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都很疑惑,同樣也付出努力了,但是為什么成績卻總是不如別人呢?是不是自己真的很笨,記憶能力真的那么差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腦袋靈活與否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學習講究科學,講究方法的,而且學習是越學越通。有很多孩子還抱怨,沒辦法,我就是記憶力不好,學了的東西很快就能忘記,我也是整天埋頭勤學,可提高不大;也同是分秒必爭,可效果大不一樣。的確,如果不掌握一套科學的記憶方法,一定會學得吃力,效果又會非常差。按科學的記憶原則學習,可以避免遺忘率增加。學習能提高記憶力,你相信嗎?還有,究竟什么時間學習效率最高呢?
研究人員以靜水椎實螺為對象進行了實驗。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它們腦細胞內(nèi)妨礙記憶的基因數(shù)量比提高記憶的基因數(shù)量多幾十倍,而且妨礙記憶的基因數(shù)量通過學習可以減半。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結(jié)果可以解釋為何學習可以從整體上增強記憶能力。
靜水椎實螺的腦細胞只有幾十萬個,不到人類的1%,因此容易分析出哪些細胞和記憶相關。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準備了靜水椎實螺喜愛的砂糖水和不喜歡的帶苦味的氯化鉀溶液,然后交叉用兩種溶液喂食,每次喂食時間相隔15秒,循環(huán)喂了10次。靜水椎實螺從上述過程中“得知”:緊跟著砂糖水的必定是氯化鉀溶液。它們于是逐漸學會在喝到砂糖水15秒后不張嘴。
研究人員識別出了靜水椎實螺學習前后反應方式出現(xiàn)變化的腦細胞,再分析這些細胞中發(fā)揮作用的基因及其數(shù)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靜水椎實螺學習前腦細胞內(nèi)抑制記憶的基因平均約有300個,而提高記憶力的基因只有幾個。通過學習,前者數(shù)量可減少到約150個,但后者數(shù)量沒有變化。
此外,靜水椎實螺有時也會在喝到砂糖水15秒后又錯誤地張開嘴,但在上午接受訓練后發(fā)生這種錯誤的次數(shù)只有午后接受訓練情況下的一半。研究人員稱,這為早晨學習效率高的觀點提供了佐證。
通過上面科學家實驗證明,學習的確對增強整體記憶力有幫助。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的人越不多用腦子,腦子就好像退化了一樣。而學習多的人并不是有什么記憶的訣竅,而是熟能生巧,能多鍛煉到腦子。通過上述試驗,也再次印證了,早晨是學習效率最高,學習的最佳時刻。
最佳狀態(tài)不是專指腦記憶思維,而是指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人體生理各方面在同時間內(nèi)處于最好的狀態(tài)。兩個極乏狀態(tài)指的是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煩躁,想睡覺)人體生理各方面在同時間內(nèi)處于最差的狀態(tài)。因此,人的“最佳”、“極乏”幾種狀態(tài),不同的時間是造成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學習記憶方面表現(xiàn)為優(yōu)、良、差的重要原因。
我想大家現(xiàn)在應該很明了的知道了學習時間的重要性,而且也應該明白,學習對增加記憶力是有幫助的。作為學生或家長的你們是否掌握了呢?好的學習習慣固然重要,但是事半功倍的技巧也需要掌握的。正如古語云:“一天之計在于晨”。
編輯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