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分析
《說勤奮》是一篇蘇教版教材中為數(shù)不多的說理性課文之一。課文通過古今兩位名人(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
設(shè)計理念
本課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尤其是課文中所列舉的一古一今兩位名人勤奮的事跡更是感染人。那如何將名人的效應(yīng)最大化呢?本節(jié)課教學設(shè)計就試圖緊扣“勤奮”說勤奮,抓住名人談效應(yīng),讀中感悟,了解名人事跡;合作討論,明確勤奮道理;拓展升華,產(chǎn)生名人效應(yīng)。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積累勤奮成才的材料,感悟文章內(nèi)涵,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這一道理。
3.教育學生只有從小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
教學過程
一、交流名言,感知“勤奮”
1.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收集的關(guān)于“勤奮”的名言。
2.老師也收集了幾句名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獝垡蛩固?/p>
3.從這些名人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交流體會。
4.小結(jié)過渡:是啊,無論是誰,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勤奮,因為——
出示:
“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p>
“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p>
學生齊讀。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說勤奮》,看看課文是怎樣說明“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這一觀點的。
【交流、朗讀有關(guān)勤奮的名言,既增加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從感性上對勤奮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下面深刻理解“勤奮”的內(nèi)涵作了有力的鋪墊;然后直奔中心,提領(lǐng)而頓,以期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便于下面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系統(tǒng)組織教學?!?/p>
二、讀悟明理,走近名人
過渡:課文中列舉了哪兩位成功者的事例來說明這道理的?讓我們一一走近他們,了解他們勤奮成才的故事。
1.走近司馬光。
(1)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小時候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3)討論:
①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指什么?“19年”、“終于”說明了什么?
教師補充資料,簡要介紹《資治通鑒》。指導讀好這句話。
②那么,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怎樣澆灌出來的呢?
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書中表現(xiàn)司馬光勤奮的詞句,并記下自己的讀書感受。
交流句子(一):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
什么是“滾瓜爛熟”?司馬光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一遍又一遍”說明了什么?(勤奮)
再引導學生將司馬光與哥哥、弟弟比較,充分認識司馬光的勤奮。
指導朗讀。(讀好“一遍又一遍”、“高聲”、“滾瓜爛熟”)
交流句子(二):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繼續(xù)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引導體驗:你平時睡什么枕頭?感覺怎樣?司馬光睡的是什么枕頭,感覺怎樣?
司馬光干嗎要枕這樣的枕頭?這里的“警”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擠出時間干什么?
指導懷著崇敬的心情讀。
天資聰穎的司馬光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什么?誰能用一句名言來概括?(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你能給司馬光勤奮的事跡取個題目嗎?寫在課本上。
指名匯報。
(4)小結(jié):司馬光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天資聰穎過人,也同樣需要勤奮讀書,因為——(學生齊讀)“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p>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從引導學生讀書感悟入手,緊緊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咀嚼,朗讀品味;同時,結(jié)合學生切身體驗,讓學生交流討論,產(chǎn)生共鳴,從而明確道理。最后以名言進行概括,一個板塊的教學在齊讀文章中心句中告一段落?!?/p>
2.走近童第周。
過渡:從小就聰穎過人的司馬光經(jīng)過勤奮讀書后成功了,那“笨拙”的人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1)引導用上段的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
出示自學提綱:
①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指什么?
②童第周與司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他為什么同樣能取得成功?
③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小組討論交流。
(3)師生共同交流探究。
重點抓住“毫不氣餒”、“名列前茅”、“高難度”等詞語進行探究。教師相機補充“青蛙卵剝離手術(shù)”的難度及當時手術(shù)成功后在國際上的影響。引導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不論天資聰穎還是基礎(chǔ)較差,只要勤奮,都可以成功。
童第周的成功可以用哪句名言來說明?引導理解“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
(4)指導學生朗讀體會。
(5)小結(jié):從童第周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即使頭腦笨、基礎(chǔ)差,只要努力,也能取得成功,因為——(學生齊讀)“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p>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主要進行了學法遷移,以三個高度凝練、層層遞進而又有廣闊思維空間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展開學習。在自主閱讀中,他們思考、批注,在合作探究中深入領(lǐng)悟。同時,教給了學生學會抓住關(guān)鍵詞來理解課文、讀悟課文的方法。最后齊讀中心句,以再次敲擊學生心靈?!?/p>
三、品讀課文,加深領(lǐng)悟
1.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首尾兩段,再次體會“成功者手中的鮮花”與“汗水和心血”的含義。
2.齊讀最后一句話。(抓住“只有……才能……才能”體會勤奮的意義。)
3.思考討論結(jié)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拓展升華,產(chǎn)生效應(yīng)
1.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因為勤奮而捧得成功鮮花的事例?
指名簡要匯報。
2.今天我們學會了好幾句關(guān)于勤奮的名言,想把它們作為你的座右銘嗎?選哪句?
指名結(jié)合實際匯報選擇的理由。
3.激情寫話:學習了這些名人取得成功的事例,想必同學們胸中已涌發(fā)了許多感受,請以“×××,我想對您說”為開頭,寫下你想說的話。
交流寫話內(nèi)容,教師相機點評。
4.激情總結(jié):希望同學們把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跡刻在心里,讓它們時時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們的生命會因此而更精彩,因為——(學生激情朗讀)“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p>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注重了教學的拓展與深化,并擠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將感悟、思考形成文字,進行寫話練習,動腦又動手。最后,三讀中心句,情感進一步升華,學生心靈之為震撼,使余音在頭腦中久久回蕩。生情、師情、文情相融,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tǒng)一,讓名人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發(fā)揮至最佳?!?/p>
五、課外作業(yè)
制作勤奮名言的書簽,送給同學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