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創(chuàng)新思維課上,同學(xué)們討論熱烈,發(fā)言踴躍,其中最能引起師生關(guān)注的話題有:
⑴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萬支
⑵戈多今天已經(jīng)來了
⑶留一點空白
這三個話題引發(fā)你怎樣的想象#65380;感悟與思考?請選擇其中一個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5377;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該話題范圍之內(nèi)#65377;
箭鋒上的友情
周瑜在軍營帳篷里來回踱著步,一只飛蛾在案臺上的火燭旁飛來飛去#65377;帳篷里忽暗忽明,帳篷門口站崗的士兵嘆了口氣,他明白帳篷里的人一定正被什么事煩惱著,但同時他也明白像他這樣的小人物又怎能替一個東吳大將著想?此時,簾幡被掀開了,周瑜從里面走了出來,一身的銀甲在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65377;他的臉上沒有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猶豫什么,又好像是下定了決心#65377;周瑜就這樣站了很久,旁邊的士兵也只好就這樣陪他站著#65377;一時間,天地顯得無限寬廣,星星滿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似一顆顆珍珠撒落在了黑色的綢緞上#65377;周瑜開始回想起幾天前的事來……
三天前,在軍營里的軍事會議上#65377;“公瑾兄,我看曹賊此次來勢兇猛,并筑起了城墻#65377;目前敵多我少,敵強我弱#65377;你看我們是否要……”孔明搖著鵝毛扇緩緩地說,可是他還沒說完就被周瑜所打斷了#65377;“等等!孔明兄,小弟我有一建議不如我們二人將各自的計策寫在手上,一起拿出來看看,不知意下如何呀!”“好#65377;”孔明笑著答應(yīng)#65377;一會兒兩人都已準(zhǔn)備好,周瑜心想打曹賊定要火攻,不知這孔明會不會……兩人一起伸出了手掌#65377;兩只手上都寫了一個火字#65377;“哈哈……”兩人頓時暢快地大笑起來#65377;此時周瑜心中很是高興,他對諸葛亮的智慧與謀略早有耳聞,但是能如此合他心意的卻出乎意料#65377;火攻需要弓箭,而東吳的弓箭卻遠(yuǎn)遠(yuǎn)不及所需#65377;諸葛亮卻放聲道:“公瑾兄,弓箭的事你就別操心啦!”所以他們約定十日之后諸葛亮交十萬支弓箭給周瑜#65377;
第二天,孔明出發(fā)#65377;運用計謀與對天文知識的了解,他向曹操“借”了滿滿十條小船的箭#65377;回到東吳時一個士兵的報告令他大吃一驚,草船上的箭并沒有十萬支,只有八萬有余#65377;諸葛搖著鵝羽扇陷入了深思#65377;明日就要交箭了,周瑜視我如眼中釘,肉中刺#65377;這可如何是好#65377;
東吳的大將聽說孔明借箭不足,皆大喜,都到周瑜的帳中找他賀喜#65377;可周瑜聽后卻為之一震,“怎么?他失敗了?”周瑜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現(xiàn)實卻擺在了他的面前,孔明失敗了,明日就可將這個麻煩除去,但是孔明的確是一個知己#65377;倘若我倆共事一主該多好啊!唉……周瑜苦惱著……
月光依舊照著,周瑜望向遠(yuǎn)處的天空,似乎已有些魚肚白#65377;他深吸一口氣回到帳內(nèi)#65377;
第二天的軍機會上吳#65380;蜀雙方氣勢十分緊張,張飛瞪著銅鈴眼,趙云握著長槍,緊緊站在孔明身旁,看來他們已經(jīng)做好拼死保護孔明的準(zhǔn)備#65377;“孔明兄,時限已到,交箭吧!”周瑜說#65377;“拿箭!”一聲令下士兵們扛上了箭,孔明覺得不對,細(xì)細(xì)一點十萬支,不多也不少#65377;“這……”孔明納悶了#65377;周瑜走上前來遞給他一支箭,說道:“好!不愧是臥龍先生啊!”孔明盯著周瑜遞過來的那支箭,愣住了……
點評:“諸葛亮借箭不足十萬支”將會怎樣呢?當(dāng)讀者滿懷閱讀期待時,作者成功地運用懸念#65380;伏筆#65380;倒敘等手法,吸引著讀者#65377;結(jié)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65377;題目寓意的深刻和全文構(gòu)思的精巧,全然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65377;改寫故事,既要忠實于原著,遵循人物性格的發(fā)展邏輯;又應(yīng)該根據(jù)新的情節(jié)進一步補充#65380;豐富人物的個性,而不是簡單的重復(fù)#65377;這篇作文,在忠實于《三國演義》前提下進行的再敘事就頗有創(chuàng)意#65377;
(雅敏)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曾有人問過貝克特,他創(chuàng)作的戈多到底是誰,貝克特回答說:“如果我知道的話,早就告訴你們了#65377;”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誰?如果沒弄清楚這點的話,即使戈多來了,我們依然形同陌路,只會擦肩而過#65377;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現(xiàn)代人心中已久違的精神的寧靜#65380;思想的澄明#65377;我們已在喧嘩與騷動中沉淪太久,對于信念#65380;理想#65380;友誼這類事物已略感陌生#65377;
戈多是信念#65377;對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65377;但現(xiàn)代人對于機器文明的強勢,內(nèi)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為縹緲了#65377;誠然,人只是一根葦草,是宇宙間最脆弱的東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人具有萬事萬物無所比擬的精神力量#65377;“人只是火花,被信念從今天送往明天”#65377;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會滅#65377;戈多的歸來也就為時不遠(yuǎn)了#65377;
戈多是理想#65377;“少年的夢想是風(fēng)的夢想,青春的思念是長長的思念”#65377;這是北歐海員遠(yuǎn)航時所唱的歌謠,當(dāng)我們踏上人生征程之時,也應(yīng)想想,自己是否已準(zhǔn)備好理想要去實現(xiàn)#65377;人如果沒有理想,便將陷于無邊的空虛與等待中#65377;與其讓生命白白流逝,我們?yōu)楹尾滑F(xiàn)在就樹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來呢?
戈多還是道德#65377;在我們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時,切不可忘記懷有一顆善良的心#65380;帶著道德上路#65377;古人欲立身立業(yè)者,必先立德#65377;德如風(fēng),功業(yè)如草,風(fēng)在上,草必靡,無往不利#65377;現(xiàn)代的人過于重利而輕義,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內(nèi)心怎能不感到孤單#65380;無所希冀呢?以愛人之心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那么我們將時刻感到自己浸身于愛的暖流之中#65377;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65377;如果我們已堅定了人生信念,樹立了遠(yuǎn)大的理想,帶著道德上路,那么就會發(fā)現(xiàn)“戈多”已在我們面前#65377;
戈多其實從未曾離開過我們,戈多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瑣碎,以至于風(fēng)的感覺時刻在從手邊溜走#65377;真正在等待的,其實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著人們能盡早發(fā)現(xiàn)他,使人重歸于心靈與肉體的統(tǒng)一#65377;
戈多今天已經(jīng)來了,但愿人們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再次離我們遠(yuǎn)去!
點評:在人們對“戈多”的形象意蘊爭論不休時,該文以富有哲理的語言,從哲學(xué)的層面深刻地挖掘——“戈多”的實質(zhì)是“精神的寧靜#65380;思想的澄明”#65377;這一闡述涵蓋了戈多形象的各種象征意義:信念#65380;理想,道德等,從形而上的層次總括了“戈多”的形象,顯示了很強的邏輯思辯色彩#65377; 作者結(jié)尾點明“戈多”其實就在我們身邊#65377;期望人們“把握戈多”,“重歸心靈與肉體的統(tǒng)一”,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以流暢的語言體現(xiàn)著縝密的思維#65377;讓人不禁贊嘆,這位吃螃蟹者不但有勇氣,而且充滿寫作的靈性#65377;
(雅敏)
我就是戈多
自從五十多年前,薩繆爾·貝克特寫了《等待戈多》,我就倍受煎熬#65377;
讀者們看了那本書,都和書中的兩個人一樣,猜測我,探究我#65377;有的人認(rèn)為我是一個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65377;有的人認(rèn)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類的東西#65377;面對這些猜測,我只是好笑,可是卻有許多人來等待我,等待我出現(xiàn),給他們幫助#65377;
這些瘋子,我怎么能在他們面前出現(xiàn)呢?他們會像魔鬼一樣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個夠,或許還會將我解剖呢#65377;我要等,等他們忘記我#65377;
人怕出名,豬怕壯#65377;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立不安,擔(dān)心一天被人發(fā)現(xiàn),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發(fā)生在我的身上#65377;看著世人盲目的等待,太好笑了#65377;就像大街上一個人突然入神地看天空,其它人也隨去看,不敢低頭,生怕錯過什么#65377;一群人圍在角落,其它人看了,便里三層,外三層,圍個水泄不通#65377;這些人如此盲目,我要是突然出現(xiàn),他們會生吞活剝了我#65377;
最近十年還不錯,他們只是等待#65377;無目的地等待,等待的實體已經(jīng)與等待分離#65377;這些人處在社會的旋渦中,沒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傻瓜一樣由社會支配#65377;等待我戈多,只是尋求心靈的寄托,等待一個盛世#65377;看著這群可憐的人,我真想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給他們一些幫助,或者送他們幾句金玉良言#65377;
可是一些人太愚蠢了#65377;總為自己失去某些東西而苦惱,其實他們傷心難過時同樣失去了很多東西#65377;他們認(rèn)為生命之痛#65380;生命之重讓他們生活得很苦#65377;可是他們卻不為自己找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靈#65377;
人間也有許多讓我感動的#65377;身患癌癥的叢飛,頻頻與死神擦肩,用愛和奉獻譜寫人生中最激蕩的音符#65377;邰麗華面對身體障礙,用心演繹出美麗的千手觀音#65377;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講述最完美而豐富的故事,傳遞最堅強的心#65377;這些人都不需要我的幫助,對他們而言能幫助他們的是他們自己#65377;
我突然想到,誰也不曾見過我#65377;于是我到大街上,大喊一聲:“我就是戈多#65377;”人群中彈出陣陣笑聲,“快走開,我們在等待戈多,不要妨礙我們#65377;”“誰是戈多?”“連戈多也不認(rèn)識,你太老土了#65377;”又是一陣笑聲#65377;
還有這么多人在等待我——戈多#65377;這個世界就像一場荒誕劇#65377;
點評:本文有三個 特點: 一#65380;構(gòu)思新穎#65377;本文的寫作角度獨特,“我就是戈多”,第一人稱,由“我”來反觀世人等待“戈多”的種種心態(tài)#65377;二#65380;立意精巧#65377;作者既嘲諷那些“不為自己找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靈”的人,又褒揚叢飛#65380;邰麗華#65380;史鐵生“能幫助他們的是他們自己”的積極人生觀——二者自然形成對比,含蓄地表達(dá)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65377;三#65380;語言詼諧#65377;“這些瘋子,我怎么能在他們面前出現(xiàn)呢?他們會像魔鬼一樣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個夠,或許還會將我解剖呢#65377;我要等,等他們忘記我”#65377;這樣詼諧的語言,使文章充滿情趣,讓讀者在笑聲中#65380;幽默里輕松愉悅地分享作者對生活的感悟#65377;
(雅敏)
全臂維納斯的訴說……
親愛的余老師和同學(xué)們,我是被人類稱為“愛與美之神”的維納斯#65377;聽了你們在學(xué)習(xí)《米洛斯的維納斯》這一創(chuàng)新思維課上的爭論,我再次啞然失笑了:為著名藝術(shù)家的淺薄,為日本作家清岡卓行瘋狂的固執(zhí)#65377;因為我偶然的一次斷臂,給人類留下了一點空白#65377;
自從1820年我被發(fā)掘于希臘米洛斯島以來,人類已經(jīng)圍繞我的斷臂形象美不美爭吵不休了一百多年了#65377;其實,這是只見皮毛不見靈魂的夢囈而已,膚淺的爭論只具有跳蚤一樣的意義#65377;剛才課堂上,余老師轉(zhuǎn)述羅丹的話說我是“神品中的神品”,“撫摸這座像的時候,幾乎會覺得是溫暖的”#65377;那位頭發(fā)像刺猬叫王蘇蘇的同學(xué),舉手站起來說:“老師,羅丹是不是發(fā)高燒時摸的呢?怎么我摸著是冰冷的呢?”逗得同學(xué)們哈哈大笑#65377;我覺得羅丹真是神經(jīng)病#65377;余老師溫和地笑了笑,又套用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話評價我:“她的輪廓的美勝過活人的美”#65377;王蘇蘇又呼地站起來問:“老師,請問您是愿娶活的師母,還是殘疾人維納斯呢?”一陣哄笑#65377;余老師愜意地笑道:“兩個都要#65377;一個是女人,另一個是情人#65377;”整個課堂突然彌漫著一種浪漫而興奮的氣息……王蘇蘇說的是大實話#65377;我是個失去雙臂的殘疾美人,因為一次偶然的事故#65377;
這些對話僅是這節(jié)創(chuàng)新課的序曲#65377;隨著余老師夢幻般的娓娓道來,你們爭論的焦點就集中在清岡卓行文章里提出的“維納斯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上了#65377;余老師是清岡卓行觀點的支持者#65377;他以詩一樣流暢精彩的語言分析道:維納斯失去了令人銷魂勾魂的美麗玉臂,卻出乎意料地獲得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空白的藝術(shù)效果,向人們暗示著可能存在的無數(shù)雙秀美的玉臂#65377;這一雙變幻無窮的玉臂,正濃郁地散發(fā)著一種難以準(zhǔn)確描摹的神秘氣氛和多種多樣可能性的生命之夢#65377;這種被西方現(xiàn)代接受美學(xué)稱之為“殘缺美”的東西,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藝術(shù)“空白”理論的翻版……余老師狡黠地望了一眼王蘇蘇,問:“同學(xué)們,你們同不同意清岡卓行精辟獨到的見解呢?”“不同意!”一片夾雜著笑聲的異口同聲#65377;“為什么呢?”余老師加重了得意的語氣#65377;可是,這次帥得一塌糊涂的王蘇蘇卻傻眼了:他似乎掏不出反駁的理由了#65377;
突然,那位文質(zhì)彬彬的謝娜娜扶著眼鏡,倏地站了起來:“我認(rèn)為維納斯的美,與斷臂不斷臂,空白不空白,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65377;全臂的維納斯也是美麗的,因為她首先是個能讓小伙子激動得發(fā)抖的大美女#65377;如果她是‘恐龍’,即使斷臂了,留給欣賞者無數(shù)的想象空間,也是讓人做惡夢的!”嘩——啪——課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65377;余老師激動得手在微微顫抖,滿意地點了點頭#65377;這位謝娜娜真是厲害!是的,如果我沒有姣好的容顏,豐腴的前胸,溫婉的曲線,勻稱的身材,莊重的表情,典雅的氣質(zhì),又怎能使人賞心悅目呢?法國巴黎盧浮宮“鎮(zhèn)宮三寶”之一的勝利女神像,丟失的是頭顱,也是美侖美奐的,因為她也是一位光彩奪目的絕代佳人#65377;不過,這些都不是最最重要的#65377;
請你們不要為我斷臂美不美再爭論不休,浪費時間了#65377;無論斷臂還是全臂,作為愛與美之神,我應(yīng)該算是姣美的#65377;說實話,我更愿意是全臂的維納斯,斷臂僅僅是一次偶然的事故#65377;其實,你們?nèi)祟愃坪踹€不明白藝術(shù)的原理:肉體的空白是低級的,而靈魂的空白才是高級的!
看看我美神的眼睛吧,就像看蒙娜麗莎的微笑#65377;它才是我留給你們?nèi)祟惖淖詈枚Y物——永遠(yuǎn)猜測不透的一點空白!
點評:這是福建一考生寫的第三個話題(留下一點空白)的一篇佳作#65377;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讓維納斯參與到余老師的課堂上來和同學(xué)們一起討論,這樣不僅借了維納斯之口來表達(dá)出觀點而且使得行文風(fēng)趣#65380;活潑#65377;尤其是刻畫王蘇蘇#65380;謝娜娜倆同學(xué)近似滑稽#65380;幽默的言論,更使得文章詼諧#65380;異趣#65377;文章也緊緊扣住話題,寫出“肉體的空白是低級的,而靈魂的空白才是高級的!”這樣的主旨,可謂是中心明確,觀點鮮明#65377;
(李弗不)
在自己的天地里收獲秋天
世界偌大,但我們都該有自己空留的天地,因為它才是一方真實的土地,只為自己耕翻播種,也只有自己才能掌握金秋#65377;有時候我們總會忙碌得忘了自己最能施展抱負(fù)的“空白”,而腦子里滿是厭倦的單調(diào)統(tǒng)一#65377;我們的天地自己應(yīng)懂得珍惜,懂得播種,懂得期盼,收獲秋天#65377;
自我的天地里我們該獨立,不是從明天而是從今天#65377;我總覺得芬蘭的人們值得每個人效仿#65377;那里的孩子跌倒了知道自己爬起來,不要像丹麥父母那樣的安慰,不要像瑞典父母那樣的謹(jǐn)慎,不要像挪威父母那樣的指導(dǎo),他們不會哭,因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65377;我想這就是芬蘭民族的沉著所在#65377;小孩子尚且懂得擁有自我的天地,而逐漸長大和已長大的人呢?
開辟一方“空白”,需要獨立的精神,因為只有擺脫了依靠,我們才能真正專注于自己的天地#65377;前段時間我總是在念著一個人的名字——李娜,她的勇敢總讓我想到許多#65377;今年17歲的李娜是南京外國語學(xué)校學(xué)生會主席,去年代表我國5000萬中學(xué)生只身一人赴巴西參加國際網(wǎng)絡(luò)中學(xué)生代表大會#65377;這是中國第一次選派代表參加會議,也許很多人會帶上一切的援助上路,可李娜沒有#65377;她知道依靠自己才會充分地磨煉自己,開辟一番新天地#65377;在7次轉(zhuǎn)乘飛機的途中,她幫助了許多有困難的人#65377;李娜的航程是足以給人鼓舞的#65377;但同在中國,同樣年齡的云南大學(xué)一女學(xué)生卻因為至今從未離開過家而辦理退學(xué)手續(xù)回到了家鄉(xiāng)紹興#65377;無論你相信與否,它就在我們這13億多人口的土地上發(fā)生了#65377;校方的多次勸阻卻終究沒能留住她#65377;這位紹興女孩真的只躲避在父親的臂膀下過完一生嗎?不愿開辟自己的天地,我想那是一種懦弱,他們怕風(fēng)雨,怕勞苦,怕播種時節(jié)里遇到困難,怕收獲季節(jié)里沒有比別人大的果實#65377;這樣的顧慮束縛了多少人的手腳,他們不敢越雷池,更談不上經(jīng)歷千難萬險后擁有一片芬芳怡人的天地#65377;
如果你曾讀過魯迅,讀過他是怎樣在黑暗中確定自己獨特的坐標(biāo);如果你曾讀過張愛玲,讀她是怎樣用自己詭譎的筆調(diào)為人指點一段迷津;如果你曾讀過陳小邛,讀過她是怎樣在螞蟥遍身的叢林中尋找門巴人;如果你曾讀過青藏線上修筑鐵路的漢子們,那么你可能會幡然醒悟:自己的天地最美,執(zhí)著的追求最美,自己的金秋最美!
留一方空白給自己,然后我們播種,小心料理,真心守護,秋天的時候你會自豪地說:“這是我的果實!”
點評:本文的成功是從頭到尾的成功:文章的題目是“在自己的天地里收獲秋天”,這里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題目鮮亮,光艷奪目;我們再看文章的內(nèi)容,文章用對比手法寫了李娜只身參加國際大會和一學(xué)生因為離不開父母而大學(xué)輟學(xué)的兩件事,說明了自立自強的重要,然后作者又用排比的手法說明了“自己的天地最美”,對比手法和排比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文采飛揚;文章的結(jié)尾自然也是非凡,“這是我的果實”一語含義深刻,發(fā)人深思,可謂言短意遠(yuǎn)#65377;
(劉志剛)
我只要一條縫隙
傳說中,神燈的精靈是永遠(yuǎn)不會被囚禁的#65377;只要有一條縫隙,無論多么細(xì)微,精靈便可化成一縷青煙逃逸#65377;
然而,那一條縫隙,是我的世界里已被抹殺的那一點空白#65377;所以,我的心無法呼吸#65377;
當(dāng)我在父母的希冀中成長,優(yōu)秀便成了一種習(xí)慣#65377;他們無法容忍平庸,所以我不得不走向牢籠#65377;他們安排著我的世界,不留一點空白給我#65377;爸爸說,你一定是最棒的#65377;可是他不知道,我不要做最棒的,我不想在奧數(shù)之中倘佯,也不想在字母里面徘徊#65377;我只要,我只要一條縫隙,來構(gòu)筑我的世界;我只愿,我只愿有一點空白,讓我自己涂鴉#65377;
初中即將畢業(yè)的時候,班主任留給我一句話:“做你自己!”沒有人知道,我在漆黑的深夜里回憶起這句話時心中的渴望#65377;我也渴望父母給我留一點空白,讓我展翅高飛#65377;但是,他們總是要我乖,要我努力,要我是最優(yōu)秀的#65377;我曾經(jīng)試過反抗,但我的堅硬總被柔軟的言語融化#65377;于是,我埋頭苦讀,逼自己做一切我不喜歡的事#65377;
我以為我麻木了,不會反駁父母了#65377;然而,在看到“留一點空白”這幾個鉛字后,我心靈的堡壘被攻垮,這正是我在心中念了無數(shù)次的字眼#65377;此刻,我只想大聲說:“親愛的爸爸媽媽,請給我留一點空白#65377;”莘莘學(xué)子在黑暗中奮戰(zhàn),他們的淚水澆濕了大地#65377;高三的孩子或許迷惘,然而復(fù)讀生的生活更是被書山題海完全占據(jù)#65377;父母讓我復(fù)讀,我默默地點頭#65377;他們用書填充了我的小屋,給我制定了時間表,緊湊得沒有多余的時間看窗外,鏡片不斷加厚#65377;我仿佛被囚在一個密不透風(fēng)的石屋之中,除了讀書,別無選擇#65377;那是一段至今想來依舊心酸的日子,從小到大,我要聽話#65377;即使我完全可以不復(fù)讀,完全可以選擇一所二流的大學(xué),但我還是在父母殷切的眼光中投降#65377;
我只要一點縫隙,讓我能夠觸摸到青春#65377;小四說,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65377;可是,我沒有明媚,亦沒有憂傷,有的只是痛楚——那被安排了十九年的痛#65377;
爸爸媽媽,雖然你們聽不到,但我還是要說#65377;請留一點空白給我吧,讓我選擇我要走的路#65377;我知道你們愛我,但是愛從來不是用來束縛的#65377;
請給我一條縫隙,請給我一點空白#65377;我不是要像神燈的精靈那般逃逸,只是要做我自己!
點評:這篇滿分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以情感取勝的#65377;作者是一位高考復(fù)讀生,在被父母安排了十九年的人生道路上含辛茹苦地走到今天,坐在高考考場上,看到“留一點空白”的話題,那被壓抑得太久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噴涌而出#65377;作者發(fā)出了“我只要一點縫隙”的吶喊,這吶喊令人震驚,促人思考,而文章的意義也正在此:做父母的給孩子一點空白,讓他們有點自主權(quán)吧!
(王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