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現(xiàn)在的離考制度公平。就在于憑本事。憑能力讀書??疾蝗∫活惔髮W考二類??疾蝗《惪既悺?疾蝗∪惪妓念?。四類考不取那就怨不得誰了。
時下人們對高考制度頗有微詞,有人說我國應試教育是“殺人不見血的魔鬼”,把我國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說得一團漆黑,一無是處。對此,筆者不敢茍同。竊以為,我國高考制度雖不能說盡善盡美,但確是現(xiàn)階段最合理、最公平的一項考試制度,不僅不能取消或打壓,相反還要繼續(xù)堅持。
“文化大革命”期問,推薦工農兵上大學,由大隊、公社、縣、地區(qū)和省革命委員會層層審批,看起來是最公平的了,結果上大學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大隊干部的子弟、親戚。沒有關系的普通人能有上大學的機會嗎?這樣推薦工農兵上大學的辦法能好嗎?如果好的話,一貫倡導“實事求是”的鄧小平同志何苦要恢復高考制度呢?查教授又何必向鄧小平同志呼吁恢復高考制度呢?
說起高考,我忽然想到汽車和人類的關系來。人類自從發(fā)明汽車以來,在帶給人們快捷、方便的同時,有多少人死于車禍?難道因為有人死于車禍就責怪汽車的不是嗎?因為有人死于車禍,于是就有人大發(fā)議論。
有人說:不該發(fā)明汽車(不該發(fā)明文字)。
有人說:不該造汽車(不該建大學)。
有人說:不該修公路({不該高考)。
說這些話的人一點也不感到臉紅,這些人自戀意識太強,自我感覺太好。如果真按他們所說不造汽車了,不知有多少人會罵他的娘!那么反對高考制度的聲音我們就能容忍嗎?
再回到高考的話題上來,有人說劃550分的錄取分數(shù)線不合理,就拿549分的同學來說事,對一分之差落選的同學來說確實是殘酷的,“不公平”的,那也沒有辦法,必須遵守這個“游戲規(guī)則”。說對549分的同學不公平,那就降到549分為錄取分數(shù)線吧(姑且不論大學能否容納),那548分的同學又怎么想呢?再降到548分錄取吧,那對547分的同學有公平可言嗎?
有人說高考錄取分數(shù)要含有學校、老師平時打的分數(shù),說國外是這樣操作的。我看這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餿主意。中國這么大,老師的品行良莠不齊,能保證公正執(zhí)行嗎?如果真是這樣,我看這個社會非亂套不可,不知該有多少家長向校長、老師送禮。外固能搞的,在中固不一定能行得通,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行。我就不明白:一個能有效避免腐敗的高考制度,竟有人建議改成容易滋生腐敗的高考制度,我不知這些人的用心何在?,F(xiàn)在一些專家建議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取消死刑,外國的犯人取消死刑判終生監(jiān)禁,就得把牢底坐穿。中固有死刑尚不能震懾貧官,沒死刑恐怕只能令一些貪官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判無期徒刑的貪官,坐不了三五年牢,就會打通各方關系弄個“保外就醫(yī)”。當年的夏時制不也是一些所謂的專家建議執(zhí)行的嗎?由于不符合中國地域遼闊的國情,搞了幾年不是再也執(zhí)行不下去了嗎?
我說現(xiàn)在的高考制度公平,就在于憑本事,憑能力讀書。考不取一類大學考二類,考不取二類考三類,考不取三類考四類,四類考不取那就怨不得誰了?,F(xiàn)在區(qū)區(qū)200多分就能上大專院校,還要怎樣?區(qū)區(qū)200多分都考不到還要牢騷滿腹,區(qū)區(qū)200多分就想上北大、清華,上不了就質疑高考制度有問題、不合理,這樣的質疑對教育部門公平嗎?現(xiàn)在哪樣不考試,招考公務員也要考試呢,質疑高考制度的人同樣要質疑公務員考試,過去靠一張條子就能當公務員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些什么人這么害怕考試,是那些手中或多或少掌握一定權力的人,能力通天的人。但是,他們的權力在鐵板一塊的高考制度面前敗下陣來,他們不甘心。
筆者及其老婆都是1979年參加高考的,以十幾分、幾分之差與中專、大學失之交臂,但誰也不怨,不怨高考、中考制度(那個時候的中專也是非常吃香的,畢業(yè)包分配不說,還是干部身份),也不怨老師、父母。筆者的女兒2004年高考,考取了國家一類重點大學,替我們國了大學夢,我們從內心感謝高考制度。如果真像文革那樣推薦選拔,或者按某些人所說的加入老師、學校的鑒定分,我女兒可能永遠也上不了一類重點大學了。因為我們是窮人,沒有錢財去鋪路,也沒有關系去走后門。恐怕大多數(shù)人跟我們一樣,凡是有人為因素控制的,我們就束手無策;凡是有人為因素控制的,我們就望“人”興嘆(請同志們牢記這“兩個凡是”)。
誠然,現(xiàn)在的高考制度存在不少的缺陷和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存在某些問題就給予取消或打壓,而是要找準問題給予改進和完善。但不論怎樣改進和完善,總有部分人是不會滿意的。任何人也設計不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高考制度來。不信,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