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 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代表了莎士比亞喜劇藝術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亞在他的喜劇創(chuàng)作中,以飽蘸激情的筆觸,描繪了一系列理想化的人文主義青年男女形象,而其中尤為突出是女性形象。莎士比亞在這些文藝復興時代的女兒身上傾注了人文主義的理想美、渾然天成的和諧美、愛憎分明的力量美。
[關鍵詞]莎士比亞 四大喜劇 女性形象
一、莎士比亞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莎士比亞便是這時代應運而生的巨人。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成就是舉世公認的。在他的戲劇中放射出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膽的藝術技巧。莎士比亞善于通過具有強大藝術力量的形象去揭示社會現實,善于從那些典型的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復雜關系中以及從人物的行動和矛盾中去揭示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亞的戲劇早已超出了他的時代和國家的范圍。所以,人們說: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世紀,不屬于一個國家而屬于整個世界。莎士比亞是一個使人類永久又驚又喜的巨人。他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造,可以說是一部翔實而又生動的“巨人傳”,深刻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那個“巨人時代”豐富復雜的特征。莎士比亞戲劇膾炙人口。
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jié)復雜、事件發(fā)展神速、語言豐富多彩,其驚人見稱于世。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贊其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情節(jié)的生動性、豐富性。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家喻戶曉。他的“四大喜劇”也毫不遜色。莎士比亞的喜劇主要寫愛情、婚姻和友誼,主題雖有些大同小異,但情節(jié)生動豐富、錯綜復雜。情節(jié)常常由許許多多的偶合、奇遇、喬裝打扮和欺騙組成。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屬于他的第一創(chuàng)作階段。作品閃爍著人文主義理想光芒,充滿著歡樂氣氛和樂觀精神,歌頌著人類美好的愛情和真摯的友誼,其魅力永恒。
二、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
莎士比亞一生創(chuàng)作勤奮,共寫了三十七個劇本。在這些劇作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吨傧囊怪畨簟?、《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這四大喜劇是莎士比亞第一階段的作品。
《仲夏夜之夢>XA Midsummer Night‘sDream) 這是莎士比亞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魔王、魔液、變成驢頭的男子,都是只有童話故事里才會出現的……精靈王奧布朗(仙王)與王后蒂泰妮霞(仙后)起了爭執(zhí),奧布朗就叫他的仆人迫克(又名好人兒羅賓)在蒂泰妮霞的眼睛上點了一種魔液,使她會對醒來后所見的第一個人一見鐘情;與此同時,有兩對年輕男女(在森林中)迷路了。迫克將魔液點在兩個男子的眼睛上,結果他們倆都同時愛上了其中一個女孩。之后迫克看到一個叫波頓(織工)的演員,而他又把波頓的頭變成驢頭,王后看到波頓就愛上了他……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講述的是:已故的羅蘭·德·鮑埃爵士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奧列佛沒有按照父親的遺囑好好的照顧小兒子奧蘭多,于是奧蘭多就準備拿著屬于自己的遺產離開哥哥,而奧列佛為了不讓奧蘭多得到遺產,安排他和大公爵的武士查爾斯(拳師)比武……大公爵被自己的弟弟取代了爵位,他的女兒羅瑟琳卻因為和新公爵弗雷特里克的女兒西莉霞要好而留了下來……羅瑟琳和西莉霞去觀看了比武,勝利的奧蘭多悄悄地愛上了羅瑟琳,羅瑟琳也對他抱有好感。弗雷特里克放逐了羅瑟琳,西莉霞決定和她一起走。她們帶著小丑試金石(小丑)去亞登森林投奔被放逐的大公爵。
在森林里,羅瑟琳和奧蘭多相遇并且相愛了。奧列佛被弗雷特里克拿去了所有的田產,也來到了森林,大公爵收留了他,他和自己的弟弟冰釋前嫌并且和西莉霞相愛。最后奧列佛拿回了自己的田產,奧蘭多繼承了大公爵的爵位和財產,故事有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YouWill)描寫孿生兄妹瑟巴斯辛和薇奧拉在海上航行遇險,先后流落到伊利里亞。這里的統治者奧西諾公爵正在向一位名叫奧麗維霞的貴族(伯爵)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薇奧拉女扮男裝,化名西薩里奧做了公爵的少年侍從。從此,薇奧拉愛上奧西諾公爵并作為愛情的使者,奔跑于奧西諾和奧麗維霞之間,憑著她與自己孿生哥哥相貌異常相像的優(yōu)勢,順利解決了一系列復雜的愛情沖突。奧麗維霞成了薇奧拉哥哥的妻子而飽受對奧麗維霞單相思之苦的奧西諾公爵在發(fā)現他的侍從原來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之后,也認識到她感情的可貴,就和薇奧拉結了婚。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Venice)講述的是:好心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刻薄的高利貸者猶太人富翁夏洛克借錢,并簽下了殘酷的契約:如安東尼奧不能到期還錢,債主夏洛克便可以從他身上割一磅肉。還不出錢來,就得讓夏洛克割胸前一磅肉。本來安東尼奧的海船都漂泊在海上,沒有現金,他完全可以推托掉,可是他沒有,為了朋友,毅然這樣做了,而故事也就這樣開始。很不幸,安東尼奧的貨船遇到了風暴未歸,還錢的期限到了不能還債,而此時的夏洛克非要在他身上割一磅肉不可……如果不是聰明的鮑西婭小姐(富家嗣女)假扮律師出手相救,安東尼奧可能早巳一命嗚呼……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在于鮑西婭和夏洛克的針鋒相對,充滿了語言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輝……
莎士比亞這些喜劇的主題是友誼、愛情,其風格明朗樂觀。莎士比亞認為戲劇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鏡子,所以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堅持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莎士比亞戲劇情節(jié)生動豐富,一個劇里常有幾條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線索,悲喜劇因素結合在一起。他在戲劇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在喜劇中的十分富有特色的女性形象。
三、“四大喜劇”中的女性形象
以歌頌愛情、婚姻和友誼為主題的“四大喜劇”代表了莎士比亞喜劇藝術的最高成就。劇作中,莎士比亞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刻畫得豐滿生動、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這些可愛而個性鮮明的新女性都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女兒——溫柔美麗、堅毅勇敢,她們沖破重重封建阻攔,終于獲得了愛情的勝利。如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亞通過安東尼奧的形象,贊美了友誼和仁愛精神,又通過巴薩尼奧和鮑西婭的愛情故事,說明真正愛情的純潔與樸實。《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中那些追求愛情自由的青年歷經磨難,終成眷屬。劇作中青年男女為追求愛情自由,與封建意識、封建頑固勢力和各種自私欺騙行為進行了艱苦的斗爭。劇作歌頌了自由愛情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反對封建禁欲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無情地批判了封建門第觀念和家長專制,批判了中世紀以來的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并在對愛情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贊美中,表現了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劇中青年男女形象具有高尚情操,他們敢作敢為,雖然具有貴族的身份,然而思想行為卻體現了人文主義原則,有新時代的精神。劇中女性形象更是光彩照人——率真、熱情、剛毅、機智。她們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zhàn),勇敢地追求愛情。莎士比亞在這些文藝復興時代的女兒身上傾注了人文主義的理想美、渾然天成的和諧美、愛憎分明的力量美。
《仲夏夜之夢》劇中赫米霞溫柔、純真、專一,為了自己的愛情,與自己的戀人逃離雅典,在仲夏夜的森林里,經歷了一場撲朔迷離的“仲夏夜之夢”,在仙王、精靈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劇中赫米霞在封建專制的淫威面前,毫不畏懼,傲然挺立,堅定執(zhí)著地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封建壓迫,對封建禮教、封建法律、封建王公的“金口玉言”表示了極大的蔑視和嘲諷。她個性獨特、鮮明、叛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魅力非凡的女性形象。她性格獨特:聰明正直、美麗純潔、朝氣勃勃、大義凜然,但也盲目自信、嫉妒、急躁、易怒、悍潑、粗野、鋒芒畢露。
如在第一幕第一場,當父親伊吉斯知道赫米霞與拉山德熱戀著而不肯按照他的意愿嫁給狄米特律斯時,他氣憤地向雅典公爵提修斯控訴他的女兒說:應當立時處死。雅典公爵提修斯聽后也殘酷地威脅赫米霞立即作出選擇,面對這樣殘酷的威逼,赫米霞一點不屈服:“就讓我這樣自開自謝吧,殿下,我不愿意把我的貞操奉獻給我心里并不服的人?!?,赫米霞與拉山德的愛情反而更加堅定不移:“既然真心的戀人們永遠要受到折磨似乎已是一條命運的定律,那么讓我們練習著忍耐吧因為這種折磨,正和憶念、幻夢、嘆息、希望和哭泣一樣,都是可憐的愛情缺少不了的隨從者?!薄拔业暮美降拢{著丘比特的最堅強的弓,憑著他的金鏃的箭,憑著維納斯的鴿子的純潔,憑著那結合的靈魂、祜祜愛情的神力,憑著古代迦太基女王焚身的烈火,當她看見她那負心的特洛亞人揚帆而去的時候,憑著一切男子所毀棄的約誓——那數目是遠超過女子所曾說過的,我發(fā)誓明天一定會到你所指定的那地方和你相會。”赫米霞叛逆的性格從中鮮明而強烈地顯示出來。
另外,作品還對赫米霞性格中的另一方面:盲目自信、武斷、急躁、易怒、悍潑、粗野、鋒芒畢露等進行了生動淋漓地刻劃,尤其是在第三幕第二場中赫米霞對狄米特律斯的誤解時所說的話:“現在我不過把你數說數說罷了;我應該更厲害地對付你,因為我相信你是可詛咒的。要是你已經乘著拉山德睡著的時候把他殺了,那么把我也殺了吧;已經兩腳踏在血泊中,索性讓殺人的血淹沒你的膝蓋吧。太陽對于白晝,也沒有像他對于我那樣的忠心。當赫米霞睡熟的時候,他會悄悄地離開她嗎?我寧愿相信地球的中心可以穿成孔道,月亮會從里面鉆了過去,在地球的那一端跟她的兄長白晝搗亂。一定是你把他殺死了;因為只有殺人的兇徒,臉上才會這樣慘白而可怖?!薄皾L開,賤狗!滾開,惡狗!你使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條蛇、一條毒蛇,都比不上你因為它的分叉的毒舌,還不及你的毒心更毒!”由于嫉妒海倫娜,赫米霞發(fā)出“矮雖矮,我的指爪還挖得著你的眼珠哩!”
劇作中運用反諷的手法使得赫米霞這樣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立體感,因為赫米霞作為一個在那個時代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反抗封建禮教和法律的女性叛逆者,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非常突出的缺點,這樣赫米霞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女性,一朵帶刺的玫瑰花。
《皆大歡喜》劇中的羅瑟琳像一枝凌霜傲雪,獨對寒風開放的梅花。她把握愛情的主動權,勇于追求真正的愛情,在生死危難中依舊沉著冷靜,極有主見。在森林里見到了奧蘭多為她寫的詩篇,想盡一切辦法會見愛人。女扮男裝去尋找自己的愛人奧蘭多,并機智地試探愛情的深淺:
“我可以把你(指奧蘭多)治好,假如你把我叫作羅瑟琳,每天到我的草屋里來向我求愛?!?第三幕第二場)
“憑著良心,一本正經,上帝保佑我,我可以向你起一切無關緊要的誓,要是你失約了一點點兒的約,或是比約定的時間來遲了一分鐘,我就要把你當作在一大堆無義的人們中間一個最可憐的背信者、最空心的情人,最不配被你叫作羅瑟琳的那人所愛的。所以,留心我的責罵,守你的約吧?!?第四幕第一場)
《第十二夜》劇中的薇奧拉是莎士比亞筆下“最可愛的”新女性形象之一。她勇敢、熱情、純真,有膽有識,才智過人且生性溫柔。她忘我無私、堅貞不渝地爭取人格獨立和人與人之間平等關系以及幸福的權力,是一位既執(zhí)著追求愛情幸福又極富自我犧牲精神的新青年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理想:
“假如只是我這一身僭妄的男裝阻礙了我們彼此的歡樂,那么等一切關于地點、時間、遭遇的枝節(jié)完全銜接,證明我確是薇奧拉之后,再擁抱我吧。我可以叫一個在這城中的船長來為我證明,我的女衣便寄放在他那里的;多虧他的幫忙,我才僥幸保全了生命,能夠來侍侯這位尊貴的公爵。此后我便一直奔走于這位小姐和這位貴人之間?!?第五幕第一場)
奧麗維霞聰明美貌、心地善良、珍視友情,感情專一,大膽執(zhí)著,她不求門第財產而重人本身的內在價值的擇偶原則超出了貴族傳統道德觀念的界限,閃耀著人文主義愛情理想之光:
“你的主人(指公爵奧西諾)知道我的意思,我不能愛他雖然我想他品格很高,知道他很尊貴,很有身份,年輕而純潔,有很好的名聲,慷慨,博學,勇敢,長得又體面可是我總不能愛他,他老早就已經得到我的回音了。”(第一幕第五場)
薇奧拉和奧麗維霞兩位女性都敢于;中破封建禁欲主義和等級觀念的束縛,執(zhí)著地追求愛情幸福,都具有人文主義理想。
《威尼斯商人》劇中的鮑西婭是莎士比亞塑造的一個理想的資產階級女性形象。她年輕、貌美、性格純樸、富有才華、智慧超人,她的正義感芳名遠播,面對紛沓而來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為考慮的第一條件,而并不看重門第財富。她智慧地遵從了父親的遺訓,設置了金、銀、鉛三個匣子供求婚者挑選,結果挑選金匣的摩洛哥親王得了一副骷髏畫,挑選銀匣的法國阿拉貢親王看到的是副傻瓜畫像,只有聰明、坦誠然而貧窮的巴薩尼奧挑選了樸實無華的鉛匣,卻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鮑西婭的倩影。鮑西婭毫不猶豫地投入了巴薩尼奧的懷抱。這充分體現了鮑西婭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靈,對當時的封建等級制度發(fā)出了強烈的挑戰(zhàn)。
劇中在法庭上當兇惡的猶太富翁夏洛克揮舞著借據逼迫法庭要從安東尼奧的身上割掉一磅肉時,所有的人都束手無策,只有智慧的鮑西婭看出了契約的漏洞,重新對契約進行了法律解釋,制止了滿心報復的夏洛克的兇殘行為。這一幕又為鮑西婭的聰慧形象增添了明麗的一筆。
“……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所以你準備著動手割肉吧。不準流一滴血,也不準割得超過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來的肉,比一磅約微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即使相差只有一絲一毫,或者僅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財產全部充公?!?第四幕第一場)
莎士比亞為了歌頌人文主義的理想,在這些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身上寄予了強烈的主體意識——人文主義。莎士比亞首先把這些女主角放在最美好動人的場景中,以充分展現她們的善良、熱情、純潔和溫柔;這是很多女性都具有的共同特點。但是莎士比亞同時又把她們放在最關鍵、最激烈的處境中,以著力刻劃她們過人的智慧、膽略這是在那個時代所少有的。這里形成了一種對比、一種映襯和一種烘托。作者運用這種藝術手法,使這些女性形象益發(fā)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劇中每一個女性都是鮮明突出的主導性特征和豐富多彩的側面性格有機的結合,是文學史上永恒的新女性形象。其實,莎士比亞喜劇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賴于對這些女性形象進行生動優(yōu)美和具體真切的刻畫。她們出身高貴,富有理想,充滿熱情,朝氣蓬勃,大膽地追求愛情,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光明和幸福她們個個天生麗質,光彩照人。她們感情純真,才智非凡,心地善良卻又意志堅強,個性各異。就像著名的《蒙娜麗莎》達芬奇所作的那種神秘可愛的微笑一樣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富有人性的時代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