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天,一個從北京郊區(qū)到韓國旅游的農(nóng)民游客,受朋友之托,在韓國的一家超市買了四大袋約15公斤泡菜。在回旅館的路上,身材魁梧的他漸漸感到手中的塑料袋越來越重,勒得手生疼,他想把袋子扛在肩上,又怕弄臟了新買的西裝。正當他左右為難之際,忽然看到街道兩邊茂盛的綠化樹,于是他放下袋子,在路邊的綠化樹上折了一根樹枝,準備用它當作提手來拎沉重的泡菜袋子。不料,正當他為自己的“小發(fā)明”沾沾自喜時,被迎面走來的韓國警察逮了個正著。他因損壞樹木、破壞環(huán)境,被韓國警察罰了50美元。
交完罰款,他懊惱地繼續(xù)趕路,除了舍不得那50美元,更覺得自己讓韓國警察罰了款,是給中國人丟了臉。越想越窩囊,他干脆放下袋子坐在路邊,看著眼前來來往往的人流。他發(fā)現(xiàn)其實路人中有不少和他一樣,氣喘吁吁地拎著大大小小的袋子,任憑手掌被勒得發(fā)紫而無計可施。他們吃力的樣子讓他想到,為什么不想辦法搞個方便又不勒手的提手來拎東西呢?對啊,發(fā)明個方便提手,專門賣給韓國人,一定有銷路!
回國之后,他一頭扎進了方便提手的研制中。然而,他反復設計了好幾種款式的提手,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段時間內(nèi),他幾乎要喪失信心了,但一想到那令人赧顏的50美元罰款,他又充滿了斗志,他發(fā)誓要從韓國賺回這50美元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錢,來挽回他丟在韓國的面子。
幾經(jīng)周折,產(chǎn)品做出來了,他請左鄰右舍試用,這不起眼的小東西竟一下子得到了鄰居的青睞。他很快申請了發(fā)明專利。為了能讓方便提手順利打進韓國市場,他還不惜重金聘請專業(yè)包裝設計師,按國際化標準對提手進行細致的包裝。
功夫不負有心人。將近一年以后,經(jīng)過前期大量市場調(diào)研和商業(yè)推廣,他接到了韓國一家大型超市的訂單,以每只0.25美元的離岸價,一次性訂購了120萬只方便提手,折合人民幣價值200多萬元!
這個人叫韓振遠,憑一個不起眼的靈感,他從一個普通農(nóng)民成為一位百萬富翁。有人問他成功的經(jīng)驗是什么,他說,這是用50美元罰款買來的。
世界上每天被罰款的人很多,卻罕有被罰出成就的。也許他們認為自己失去的只是金錢,卻不知其中或許還蘊藏著智慧和財富。
(摘自《做人與處世》 原標題為《從50美元到百萬富翁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