攔住,一定要留我們共進午餐。侯寶林說:“我也不搞盛宴,四人小酌,言猶未盡,邊吃邊談?!蔽覀冎荒芄Ь床蝗鐝拿?,到樓上豐澤樓,特選一隅,邊吃邊談。侯、文二位談興愈濃,賓主甚歡。
兩位藝術(shù)家的聊天,是一種心領(lǐng)神會的傾訴,是一種發(fā)自心靈的碰撞,故而有談不完的話題??上в捎跁r間太倉促,文彬彬下午還要排新戲,只能做個“急剎車”,依依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