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實。劉向、楊雄稱贊《史記》“其文真,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王充則把“疾虛妄”作為自己的寫作原則。這些都說明前人對文章真實性問題的重視。只有敢說真話,吐心聲,才能使讀者感到真實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文章產(chǎn)生感染力和生命力。否則只能是剪彩為花,刻紙為葉,鮮艷一時,終難流傳。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要從說真話、抒真情開始。
一要消除思想上的顧慮。有同學(xué)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心事,尤其是自己受過的挫折或性格上的弱點,不愿意、不好意思袒露自己的心聲,害怕別人恥笑。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都會犯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些誰都不可避免的,你只要大膽地把它寫出來,就意味著你已經(jīng)認識了它,戰(zhàn)勝了它!只有寫真話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否則,寫一些“假、大、空”的話,只會令人反感。
二是要選擇最動情的事情來寫?!案腥诵恼吣群跚椤保覀冊谧魑臅r要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事情去寫。同學(xué)們可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寫作文時如果遇到自己非常熟悉、非常關(guān)心的事物,寫起來就比較容易,否則寫起來可就難了。因為熟悉的事物中滲入了自己的感情。其實,一篇好的文章,感動人的也還是那字里行間的濃濃情意。例如《十三歲的際遇》,作者從小就十分向往北大,十分“熟悉”北大,所以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淌。把我們平時心靈受到的某種感情沖擊——憤怒、悲傷、喜悅、激動、后悔等感情自然流入筆端,寫成作文。像這樣“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就能產(chǎn)生攝人心魄的感染力。
三把細節(jié)寫細。一件事情感動人的其實就是某些瞬間。例如《幼時記趣》中,作者也只是選擇了一些生活的瑣屑:戲蚊、斗蛤蟆。但由于作者觀察得仔細,描繪得生動,就使文章趣味盎然。作文應(yīng)盡量捕捉、挖掘這些細節(jié),它可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甚至可能僅是一句感人的話語、某個不起眼的動作、一個不經(jīng)意的眼神。把這些細微之處寫下來,把它引發(fā)的感情抒發(fā)出來,就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