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貴州的打工者頻頻向溫州永嘉警方舉報有人販毒,他本人則因“舉報有功”,累計向公安機關(guān)索要獎金21.5萬元,并已成功領(lǐng)取了9萬元獎金……
然而,舉報活動中不正常的現(xiàn)象引起了公安機關(guān)的懷疑和重視,隨著偵查的深入,這起以騙取高額獎金為目的的“驚天販毒大案”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小案破獲揭開五起特大販毒案真相
2005年10月,永嘉縣禁毒大隊在偵破一起販毒案時,抓獲了毒販陳傳華,查獲海洛因2克。
在永嘉縣每年100多件的販毒案件中,該案只是其中一件極普通的小案子而已;然而,隨著該案的破獲和毒販陳傳華的歸案,最終卻揭開了2005年度5起特大販毒大案舉報人的神秘面紗,解開了永嘉和樂清警方偵查了5起販毒大案后同樣存在的一個疑團:原來舉報人就是這5起特大販毒案的幕后策劃者!
因為先前接二連三地成功破獲的這幾起特大販毒案中,幾乎都具有相同的特點:每一起販毒案所繳獲的數(shù)量都特別大,大得幾乎讓人觸目驚心;然而,毒品純度卻特別低,低得幾乎讓人大跌眼鏡;最讓人覺得蹊蹺的就是這多起販毒案都是同一人向不同的公安派出所舉報的,他哪來那么多的販毒線索?!這一切引起了警方的懷疑,隨著偵查工作的不斷深入,疑團逐漸解開,直到最后抓獲毒販陳傳華,才使永嘉警方破獲了這5起以騙取高額獎金為目的而炮制的販毒大案。
面對著冰冷的手銬,面對著緝毒警察強大的政策攻勢和心理攻勢,陳傳華交代了在永嘉、樂清等地一手策劃、操縱的5起特大販毒案,他以高額報酬為誘餌雇傭了5名本無販毒故意的打工者為其運送毒品,陳傳華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向公安機關(guān)領(lǐng)取高額舉報獎金,但他卻害了5名打工仔。要不是公安機關(guān)的認真負責和深入偵查,溫州永嘉縣的首例為領(lǐng)取舉報獎金而“制造”的系列販毒大案難于真相大白。冤屈的人將要在大墻里難于申冤。
俗話說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機關(guān)算盡的陳傳華,終究難逃恢恢法網(wǎng)。
牛刀小試竊喜找到夢想的“發(fā)財捷徑”
現(xiàn)年25歲的陳傳華是貴州湄潭縣人,前幾年來溫州打工后,一直不務(wù)正業(yè),2003年因販毒被拘役5個月。出獄后,不思悔改,總想著能找到一條發(fā)財捷徑。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朋友處獲知凡是給公安機關(guān)提供販毒線索、有助于公安機關(guān)破案的,便可得到一筆數(shù)額可觀的緝毒舉報獎。這條小小的信息,讓他激動不已。2004年底,他回貴州老家時,在路上認識了一個叫“小亮”的老鄉(xiāng),攀談之下,陳傳華了解到“小亮”可以買到大量低純度價廉的海洛因。2005年3月,因為經(jīng)濟拮據(jù),急需金錢的陳傳華受巨額舉報獎的誘惑,開始策劃通過舉報販毒線索從公安機關(guān)騙取獎金的陰謀。
他先以3500元的低價從“小亮”處買來600多克低純度的海洛因,然后,通過永嘉縣烏牛鎮(zhèn)烏牛服裝城保安趙起猛的介紹,到烏牛派出所舉報,說自己掌握著一條重大的販毒線索,并要求該所許諾給予3.5萬元的舉報獎金,得到了烏牛鎮(zhèn)派出所領(lǐng)導的首肯。接著他通過朋友“周鑫”的介紹,以每天200元的高額報酬為誘餌從勞務(wù)市場雇來了前來找工作的馬仔萬小海,讓他為其運送毒品,隨后又授意其另一個朋友“安徽人”與萬小海一起實施毒品交易。安排好這一切后,2005年3月15日,他將自己一手策劃的該次毒品交易的時間、地點等情況,舉報給了烏牛派出所,當日下午15時許,送貨馬仔萬小海將海洛因送到一接頭地點交易時,被公安機關(guān)當場抓獲,繳獲海洛因617.8克,經(jīng)鑒定,該海洛因含量僅為0.31%。
販毒案成功破獲后,公安機關(guān)兌現(xiàn)了3.5萬元的高額舉報獎金。見毫不費力就能得到那么多錢,陳傳華興奮不已,他的欲望也越來越大,又馬上開始著手策劃第二次毒品交易。
窩里互斗騙來的獎金二度被人詐
第一次舉報成功后,永嘉縣烏牛派出所讓牽線人趙起猛聯(lián)系陳傳華,到該所領(lǐng)取了3.5萬元舉報獎金后,趙起猛頓起貪財之惡意。從派出所里出來后,趙起猛為騙取陳傳華手中的部分獎金,故意對陳傳華說應(yīng)該拿1萬元給派出所的辦案民警當辛苦費,要不以后再做事可就難了,于是,趙起猛就只管自己開車與陳傳華到了烏牛鎮(zhèn)自來水廠門口,在門口碰到了趙叫來的朋友謝某,趙用陳聽不懂的溫州話跟謝某說,叫他將1萬元帶給自己的好友尤某,然后告訴陳傳華,謝某是派出所里的人,并擅自從獎金中拿出1萬元給謝某帶走,陳傳華為了不給自己添麻煩,同時又畏懼趙起猛是本地人,雖心中很不爽,也只得先給錢。跟陳傳華分開后,趙起猛馬上從尤某處拿回那1萬元,占為己有。
在第一次舉報后的第三天,即3月17日,陳傳華又通過趙起猛向永嘉縣沙頭派出所舉報,說有特大販毒線索舉報,跟公安機關(guān)談妥舉報獎金數(shù)額后,又買來600多克海洛因,幾乎又是與第一次相同的手法策劃毒品交易來舉報,使得公安機關(guān)又一次非常順利地當場抓獲了“特大毒販”田啟軍,繳獲了海洛因648克,經(jīng)鑒定,被繳獲的海洛因含量僅為0.012%。
該特大販毒案破獲后,永嘉縣禁毒大隊通知趙起猛,叫他們來領(lǐng)取高達4.3萬元的獎金,這次,趙起猛沒有事先通知陳傳華,而是直接由自己從禁毒大隊代領(lǐng)了該筆款(其中有3000元給一協(xié)助舉報的協(xié)警應(yīng)某作獎金),隨后騙陳傳華說獎金比原來談妥的價格少了1萬元,只拿到了3萬元,將隱瞞下來的1萬元據(jù)為己有;將那3萬元交給陳傳華后,又向他要來了1萬元當自己的辛苦費。就這樣,趙起猛通過編造給辦案人員辛苦費、低報獎金數(shù)額等手段輕易地從毒販陳傳華那里詐騙了2萬元。利欲熏心
販毒大案越“演”越烈
兩次舉報販毒本來可以拿到高達7.5萬元的獎金,但由于趙起猛的貪心,他被白白地“黑”去了3萬元。陳傳華覺得自己虧大了,有了前兩次的舉報經(jīng)驗后,他決定不再通過趙起猛的牽線,而是自己開始單干了。
2005年3月25日,陳傳華又以同樣的方法買到低純度毒品海洛因后,就指使其表弟楊洪雇傭他人來運送毒品進行交易,楊洪在勞務(wù)市場找到了打工者鄧名學,讓鄧與他一起送“貨”。楊洪協(xié)助陳傳華做好一切后,陳傳華獨自到第一次舉報過的烏生派出所舉報線索,要求該所給予與第一次相同的獎金。根據(jù)陳傳華提供的線索,公安機關(guān)即開展工作,送貨馬仔鄧名學順利被公安機關(guān)抓獲,當場繳獲毒品海洛因626.6克,經(jīng)鑒定,該毒品含量僅為0.15%。鄧名學被抓后,陳傳華多次向烏牛派出所要求領(lǐng)取獎金,但烏牛派出所因其他原因一直未兌現(xiàn)此次獎金。
僅僅過了四天,利欲熏心的陳傳華再次從貴州購買了2000克左右的海洛因,雇傭馬仔吳家恩為其運送毒品,隨后他向溫州樂清北白象派出所舉報,稱一毒販于近日從貴州運送2公斤的毒品海洛因前往永嘉,他愿意協(xié)助破案,但要求該所給予9萬元的獎金。北白象派出所根據(jù)陳傳華提供的情況,順利抓獲了毒販吳家恩,當場繳獲其隨身攜帶的毒品海洛因1978.5克,經(jīng)鑒定,該毒品的海洛因的平均含量為0.191%。吳家恩被抓后,因樂清白象派出所認為該案中的海洛因含量過低,所以,陳傳華沒有領(lǐng)到獎金。
此時,想錢想瘋了的陳傳華變本加厲地制造了又一起“販毒案”,然后,急匆匆趕到永嘉縣甌北派出所舉報他自編自導的第五次販毒案,使公安機關(guān)順利地抓獲了毒販王墾忠,當場繳獲200.4克海洛因,王墾忠歸案后,這次陳傳華從甌北派出所領(lǐng)取了105萬元的獎金……
法網(wǎng)恢恢他把自己舉報進大墻
常言說得好:“多行不義必自斃”!陳傳華終于為自己的貪婪、瘋狂和自作聰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005年10月20日,陳傳華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永嘉縣公安局拘留,同年11月3日,被永嘉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2006年6月12日,以涉嫌販賣、運輸毒品罪被永嘉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隨后因案情重大,被移送到溫州市檢察院,由市檢察院于2006年9月15日向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市中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陳傳華為騙取公安機關(guān)高額緝毒獎金,組織、策劃、指揮了販賣、運輸毒品犯罪的整個過程,指使他人具體實施了販賣、運輸毒品的行為,在他人實施的毒品犯罪中起教唆、操縱作用,雖然陳具有騙取錢財?shù)闹饔^故意和客觀行為,但其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根據(jù)擇一重罪斷處的原則,2006年10月26日被告人陳傳華以販賣、運輸毒品罪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
其表弟楊洪因另一販賣毒品案于2005年10月18日被樂清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陳傳華案發(fā)后,因其協(xié)助陳傳華販賣毒品,于2006年5月26日被逮捕,最終溫州市中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楊洪有期十二年,剝奪政治權(quán)利三年,并處罰金4000元。
曾經(jīng)的保安隊員趙起猛也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三年,并處罰金20000元。
五名無辜的打工仔本沒有販毒的犯罪意識,僅因生計所迫,抵擋不住陳傳華給出的每天一、二百元高額報酬的誘惑,答應(yīng)為其送毒品,他們?yōu)樽约旱牟欢ê拓潏D小便宜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陳傳華的案子案發(fā)前,送貨馬仔田啟軍已被溫州市中院以販賣毒品罪一審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陳傳華販毒案發(fā)后,該案被上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復(fù)核后,省高院認為,田啟軍因受人指使,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制法規(guī),明知是毒品海洛因而予以販賣,其行為構(gòu)成販賣毒品罪,最終以販賣毒品罪被省高院依法改判有期徒刑三年;其他案件也得以退回基層院重新審理:2006年6月2日,萬小海、王墾忠、鄧名學分別以販賣毒品罪被永嘉縣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年和四年。吳家恩的販賣毒品案,則因證據(jù)不足,決定不起訴。
本案如今真相大白,但帶給我們的教訓和沉思遠不止這些。
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