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威鑫
人都說萬物歸結(jié)便是情,情之所系是心靈。
感動的力量
情懷似濤,心靈的震撼讓你拋開原先的理念,而后便是感動的心靈促使你去做理念之外的事。即使未能如愿,即使毫無結(jié)果,也將成為你記憶中的瑰寶。
縱使歲月變幻,感動仍寓于每一個人的心靈。古代的月亮,仍然照著現(xiàn)代的人;瑟瑟的秋風,吹散了往事的云煙,唯有那時代的感動,永存于世。
昔日劉備三顧茅廬,令孔明很是感動,而后主亂世沉浮,出師北伐,一揮手,留下無限的思索。這份譜寫歷史的感動,便是心靈的震撼與時代的融合。
感動的意蘊
并非一切感動都是好事的開端。有些時候,當我們深受感動時,也是我們深受蒙蔽的時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當感動的薄膜蒙住了你明亮的雙眼時,這份感動便失去它原有的意義。
在戰(zhàn)場上,一位上將在戰(zhàn)斗中活捉了希特勒,但被希特勒的謊言所感動,便放走了他,以致成為千古罪人。所以,當你深受感動時,心靈不要遠離理智,抉擇不要脫離理念。倘若是一份真誠的感動,當賦予心靈應(yīng)有的情感,賦予行動應(yīng)有的抉擇。“愚公移山”中愚公的精神感動了天帝,于是天帝幫助愚公搬走了兩座大山,也造就了一個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賦予了感動一份真正的內(nèi)涵。
感動之余
人在受感動時,深受感動的心靈會掀起一陣波瀾,寓深情于所感之物。這是事之常理。
感動對心靈猶如水之于花,因此每份感動都會賦予我們的心靈新的感觸,使心靈不斷得以凈化。人都是在生活中感動,在感動中生活。感動,對你的心靈來說,是一種恩惠。而感動的前提是你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如果你沒有感動過,那是因為你缺少善良的細胞。
讓心靈感動吧!因為感動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田,因為感動洋溢著每一個人的真誠。
【作者系福建省廈門市五顯中學高二(5)班學生】
點評
關(guān)于“感動”的話題,如今頗受人們青睞,或許是我們正在一天天喪失“感動”的機能,也許是社會越來越少了令人“感動”的故事。作者體味著“感動”,呼喚著“感動”,品賞著“感動的力量”和“感動的意蘊”,其真情也會讓我們有所感動。美中不足的是,題與文稍顯不合?!案袆拥囊馓N”舉希特勒的例子不太好,且正反兩例交換為宜。第三個小標題“感動之余”,與內(nèi)容聯(lián)系不大,用“感動的前提”倒還合乎內(nèi)容,且結(jié)構(gòu)上與前二者又不太協(xié)調(diào)。全文還可細致精思,錦上添花。
【特邀點評:胡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