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ecca Lieb,營銷、定位等領域的資深人士,曾任職于數(shù)家傳媒公司,現(xiàn)任ClickZ網(wǎng)站執(zhí)行編輯。
Marketing China:8月底Google與eBay達成協(xié)議,共同致力于Click-to-call(點擊呼叫)的合作項目,請您簡單評說一下Click-to-call。
Rebecca:Click-to-call,按照Google自己發(fā)布的聲明,意味著“點擊產(chǎn)品或服務廣告中的一個圖標或鏈接,來促成一次網(wǎng)絡語音通話,利用Skype或者Google Talk,與eBay或Google的廣告商直接對話”。實際上,這項協(xié)議還是“Pay-per-call”(呼叫付費),因為這些呼叫,對于廣告商來說,絕對不會是免費的。
Marketing China:點擊呼叫直接連線廣告商,您認為對顧客來說,這是個好主意嗎?
Rebecca:這是個巨大的飛躍,但是你不得不考慮到一些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必須首先下載Skype或者Google Talk中的相關軟件。還要知道,許多公司不允許職員在電腦上安裝任何軟件。其次,如果不借助外部設備如耳機或麥克風,就無法完成一次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通過IP網(wǎng)絡傳輸語音,在美國VoIp的應用雖有增長,但相對來說應用率還是比較低的)。所以除了軟件下載問題,你還要請用戶去購買一個輔助設備。當然,你還要考慮用戶需要有寬帶連接。此外,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惡意電話、帶來負面影響的公關效果以及電話詐騙等等,這些也是規(guī)劃者必須要考慮的。
Marketing China:那么對于廣告主來說,他們會從這種新廣告模式中受益嗎?
Rebecca:有兩類廣告主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從點擊呼叫廣告中受益,它們是科技產(chǎn)品和計算機類產(chǎn)品的提供商和服務商,這是因為它們的客戶比較容易接受新技術。另外,點擊呼叫廣告也比較適合律師行,因為通常他們都有前臺接聽電話。然而,對于一些不能夠處理這些呼叫或者接聽呼叫有阻礙的商家(比如許多當?shù)氐纳碳疑踔敛荒苤v英語),難道還會為點擊呼叫投入額外的人力嗎?而且有的商家或者小生意人甚至都沒有自己的網(wǎng)站。某些行業(yè)的營業(yè)時間和傳統(tǒng)的“朝九晚五”不同,廣告商還能去運營這些“點擊呼叫”的廣告嗎?對于一些商家來說,點擊呼叫并不是一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