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德育模式
模式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操作和思維方法。它是為解決特定問題,在一定抽象、簡化、假設的條件下,再現(xiàn)原型客體的某些本質特性,作為中介,可以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原型客體、建構新的客體的一種科學方法。從實踐出發(fā),經概括、歸納、綜合,可以提出各種模式,模式一經被證實,即有可能形成理論;也可以從理論出發(fā),經類比、演繹、分析,提出各種模。式,從而促進實踐發(fā)展。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類比的方法,可以把德育模式定義為:在一定的德育理論的指導下,對德育過程組織方式加以簡要表述,以供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實踐中選擇、組合、變換、重構。有的教科書認為德育模式是包括一定觀點和理論、一系列原則、策略方法和途徑在內的德育實施體系。由此可以看出,德育信念、實施過程、有效性檢驗是德育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往往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可操作性。
二、目前中國德育缺乏需要的模式
盡管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差有很多原因,但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德育的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在中小學德育實踐中缺少可以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造成這樣的情況,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廣大中小學教師普遍缺乏系統(tǒng)的德育科研理論基礎。這些教師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是學習了普通的《心理學》《教育學》。參加工作之后進行的繼續(xù)教育主要是現(xiàn)代教育技能培訓和新的教育觀念的學習,使得中小學德育科研不能形成一定的氛圍,也就不可能將大量的德育實踐上升為德育模式。
2、德育實體不完整。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實體之上產生的,沒有完整的德育實體就不可能產生先進的德育模式。比如,有很多教師對德育的目標認識不明確,往往把德育目的當成了德育目標,不清楚自己的具體德育目標,造成德育工作目標不明確、針對性不強。又如,有不少教師對德育內容的外延把握不全面,認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就是政治教育,或德育就是法紀教育,或德育就是思想教育,或是其中的兩項、三項的綜合,對德育的內容缺乏整體把握,由于德育具體的不完整,使得在實際的德育實踐中很難產生科學的德育模式。
3、德育內容缺乏必要的穩(wěn)定性和科學性。其表現(xiàn)在,部分中小學的德育內容不注意聯(lián)系國家政治生活的現(xiàn)實;學校德育內容對學生基礎文明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學校德育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此外,相對而言,目前的德育教材對知識體系教育因素的重視程度高于對能力因素的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很少被顧及。
4、教育方法簡單化,把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用知識灌輸?shù)姆椒ㄟM行操作,使德育變成了“關于道德的知識”的學習,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德育作用。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種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實踐是學生品德形成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中小學德育普遍無法給學生提供適當?shù)膶嵺`機會,即使有所謂的“實踐”活動,也是為了完成既定的任務,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其結果是導致道德實踐活動走向形式主義,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樣的德育方法也就不可能產生科學、有效的德育模式。
三、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新時期學校德育的有效模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提出了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模式,為我國學校德育提供了一套可以操作的實踐模式。
1、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德育理念。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通過對全國23個省、225所學校的12500名學生的調查,對我國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分析,指出:大、中、小學沒有形成整體的德育大綱,大、中、小學德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倒掛、脫節(jié)、不必要的重復、脫離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品德形成的發(fā)展規(guī)律問題;大、中、小學的德育途徑沒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建立科學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相對穩(wěn)定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德育體系。
2、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操作模式。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規(guī)劃了學校除思想品德課程以外的所有的德育內容、方法、途徑、評價、編寫出了《德育》讀本、《成長冊》《當代家長》三類可供德育活動課使用、學生評價使用、家長學校使用的教材,使學校德育工作有了一個可靠的抓手。經過探索與實踐,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凝練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獨特的德育模式。一是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二是德育過程要堅持“雙主體”;三是“新三中心”論,即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四是品德結構的“知、情、意、行”四個維度,在德育工作中要“授之以知、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五是德育內容的五要索,即德育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六是德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評價、管理六環(huán)節(jié)。
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論和德育實踐的中介,好的德育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但是,每所學校、每個班級的教師不同、學生不同,任何好的德育模式必須經過自己的內化才能成為適合自己的模式。本人論證德育模式的目的不是讓學校和教師照搬、照抄已有的德育模式。而是希望學校和教師能夠學習已有的模式,總結自己的實踐,創(chuàng)建適合自己教育方法的模式,超越固定的模式,實現(xiàn)由“學?!薄敖!钡健俺!钡霓D變。
(責編 劉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