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我很景仰的一位作家,不僅因為他文章寫得好,還因為他有寫文章的人應該有的良心??上於视⒉牛サ锰?,留給這個世界的,除了擲地有聲的文字,只有無邊的惋惜和懷念。
進入北京的雨季,我常想起王小波。不是因為我曾經和他在雨中偶遇過,而是因為雨天的窘境讓我想起他提到的有關于個人尊嚴和體面的問題。
對一個缺水嚴重的城市來說,下雨本來是件好事。今年夏天北京雨水充沛,雨后的京城天空明朗而空氣濕潤,讓我時常有身處南方的錯覺。不幸的是北京仿佛只是為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而建造的。但逢天氣不甚如人意的時候——比如說下雨、下雪、刮風,這座城市就成了二八少女,脆弱得很不說,還時不時鬧些情緒,道路積水、交通停滯、污水橫溢,路面上雜亂一片,毫無章法可言。
每天的上下班高峰,公交車站和地鐵就像是流動戰(zhàn)場,承載著像戰(zhàn)士一樣拼搏的上班族。好不容易擠上車的人,眼鏡斜掛著、衣領歪著,如果挎包的帶子長點,人包分離可以遠達一兩米。除此之外,不分男女,無論老幼,乘客們都臉貼著臉,屁股貼著屁股,或者臉貼著屁股(其中一方坐著的情況下);一個人早上吃了餅,一車的人都能聞著蔥花味兒。
擠乘公車是一件毫無體面可言的事,如果交通工具能在可以忍受的時間內把人們送到期望的地點,受這么多氣也就算了??上г诒本┑慕煌肪€上,永遠會有意外和奇景發(fā)生。2001 年的那個大雪之夜,廣大首都市民集體步行回家的盛況已經成為國內外的新聞頭條;2006年夏季的雨水,再次把水深火熱中的北京推向了媒體關注的焦點。暴雨造成的積水造成了二、三環(huán)路的大規(guī)模癱瘓,南四環(huán)馬家樓橋至花鄉(xiāng)橋之間的道路變成汪洋一片,部分地段水深達1米,過往的車輛全成了潛水艇。 橋下的積水淹沒了公車的車頂,熄火的小轎車隨處可見;司機們在齊腰深的水中推著車艱難前進,更多的行人則高挽著褲腿在污水中徒勞地尋找落腳之地。在一片嘈雜慌亂中,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普通工作日里的交通干道,還是難民四處逃逸的戰(zhàn)場?”
2001年那場大雪,給北京帶了一個好處——由多個部門組成的北京“雪天道路交通保障應急指揮部”誕生了。但即便指揮部使出全身解數掃清了“門前雪”,對今夏的連夜雨卻也只能手足無措。據說北京警方出動三千警力指揮交通,但大部分時間只能在水中無助地望著擁堵地段,不知如何下手。天氣一旦大變臉,單個的職能部門再嘔心瀝血,力量都不足以回天。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將災害降到最低限度。
北京的交通差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老百姓都覺得沒面子。只要預想2008年奧運期間的交通情況,所有人都憂心忡忡。老百姓的覺悟都能達到這么高的境界,我覺得政府部門就更不能袖手旁觀了。奧運會辦不好,丟中國人的臉;讓老百姓這么不痛快地跑生活,難道就不是丟政府的臉嗎?
青藏高原開通了直達火車,國家大劇院蓋在了天安門旁,地鐵軌道鋪到了首都機場,鐵證如山的事實無一例外地證明:只要政府發(fā)了話兒,就沒什么干不成的事兒。如果政府能意識到,尊嚴和榮譽不僅是屬于國家的,也是屬于個人的,我就可以盼望,有一天不用在交通路線上輾轉一兩個小時;而且即便到了辦公室,依然保持外表的體面。
但愿那一天早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