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5377;
生活中,有許多疑問#65377;有人好問,有人不好問;有人主張有疑就問,有人主張三思再問#65377;問天問地,問古問今,問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65377;
以“問”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5377;
問生命
滾滾逝水,亦如生命之流!浩浩之典,亦如生命之樹!問逝水,問典籍,亦如問生命#65377;
——題記
站在大河之畔,望滾滾逝水,我叩問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瀾的美艷?你能否有不計逆順,不計成敗的超然?你能否有揚鞭策馬,登高望遠的曠達?敗,你能否有滴水穿石,匯流入海的意志?你能否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倔強?
一#65380;逝者之魂
歷史,總是這樣的承重,它載負著古往今來的沉淀,讓后來者鑒照不斷輪回的人生#65377;
還記得汨羅江畔那踽踽獨行的屈子嗎?那濁世中縱身一躍的悲壯,使多少人在陣陣清波漣漪中明白了何為“茍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就是那個湘江邊徘徊的身影,滄浪間翻滾的靈魂,在“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年代,執(zhí)著地求索著生命的皈依,“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他用香蘭般的身軀筑起了一個神圣的祭壇,讓生命在獻身的高貴中不朽!
心而無色,何能示如此之鮮紅?人而無格,焉能矗如此之巍然?
至今猶記,那茅屋前振聾發(fā)聵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65377; “漂泊”如“沙鷗”般潦倒的生命何以能有如是與黎民蒼生共溫暖的情懷?即使生命之途總是“旅夜”“孤舟”相伴,仍然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處涸轍以猶歡”,“詩圣”杜甫用那不屈的精神鼓脹了一面“濟天下”的帆#65377;
詮釋生命的要義,讓多少匍匐者在跪拜中腐朽!西子湖畔,那白鐵鑄就的佞臣就是對漠視生命尊嚴的嚴正警示!
繼往開來,后行者在不斷的攀登#65377;吹拂八面來風,衣袂飄飛#65377;站在歷史的祭壇上,追問生命的歸屬#65377;
念天地之悠悠,前有古人,我們大聲叩問:后來者何?
二#65380;生命之淀
查看歷史的典籍,我們叩問世間所有的生命,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每段生命的生長方式都不會相同#65377;有的一如瓦縫間的蒿草,有的一如峭巖邊的孤松,有的亦如蚌殼間的珠粒,有的亦如天空中的流星#65377;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美的過程#65377;在繼承中沉淀,在升華中涅槃,讓生命蛻其浮華,變得純粹而厚重#65377;
許是千年漫漫風沙過,堆砌了大漠中的雕塑;許是萬里滔滔江河流,滌蕩了心靈間的神氣#65377;驀然回首,生命之淀竟是如此之厚重!
三#65380;魂兮歸來
當亙古的《國風》吹過,當千年的玉門簫起,我們問茫茫寰宇,萬里之遙的塞外,是誰在揮舞著大漢的旌節(jié)向東眺望?鐵馬冰河,孤村僵臥,是誰在彌留之際幽然長嘆?
昔我往矣,日月曾幾何,而生命之約不改!
峰巒如聚,江山如簇,是誰揮舞著巨手,在茫茫天地間擎柱主沉浮?南極風光,皚雪飄飄,是誰在異域他鄉(xiāng)抒寫炎黃之驕傲?渺渺蒼穹,浩浩乾坤,是誰向寰宇作睥睨之俯視?
那是黃河灌注的血脈,那是軒轅傳承的子孫,那是方正的漢字教會了我們頂天立地!
愛吾之所愛,彰顯千年的精魂,我們將迎來蟄伏騰飛的盛世中華!
點評:磅礴的大氣,真摯的情懷,深厚的積淀,扎實的功底,洋洋灑灑,已然成就了這篇考場佳作#65377;作者選定“問生命”做統(tǒng)領(lǐng),再配以題記和三個小標題,為讀者布下了一方精彩的決勝妙陣#65377;一組疑問句構(gòu)成的排比,很有分量#65377;不但將世人成敗的心理形態(tài)曝光,而且總領(lǐng)下文,讓世間所有的靈魂在震悚中反思警醒#65377;通過問屈子,問杜甫,問秦檜,問歷史典籍,問茫茫寰宇,對比反襯,彰顯了人杰生命的偉大崇高,鞭撻了某些靈魂的丑惡卑鄙#65377;作者目光犀利,感情真摯,言辭肯綮,語言精美,佳句迭出,不能不令人頷首稱是,鼓掌贊美#65377;
(唐仕倫)
問,與探索同行
大千世界充滿了無數(shù)未知的領(lǐng)域,形成了一個個誘人的謎團#65377;喜歡探索的人們往往不服輸,總要堅持不懈地調(diào)動一切智力#65380;毅力和體力的因素,去探索,去征服#65377;
問,始終與探索同行#65377;面對光怪陸離的世界,面對蕓蕓眾生,我們問天問地,問自己也問他人,以求探索出那些隱藏在現(xiàn)象背后的真理#65377;我們問天問地,從自然#65380;社會和日常生活中得到靈感#65377;18世紀中葉,維也納一個叫盎布魯格的醫(yī)生診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終查不出癥結(jié)所在#65377;病人死后,經(jīng)過解剖才發(fā)現(xiàn)胸腔內(nèi)積滿了膿水#65377;他問自己,如果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還這樣束手無策嗎?不能!最后,他從用手指敲擊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啟發(fā),探索出了通過叩擊胸腔,傾聽胸腔音變就可以診斷出胸部疾病的方法#65377;
我們問自己問他人,從自己和他人的經(jīng)驗中深入探索,就可以得到真理#65377;亞歷士多德認為,推一個物體,當不再推它時,物體會歸于靜止#65377;1000多年后,伽利略對這個似是而非的論斷產(chǎn)生了疑問#65377;于是,他用實驗推翻了這個結(jié)論,奠定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chǔ)#65377;
問,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明確的目標#65377;問,引發(fā)了思考;問,又能牽引思考#65377;問,是荒漠中水草豐美的綠洲,始終激勵著在荒漠中勇敢穿越的旅人;問,是暗夜里永遠懸在北方的夜空中的璀璨的北極星,始終為在探索中無畏的勇士們指明方向#65377;
在盧瑟福從阿爾法粒子小散射的實驗中證實原子核存在后,發(fā)現(xiàn)原子核的質(zhì)量數(shù)與質(zhì)子數(shù)不符,他產(chǎn)生了疑問#65377;于是,他不斷地問古人問自己,積極思考,堅持實驗,終于成功地證實了中子的存在,極大地推動了原子物理學的發(fā)展#65377;這對于一個只知重復(fù)實驗,不善于提出質(zhì)疑并思考的人來說,是不可想像的#65377;如果我們都像盧瑟福的那位學生那樣,只知埋頭工作,而不善于發(fā)問,不善于思考,成功了不知為什么成功,失敗了也不知為什么失敗,好像是在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其實這只是木偶度日#65377;
問,不但能使人類戰(zhàn)勝自然,戰(zhàn)勝自我,而且還能使人類占領(lǐng)高科技領(lǐng)域,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65377;
哥白尼說過:“人的天職在于勇于探索#65377;”而在勇于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具有問的精神,好問,勇問,善于問#65377;讓我們問天問地,從天地萬物中獲得知識;讓我們問自己問他人,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吸取營養(yǎng),不斷充實自己#65377;讓我們帶著問上路,讓問與探索同行,不斷上下求索,去獲取知識,獲得真理#65377;
點評:作者用一擬人修辭作標題,既亮出了自己的主張,又彰顯了文章的主旨#65377;文章寫得很大氣,縱橫馳騁,大開大闔,如行云流水#65377;闡述問題深刻透徹,既有典型事例的列舉,又不乏理性思考和分析,使事實論據(jù)和理性的分析有機結(jié)合,水乳交融#65377;所舉的事例,既典型,又匠心獨運#65377;分別從問自己#65380;問別人兩個角度證明和強化了中心論點#65377;另外,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還采用分論點支撐的方法,不但化難為易,而且使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結(jié)構(gòu)嚴謹#65377;作者緊緊抓住話題導(dǎo)語中的重點語句“問天問地,問古問今”,使之成為文章的氣脈,在文中暗香流動#65377;
(唐仕倫)
美在盡力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65377;
——畢淑敏
人總是那么奇怪:茫茫雪原上,留下堅定筆直道路的人總懊悔錯過了沿途爛漫的風景,行色匆匆;一路彎彎曲曲賞盡風景,嘗盡生活滋味的人又抱怨自己人生為何走得如此艱難,為何那句“兩點間線段最短”的公理未滲透人心?奇怪的人們望著身后的那一串或直或曲,或深或淺的腳印而迷茫而思索#65377;其實,無須懊悔,無須抱怨,抑或筆直而輝煌,抑或蜿蜒而慘淡,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雪原上留下與眾不同的那份全屬自己的道路,你就坐擁了人生的美麗#65377;
還記得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寫過他自己走過人生的一句貼心感受:“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盡吾志”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則可以無悔矣#65377;而“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就會像美國第39任總統(tǒng)吉米·卡特那樣為人嘲笑#65377;1946年,年輕的吉米·卡特從海軍學院畢業(yè)后,遇到了當時的海軍上將里·科費將軍,將軍讓他隨便說幾件自認為比較得意的事情#65377;于是,躊躇滿志的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談起了自己從海軍學院畢業(yè)的成績:“在全校820名畢業(yè)生中,我名列第58名#65377;”他滿以為將軍聽了會夸獎他,孰料,將軍沒有,反而問道:“你為什么不是第一名,你盡自己最大努力了嗎?”卡特滿臉驚愕,繼而,羞愧得臉紅#65377;后來,吉米·卡特牢牢記住這句話,每走一步,每烙上一個生命腳印,他都問自己:“你盡自己最大努力了嗎?”正因為這樣,他不再在乎腳印的直或彎#65380;深或淺,只要每一個腳印里留著奮斗的力量,只要每一段人生路上都灑滿了努力的汗水,只要驀然回首人生的時候,能摸著自己均勻跳動的脈搏說一句:“我努力了#65377;”他就滿足了#65377;
有時候覺得人生總是走得很累,邁步之前要選擇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要調(diào)整步伐,要追趕前列#65377;在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人生路上的那一串自己的腳印,與他人比一比,你會發(fā)現(xiàn),或許腳印彎得人心顫,淺得人心酸#65377;這時,你頭腦不免悶熱,眼前也甚迷茫,那一句“道路該怎么走”會扯得你神經(jīng)發(fā)酸#65377;那么,我們不妨想想,雖然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里拾著破爛,卻能驕傲地說“勞動了就是美的,盡自己最大努力了就無悔”的葉辛夫婦,想想走過高考落榜陰影,盡全力辦起芳香四溢的馨園莊的孫長亮,或者靜心念念那句“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飛過”的佳句,你就會心中坦然而豁亮#65377;
用真心演繹生活,盡全力走好每一步人生,那你的道路就是美的極致#65377;
點評: “美在盡力”,多么簡潔而深刻的哲學命題,以此立意巧解話題,不能不佩服作者審題的獨到,立意的高明,標題的精彩#65377;行文時,作者不乏睿智和清醒#65377;或引證,或例證,或喻證,或正反對比論證,縱橫馳騁,談笑風生,把道理闡釋得生動而深刻#65377;另外,文章語言精彩,豹尾重槌,言談中充滿詼諧和機智,也是獲得高分的重要原因#65377;我們必須指出的是,文章在例舉美國第39任總統(tǒng)吉米·卡特的事例作論據(jù)時,太多敘述的成分,不符合議論文的風格#65377;
(唐仕倫)
問靈魂
到底什么是人的靈魂?
說白了,就是人的某種精神#6537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是岳元帥的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李白的魂;“我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杜甫的魂……
滾滾歷史長河,歷代煙雨之中,抬眼望去,那些璀璨的奪目的光輝仍在閃耀,我覺得,那就是靈魂!正是這些魂凝聚成我們民族的驕傲,帶我們涉過五千年文明,成為我們的脊梁#65377;
如果說第一個神是普羅米修斯,那么斯巴達克斯就是第一個人#65377;自從他和他的兄弟握緊扭斷的鐵鎖而躺進血泊之中,被屈辱被損害的人們于是不再相信眼淚#65377;我曾追問自己,是什么支撐著他內(nèi)心的堅強?于是,在模糊得有些滄桑的鏡頭里,出現(xiàn)了一雙攝人的眼睛,隆凸起的肌膚,還有一個冷冷的聲音傳來:“聽說過生活在囚獄中的兩個漢子康帕內(nèi)拉和葛蘭西嗎?我和他們一樣,只是為了守衛(wèi)夢中的太陽城,還有,為我不屈的靈魂!”
哦!太陽城,正是它支持著他們的靈魂高高屹立于蕓蕓眾生的頭頂#65377;他們所有的驕傲和不屈在他們無比艱難的途中就像一副脊梁,他們的靈魂就像一條生生不息的血脈,古往今來,雖死猶生#65377;
我想到了矮小的貝多芬,以他旋風擊電般的音樂,扼住命運的咽喉#65377;米勒畢生以農(nóng)民的身份抵擋巴黎精致的畫室藝術(shù),對于上流社會,他始終有一種寧靜的藐視,當人們向他嘖嘖描述王子命名儀式的場面時,他感嘆道:“可憐的小王子!”他只是那樣固執(zhí)著地畫他筆下的農(nóng)民#65377;在銅黃色所鋪設(shè)的寧靜安詳?shù)紫?,我突然讀懂了他的靈魂,那是一種精神的亢奮和難言的內(nèi)心的悸動#65377;對于米勒來說,任何財富都阻擋不了他對完美的追尋,他只是勇敢地追尋靈魂的高潔,決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讓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65377;
我一直在追問,什么是人的靈魂?他們的聲音不約而同地告訴我:“人一旦有了某種精神,并為之戰(zhàn)斗不已的時候,他的靈魂會屹立于云霄,生生不息#65377;”
靈魂,是上天在骨子里根植下的一方凈土,讓卑微的生命變得純凈#65380;肅然和曠世#65377;
點評:讀完此文,讓人感受到的是擁有靈魂的人生命的壯美,文章氣勢恢弘,處處顯示出大氣#65377;文章一開始就驚天一問:“到底什么是人的靈魂?”緊緊地扣住了“問”的話題#65377;然后作者引用一系列的古詩詞,讓人感知到什么是“靈魂”,接下來,作者又用簡潔的語言論述了斯巴達克斯#65380;貝多芬等這些偉人的靈魂,最后得出了“人一旦有了某種精神,并為之戰(zhàn)斗不已的時候,他的靈魂會屹立于云霄,生生不息#65377;”這樣一個道理,至此,文章也就水到渠成#65377;整個文章也就有了“靈魂”!讓人讀來充滿了感召力和鼓動性#65377;
(劉志剛)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踏著鋪滿層層石礫的崎嶇之路,我茫然;握著已被雨打日曬得滿身瘡痍的雨傘,我哀嘆;舉目眺望我將踏上的漫長歷程,我祈盼;聆聽頭上無數(shù)偉人的歌唱,我欣然#65377;
面對人生的多舛,仰視成功的彼岸,跋涉已荊棘滿布的叢林,我埋怨人生多難#65377;我要問,成功為何不青睞我的港灣#65377;
問名人
我問那個在綠菌場上所向無敵,將自己的一生都獻于足球的球王,他用他粗糙有力的大黑手拍拍我瘦小的肩膀,自信地告訴我,“只要你真心付出,上帝不會虧待你”#65377;我問那腰纏萬貫,穩(wěn)坐世界首富這把寶座的商人#65377;他笑了笑,用手指著前方的一座山說,“翻過去,你就能看見燦爛的陽光”#65377;我問那雖長相#65380;身材都不能令人滿意,卻用氣勢磅礴的歌聲征服了世界的大學音樂教授#65377;他搖了搖短粗的脖子,寫下“勇于拼搏”四個字#65377;
我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教導(dǎo)#65377;
問偉人
我問貝多芬#65377;他伸出手指,在鋼琴上撥弄著#65377;琴聲悠揚飄進我的耳朵,我的心隨著音樂飛向了遠方#65377;突然,琴聲的節(jié)奏似發(fā)瘋了,沖上高潮之處,我的心又隨之上升,直入云霄#65377;猛地,琴聲卻又低沉起來,我的心又隨之跌入低谷,掉進冰寒刺骨的海水中#65377;最后,琴聲又恢復(fù)了溫暖與和諧,讓我頓覺心情舒暢,全身舒展#65377;我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微笑著走開了#65377;
問英雄
我問毛主席#65377;他點燃一支香煙,看著慢慢騰起而又散開的煙圈圈,親切地說:“黃河的水,你見過嗎?它那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是從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流出,歷經(jīng)無數(shù)石塊的打擊,經(jīng)過無數(shù)大浪,從而形成的”#65377;我笑了,用我的心去感受黃河的氣勢#65377;他最后拿出筆,揮灑著寫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65377;
我不再茫然,不再哀嘆,這些歷經(jīng)滄桑的人們用心靈告訴了我一切#65377;我不再埋怨命運的多舛,不再祈禱前路平坦,我用心去迎接前路的崎嶇#65377;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65377;
點評:“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是本文的論點#65377;論點雖然有些老套,但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卻能出新#65380;出奇,從而征服了讀者#65377;構(gòu)思上作者摒棄了過去那種提出論點,引用事例,最后總結(jié)的寫作套路,而是將全文分成三個小標題#65377;這樣一來,事例還是以往的事例,說理也沒什么變化,但經(jīng)過這么一構(gòu)思,卻使原本易流于俗套的題材有了新鮮感#65377;在這里我們不能不嘆服作者在構(gòu)思上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65377;
(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