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人大代表成了媒體和大眾關注的對象,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環(huán)保局副局長黃細花。
不久前,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與交通銀行相繼宣布,從6月1日起,對銀行卡ATM跨行查詢將收取0.3元手續(xù)費。據(jù)調(diào)查顯示,95.8%的公眾認為這項收費“不合理”。民意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6月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連同另一位代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一份緊急建議,建議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暫時叫停銀行卡ATM跨行查詢收費。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她的緊急建議轉中國銀監(jiān)會、國家發(fā)改委、國家審計署分別研究辦理。
無獨有偶。5月30日,在遼寧的近百名全國、省、市、區(qū)四級人大代表聯(lián)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遼寧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于依法公正審理“賣淫嫖娼案”的建議》。要求對沈陽一起副廳級干部多達5個版本的“嫖娼疑案”進行公開、公正的審理。
關于人大代表的這兩則消息,著實讓人有些興奮。以往,人大代表的作為好比江河之水,在“兩會”這個“汛期”是波瀾壯闊,一旦過了“汛期”,就風平浪靜。黃細花和遼寧眾代表的這些舉動,恰恰是對閉會期間人大代表“集體失語”現(xiàn)象的“反動”,是對人們腦海里的“開會代表”、“橡皮圖章”等消極印象的一種“顛覆”。尤其是黃細花的建議,更是得到了眾多人士的支持,以致于有人用“黃細花效應”來概括她對人大代表履職的榜樣和示范作用。
實際上,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些。
認真分析這兩個事件,其背后隱含了另一個重要的話題:當處于相對弱勢的群體和個人的利益受到另一群體侵害時,人大代表應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應該如何履行代表的職責?
在代表提建議之前,盡管也有不少民眾痛罵壟斷行業(yè)的霸道,批評個別警察低下的素質,但問題是,罵聲再多再高,也無異于隔靴搔癢。在傳統(tǒng)的社會里,人們可能更多地將希望寄托于“明君”和“清官”身上。但是在建設法治社會的今天,這種人治的做法逐漸失去了生長的土壤,而需要借助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制度來“為民請命”,伸張正義。
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訴求的集中表達者,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是公民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權力的核心承載者。面對四大銀行對5.5億銀行卡使用者的利益侵害,面對“沈陽嫖娼案件”存在的諸多疑點,人大代表仗義執(zhí)言,積極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力,使得利益雙方站到了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上,讓博弈成為了一種可能,這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司法審判的公正性。
此外,我們注意到,兩個事件中人大代表的履職過程都是在法律賦予的權利范圍之內(nèi),嚴格按照法律的相關程序進行的,有序反映了民眾的意愿,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隨意妄行。這說明人大代表履行職責能力的日趨提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強化。
總之,近期出現(xiàn)的這兩個事件,是令人欣慰的。不僅體現(xiàn)了人大代表在加強代表意識、履行代表職責方面的重大進步;體現(xiàn)了對人大代表的各種培訓和教育工作的成效,同時也反映了近些年來我國民主法治大環(huán)境的日臻改善。我們希望,如此理性、及時的代表聲音能不時地出現(xiàn)在神州大地上,并能形成一道代表履職的風景線,為人大制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