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一部成人童話,在這個童話世界里只有孤獨的孩子在享受著孤獨、憧憬著夢想。電影就是實現(xiàn)觀眾未完成的夢想成為了可能。也正是在這個緯度上人生與電影產(chǎn)生了某生與電影產(chǎn)生了某種交疊,因而電影是一個孤獨者的最好慰籍。
[關鍵詞] 童真孤獨詭異神秘超現(xiàn)實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jīng)是小孩子,雖然,只有少數(shù)的人記得?!边@是圣艾修伯里在《小王子》的題記中寫下的。這一點,確實不是每個大人都記得,也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在離童年遠去的路上還帶著童年時的自己,而大部分人都是越走越遠面目全非?!镀邉Α分袑O紅雷飾演的風火連城這樣的反角竟然也在感嘆“昨天都是可愛的孩子,今天都變成野獸了?!杯h(huán)境迫使人作出改變,改變是為了變成龐大機器上或輕或重或大或小的螺絲釘,以維持正常社會的正常運轉-那些不聽話的執(zhí)著的人不肯拋棄自己接受鍛造,所以鐵定成不了合格的螺絲釘,于是可以我行我素,帶著點得意的笑繼續(xù)做個自由自在的小孩子。但是,異于常人,沉醉于自己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是孤獨。
大部分電影表現(xiàn)的都是成人的世界,看似現(xiàn)實然而缺乏了想象的空間,沒有了容納夢想的地方-商業(yè)片用緊張的情節(jié)、流暢的剪輯牢牢的控制了觀眾,藝術片則負載了太多人生哲理和導演的心聲容易顯得沉悶?!恫槔砗颓煽肆S》雖然是一部商業(yè)片,卻深深烙上了導演蒂姆·波頓的印記,蒂姆·波頓在他的電影中暴露了真實的自我,他骨子里其實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子,在憂郁孤獨的望著這個世界,頭腦中滿是天馬行空的怪異想法。
巧克力和糖果標記的是快樂的童年時光,每個小孩都難以抵擋它們的誘惑,恨不得整個世界都是用巧克力和棒棒糖做成的,就像格林童話中迷路的兄妹倆看到的女巫那所用糖果、面包、巧克力和餅干蓋成的房子一樣。童話無法在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然而卻可以在電影中出現(xiàn),當我們隨著旺克和那五個幸運的小孩進入到了生產(chǎn)巧克力的工廠內部時看到的并不是機械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而是一個曾經(jīng)在孩提時夢想中出現(xiàn)的童話世界,五彩繽紛的糖果、巧克力河、小矮人和花園構筑成一個全新的世界,這里并沒有用心險惡的人群。于是那些隱藏在心底或深或淺的夢又重新復活了,世界正是因為這些單純的夢想而變得美麗光彩。在夢想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無論他是貧窮還是富有。查理一家雖然生活窘迫,然而每個家庭成員都積極樂觀,家里充滿了溫馨,查理在透著風的閣樓頂依然對生活對明天滿懷著期待。
巧克力工廠的廠主旺克看起來是一個神秘、古怪的人,他用高禮帽和大太陽眼鏡遮住了自己,看起來臉色蒼白但表情豐富:旺克擁有對巧克力工廠絕對的控制權,然而那些傲慢自大的孩子卻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連查理都認為他是一個小丑。旺克并不被人們所理解,他是一個孤獨的人,巧克力工廠才是他的世界,在這個為外人所羨慕的世界里他可以為所欲為,但他卻沒有人可以交流,也沒有朋友親人。那些小矮人、小松鼠只能夠按他的指令工作卻無法進入他的內心世界。當查理他們無意中提到parents或是親情家庭這樣的詞他就會表情僵硬、陷入短暫的沉思,他掩蓋不住內心的孤獨、無助和失落。影片當中插入了旺克的回憶,他有一個當牙醫(yī)的父親,為了他的牙齒考慮嚴厲的父親禁止他吃過多的糖果,甚至在萬圣節(jié)把一籃糖果丟進了壁爐的火焰里。缺乏溝通理解導致的與父親的沖突使旺克離家出走,一去不回。每個小孩子都曾為了父母的不理解而苦惱過,離家出走也曾是每個小孩子都在心中反反復復設想過的情形,雖然最后很少有人真正將它付諸行動。旺克貌似強大,其實內心深處只是一個孤獨的孩子。他經(jīng)常會在眾人面前故作深沉,然而轉過身面對鏡頭時卻在得意的偷笑,在不小心碰到透明玻璃的一瞬間他會露出窘迫尷尬的可愛表情,然后又會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旺克需要掩蓋自己內心深處的脆弱、孤獨,在成年人面前他無法露出孩子氣的一面,在孩子們面前他同樣無法表現(xiàn)得像個孩子、但是他喜愛惡作劇,他純真美好的童話世界里無法容忍人類的種種惡念,于是那些犯了錯的小孩受到了惡作劇的懲罰,一一離場。旺克也選定了具備美德的查理作為他工廠的繼承人,在查理的啟發(fā)下他終于與自己的父親和解,解開了多年的心結,
孤獨的靈魂經(jīng)常縈繞在蒂姆·波頓的影片中,這個孤獨的孩子也是波頓自己,從小時常被父母鎖在家里以及和年邁祖父生活的經(jīng)歷使他不善于和人交流,有自閉的傾向。因此,波頓電影的主人公身上都帶有著神秘的色彩,看似難以接近然而內心卻純凈、善良,他們是用心而非語言去與外面的世界交流,比如《剪刀手愛德華》里揮舞著剪刀然而卻不知所措的愛德華,《大魚》里經(jīng)歷曲折豐富的年輕時的父親愛德華,某種程度上他們更像是渴望得到愛和關注的孩子。蒂姆·波頓善于運用詭異、華麗的影像風格以及用超越現(xiàn)實的離奇情節(jié)來表現(xiàn)人類內心深處潛藏的童真、溫情和孤獨。在他那里現(xiàn)實是與幻想交雜在一起難以區(qū)分的,也許令這兩者界限分明人生也就失去了萬花筒般的斑斕變幻、人生無法重來,但卻可以復制,波頓像一個魔法師,把這些投射到大銀幕上為觀眾塑造了他們童年時缺失的夢,一個來自一個孤獨的不愿長大的人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