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到底應怎樣改革,才能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這是擺在廣大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實踐證明,堅持發(fā)揚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以語文教材為基礎,采用以詩配文、詩文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一條新途徑。這樣做的好處是:
首先,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文道統(tǒng)一是語文教育的寶貴經(jīng)驗。但是,這種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滲透到字、詞、句、篇的講解中去。才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例如《鴻門宴》一課若配上劉邦的《大風歌》和項羽的《垓下歌》,學生熟讀精思后就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是否重用人才是劉、項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劉邦之所以能由弱到強,轉(zhuǎn)敗為勝,是因為有張良、韓信等文臣武將的輔佐,并有“守四方的猛士”;項羽之所以由強到弱,由勝轉(zhuǎn)敗。其原因不在于“天亡我也”,而在于“有一范增而不用”。這樣學生就能從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爭斗中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主題,從而提高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
其次,有利于對課文藝術構思的領會。中學生已掌握了作文所必須的詞匯,掌握了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一般方法。但他們構思文章的能力普遍較差,而詩文結合,正是打開構思大門的鑰匙。例如《荷塘月色》。若配以李白的《靜夜思》,就可以從意境和結構上把握這篇散文的寫作特色(即“夜靜而心不寧靜”)。感悟到作者融情于景的深厚功力。
再次,有利于擴大知識面,加深記憶。若按每篇課文(詩詞除外)配一首詩計算,高中三年共可配幾百首詩詞,這樣就增加了數(shù)量相當可觀的課外讀物,從而使課本的閱讀價值得到了提高。例如教杜牧的《阿房宮賦》,若配以胡曾的詠史詩《阿房宮》,這樣學生不僅能從不同角度了解楚漢相爭這段歷史,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以古喻今的寫作目的;而且能和《鴻門宴》聯(lián)系起來,從而做到“溫故而知新”。
另外,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實踐證明,只有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和詞忙,遣詞造句、表情達意才有基礎??梢赃@樣說,積累的詞匯越豐富,閱讀與寫作能力就越強。所以,豐富學生的詞匯也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但僅靠課文達成這一目標比較困難,而閱讀、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詩詞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前人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孔子就說過:“不學詩,無以言?!闭Z文教學要特別重視讀詩的道理就在于此。張志公先生曾指出,多念一些好詩,孩子們逐漸會感覺到語言的美,感覺到書有念頭、有學頭,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愛好語言的感情,促進了他們求知的愿望,增長了他們思考、想象的能力。因而我們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中學生多讀好詩,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責編 海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