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板,你肯定不知道自己在下屬面前,到底表現(xiàn)出什么風格和形象;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你可能會在日常管理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但你肯定不知道,很多問題來自于你自己。
等等,你說什么?你不想知道自己在員工面前的形象?你也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問題?好了,你不用讀這篇文章了,因為我已經(jīng)知道你是什么風格的領導人了。
我想告誡那些想了解自己的管理者:你們作管理決策時,“知己知彼”才能效果倍增;而“知己”不光適用于對手,也適用自己的下屬。但你注意,其中“知己”應該是首位的。
要大致了解自己的領導風格,很容易,填寫最后面那張表1就可以了(記住,千萬不要先去看表2,我知道編輯排版時一定會把表2調(diào)到表1前面的)。表1中的數(shù)字含義見“表注”。
如果你認為“工作特性描述”里的說明,對你來說是“經(jīng)常如此”,就選4。如此類推,每個描述,你都必須填寫相應的數(shù)字項。
當你填寫完表1后,就按N(序列號)把你選擇的數(shù)字填入表2。表1中的5、4、3、2、1就代表5分、4分、3分、2分、1分。
下面我來解釋一下表2的含義。其中,第一類得分10個項目的總計分數(shù)代表著“專制的領導風格”;第二類得分代表“放權式的領導風格”;第三類代表“參與式的領導風格”。它們就分別代表:你在員工感覺中是“專制的”、“民主的”或“自由支配的”。
一般來說,每個管理者都擁有上述三種特性。但如果你在某一類的得分超過40,那你就明顯具有該類特性;如果你在某一類的得分低于20,那你的該類特性就不明顯。如果你在某兩類上得分差不多一樣高,說明你自己可能感覺到什么,并在悄悄地轉(zhuǎn)變領導風格。
當你知道自己的風格后,就應該提醒自己:這種轉(zhuǎn)變應當更柔和一點。例如以前你是民主式的領導,如果你突然采取專制性的管理方法,那么就要考慮員工是否會暗中反對。
你不要覺得專制型風格不好。那些成熟的管理者總是能熟練運用三種風格:他表面上一直采取參與式風格,但面對特殊情況,他會采取專制性風格。當屬下的工作方法日漸成熟,專家型人才越來越多,他就會越來越多地采取放權式風格(其實他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