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5377;
自然是一本書,社會是一本書,父母是一本書,老師是一本書,同學是一本書,我是一本書,……
人生經歷中,各種接觸,交流的過程都是“讀”的過程#65377;讀是面對,讀是探索,讀是了解,讀是感悟,讀是品味,讀是溝通,讀是超越……
請以“讀”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5377;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65377;(2)立意自定#65377;(3)文體自選#65377;(4)題目自擬#65377;(5)書寫規(guī)范,標點符號使用正確#65377;(6)不得抄襲#65377;
把愛讀懂
忘記了嗎,在那禮崩樂壞的時代,懷有仁愛之心的圣賢——孔孟?是他們,期望著天下恢復穩(wěn)定的秩序,期望著重新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是他們,不辭勞苦地奔波于列國,在權欲膨脹的諸侯面前宣揚著仁愛!是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他們,遇困厄而不憂,遭屈辱而不怨!
他們的愛心,打動不了利欲熏心的權貴,打動不了紛爭霸權的諸侯,卻打動了巍峨的群山,打動了綿長的河流,打動了滄桑的歷史!群山連綿,連綿的是孔孟的仁愛;河流奔騰,奔騰的是孔孟的仁愛;歷史無盡,無盡的是孔孟的仁愛#65377;讀懂儒家的博愛,接受儒家的博愛,付出我們的博愛,情滿人間,愛滿世界!
他走了嗎,在我們心中?沒有!叢飛,這個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撐#65380;互相溫暖的叢飛永遠都不會走!
當他自己還沒有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那樣慈愛的眼神看著那么多需要用愛來溫暖的孩子!
“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yǎng)孤兒32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孩子的眼神讓他行動!“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6000多小時#65377;”數(shù)據(jù)可以證明他的愛心何等博大;“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qū)的6場賑災義演#65377;”行動更可以證明他的愛心何等博大! “如果命運再給我5年的時間,我會兌現(xiàn)向孩子們許下的諾言,會用更多的愛回報社會#65377;”心聲可以證明……證明他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證明他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
叢飛,我們讀懂你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你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叢飛,我們讀懂你用愛心照亮中華#65377;今天,你的愛心也許不如往昔跳動,卻凝聚了千萬顆愛心與你一起飛翔!
看春天一片桃紅柳綠,那是愛,回報陽光的沐浴;看夏天大樹投下綠蔭,那是愛,回報大地的養(yǎng)育;看秋天莊稼碩果累累,那是愛,回報農民的辛勤;看冬天臘梅臨風開放,那是愛,回報風雪的考驗!
讀懂愛,接受愛,付出愛,并向一切感恩,感恩朋友,甚至感恩對手!讓世界每一個陰暗的角落灑滿愛的陽光!
點評:文章立意高遠,選材典型,構思精巧#65377;考生選取了古代圣賢孔孟和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65380;當代歌手叢飛作為自己議論說理抒發(fā)感情的憑借和依托,富有代表性,充分表達了文章主題#65377;兩個材料一個很有歷史厚重感,一個具有現(xiàn)實時代感#65377;加上“看春天一片桃紅柳綠,那是愛,回報陽光的沐浴;看夏天大樹投下綠蔭,那是愛,回報大地的養(yǎng)育;看秋天莊稼碩果累累,那是愛,回報農民的辛勤;看冬天臘梅臨風開放,那是愛,回報風雪的考驗”這一段議論說理,就使文章主題更加凸顯#65377;
(程鳴)
經緯人生
人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圖書,人生是一支優(yōu)美婉轉的樂曲,它需要我們細細品讀#65377;總愛在云淡風輕的日子里,在時光輪回的間隙里,閉上眼睛,去品讀別人的人生,也描繪自己的人生#65377;其實,很多的路不是腳步走出來的,心中的經緯不可描畫,但卻如朗月在目#65377;在這其間,我讀到很多#65377;
堅韌·是非曲直
這天地間,最堅韌的便是石了吧,遠古女媧以石補天的傳說,精衛(wèi)以石填海的故事,人生若也如石般堅韌,便會厚重不少#65377;在一個柔弱美麗的女子身上,我真切地讀懂了“堅韌”二字#65377;她,邰麗華,盡管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她卻始終面帶微笑,像一個誤落世間的仙子#65377;在她眼里,我看不到絲毫的痛苦與抱怨,有的只是堅韌#65377;邰麗華寫過一段極其質樸的文字:“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樣的,有圓有缺,有滿有空,我們應該多看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那樣就會快樂許多”#65377;品讀她的人生,我讀到了堅韌#65377;
執(zhí)著·破竹利劍
生命中同樣不可或缺的是執(zhí)著,細細品讀古往今來的那么多的人生,大都閃爍著執(zhí)著的光芒#65377;執(zhí)著的人不死——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執(zhí)著的故事不老——祖逖聞雞起舞,達摩面壁靜悟;執(zhí)著的詩不朽——“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65377;“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執(zhí)著是一把利劍,揮刀斬斷人生路上所有的荊棘與障礙#65377;
寬恕·心存小窗
馬克·吐溫說:“你踩扁了一朵紫羅蘭,它都把香味留在你腳上,這就是寬恕”#65377;寬恕就像心靈的一扇窗戶,打開它,原來黑暗狹小的心房便會變得無比寬闊與明亮#65377;品讀賢人智者的人生,他們共有的品質便是寬恕#65377;寬恕本身就是一種美德,帶著它上路,人生之路就會變得更加平坦,更加寬敞#65377;
……
古往今來,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精彩而充滿哲理#65377;每個人都是一條小溪,淙淙流淌,清澈見底#65377;每個人的人生都值得去細細品讀#65377;讀懂那些哲理,采擷那些智慧之花,收集那些思維的閃光點,在把它們變作一盞明燈,照亮我們人生的經緯線,然后,毫不畏懼地上路前行#65377;
點評:“讀”這個話題很寬泛,如何讓自己的文章變得形象而感人呢?這篇文章顯然是花費一番心思的#65377;作者把“讀“的內容放在人生上,題目雖大,但行文的切入點較小#65377;他采用片段組合式,選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質:堅韌#65380;執(zhí)著#65380;寬恕來立意,扣題十分緊湊#65377;全文有讀有悟,符合題意要求,符合評分細則的要求#65377;同時語言流暢且富有張力,比喻#65380;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富有文采#65377;從以上幾點看,獲得滿分當之無愧#65377;
( 李慧許昆)
品讀歐陽修
假如給我一個選擇,讓我生活在古代的話,我會選擇宋代,更是北宋那個有你的時代——歐陽修的時代#65377;真想跨越千年與你對飲,盡管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你不會介意,因為你有寬廣的胸懷#65377;
品讀你,品出你讓人折服的大度#65377;你,位高權重#65377;按常理,你一定妒賢嫉能,阻止有才之人越居你之上#65377;但你不,你勇于提拔推薦有才之人#65377;你提拔王安石,使他成為宰相,居官你上,他成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最偉大的改革家;你推薦“三蘇”,讓他們的芳名遠播,位列“唐宋八大家”,不得不佩服你的大度#65377;
品讀你,品出你讓人欽佩的闊達#65377;你政治上不得意時,被貶為滁州太守#65377;按常理,你一定是抑郁不得志,難以排遣心中的郁結,而你卻不計較得失,修“醉翁亭”,作《醉翁亭記》,怡然自得#6537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65377;好一般豁達,你曾號“六一居士”#65377;人問,何為“六一居士”,你說:“家有藏書一萬卷,有三世金文著釋一千卷,一棋盤,一琴,桌上常備一壺酒”#65377;人問此“五一”也,你卻爽朗一聲說:“一老翁置于其間,豈非‘六一’也”#65377;
品讀你,品出你讓人感到的勤奮#65377;你從小在沙灘練字,苦讀史書,年紀輕輕便考中進士,仕途順利,但從未放棄勤奮的信念#65377;深夜苦讀,手不釋卷,即使是意志受挫時,也在書海中尋找快樂#65377;有人曾問,君藏書萬卷,不知讀過幾本#65377;歐陽修曰:“你在我所藏之書隨便挑一本問我,若有我沒讀過的,我無言面對我的六一居士”#65377;那人專門挑一本積累許多灰塵的書問他,他便對答如流,毫無差錯#65377;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勤奮的學習,怎么會有對答如流,毫無差錯呢?
品讀你,品出你謙虛謹慎的做人態(tài)度#65377;在那個群星云集的時代,你卻功名成就之后不浮夸自傲,常人恐怕做不到的#65377;你和另一史學家修訂史書,名字列于他人之下,不居功,難能可貴,難怪宋“六家”以你為首,當之無愧#65377;“三蘇”#65380;王安石#65380;曾鞏都是你推薦出名的,你曾極力推薦蘇軾,說此人日后文名顯于我歐陽修,智之大者,歐陽文忠也#65377;
品讀你,品出的是黑色天幕上最閃亮的星,星光閃爍;品讀你,品出的是花架上最美麗淡雅的海棠,清香宜人;品讀你,品出的是歌唱舞臺上的交響曲,催人奮進#65377;站在宋朝時代的陡峰,不是帝王,而是你歐陽文忠公#65377;你是讓人望塵莫及的大家,品你千年有滋味#65377;
點評:這是一篇章法嚴謹,內容豐瞻,主題鮮明,語勢磅礴的考場作文#65377;首尾呼應,結構嚴謹#65377;開篇激情引入,點明主旨;結尾呼應開頭,抒發(fā)情感;中間四段分別用醒目的首括句,領起段落,串接全文#65377;使得文章結構首尾圓合,渾然一體#65377;文章緊扣話題“讀”,主題鮮明突出#65377;材料豐瞻,信手拈來,表現(xiàn)了這位考生豐厚的文化積淀#65377;
( 李慧許昆)
讀·感悟
午后的陽光緩緩流動#65377;一捧清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65377;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65380;升華#65377;
讀是感悟#65377;
讀莊子,讀到的是空靈與澄凈#65377;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65377;他甘愿做一棵守護月亮的樹,他甘愿“曳尾于涂中”,為的只是守護那純凈的心靈之樹#65377;
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65377;“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蕩著他的自信與博大#65377;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亮,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65377;
讀司馬遷,讀到的是剛直與堅韌#65377;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峰巔上#65377;“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65377;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愁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65377;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65377;
讀李清照,讀到的是凄婉與哀傷#65377;“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一絲惆悵#65377;“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的一縷憂傷#65377;“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怎樣的一種悲壯#65377;“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一簾斷腸#65377;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65377;品讀蘇武,讀出的是忠誠,悟出的是偉岸#65377;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品讀譚嗣同,讀出的是正氣,悟出的是堅韌#65377;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品讀林妹妹,讀到的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的羞澀,讀到的是“口齒噙香對月吟”的凄美,悟到的是“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其誰”的愁怨#65377;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品讀三毛,讀到的是身處大漠卻熱愛生活的樂觀爽朗,讀到的是懷抱天堂鳥笑意盈盈的臉龐,悟到的卻是快樂的心底里深入骨髓的憂傷,悟到的卻是痛失愛人后彌漫在生命中的絕望#65377;
讀書是感悟,讀人更是感悟#65377;感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的微笑,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彷徨#65377;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朦朧,是“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慨嘆!
漫漫人生長路,在悠然的午后時光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分流淚,在微明的晨光熹微中徹悟,不失為美麗的境界#65377;
因為讀書,因為感悟,
心靈得以升華,生命得以升華!
點評:從內容上看,該文緊扣話題“讀”,圍繞“讀”和“感悟”這兩個關鍵詞構篇,中心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從表達上看,該文選用了散文詩體裁,段落排比,結構整齊,語言整飭而又富于變化;從特色上看,該文意韻極深厚,結構很美觀,用料頗豐贍,征引十分廣博,具有濃郁的文化韻味和鮮明的個性色彩#65377;總之,人們讀此文,一定會覺得該考生平時善讀善寫,基礎扎實,積淀豐厚,寫作極有靈性#65377;
(趙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