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輔導和測試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了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有很多學生在最后一項抽取題目自由談話上失分。盡管談話題目學生早就知道,但在“說”的過程中,不少學生還是不知從何說起,說了上句沒下句,在題目明確的情況下,竟不能說滿規(guī)定的三分鐘。有的語言重復啰嗦;有的說話離題太遠……盡管這種情況的出現有諸多原因,如過分緊張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說”的能力弱。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的基礎上,加強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些能力中,每種都很重要,對師范學生來說,說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因為在目前的條件下,語言仍是教學的重要工具,教師教學生,除了“身”教之外,還要有“言”教。師范生畢業(yè)后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就顯得猶為重要。以講課為例,教師課下的備課很重要,但備課不是背課,因為授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課堂上學生會提出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來作出判斷和回答,原封不動背教案的教師不可能教好課,也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再如,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也離不開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語言表達能力具有號召力、凝聚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生動的語言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開展工作,甚至一句話就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使學生一生受益。教師經常與學生在一起,在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身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否則,就很難解決學生的問題,也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因此,師范院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說話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
首先,要重視說話教學,將說話教學貫徹到學生在校的全部教育過程中,作為一種經常性的工作來抓,讓每個教師和學生都認識到這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措施之一,消除為應付畢業(yè)考核和普通話測試而臨時突擊的思想。要制定措施,不間斷地組織評比、測試與考核,使其真正落到實處。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注重教學方法;學生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入學之初,每個學生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這方面的計劃,把課上與課下結合起來,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要遵循聽、說、讀、寫互相促進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一)要讓學生多讀、多聽、多寫。現在的學生由于升學壓力,大多數學生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中學階段閱讀面相當窄。學生升入高校之后,學校要盡量利用現有的圖書和音像設備,給學生提供多讀、多聽的機會??梢韵驅W生推薦在大學不同階段應讀的書目;學校廣播站及教室里的閉路電視應多播放一些這方面的節(jié)目,以開闊學生的思路和視野,使學生知道應該怎樣“說”。(二)要對學生進行廣泛的“說話”訓練。不但要在漢語基礎課及說話課上強化訓練,還要在相關科目上強化這方面的訓練。如在《大學語文》課上,每講完一課,可以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來復述、對文章進行評論或進行課外作文訓練等等。除書面作文外,加大口頭作文量。此外,學校和各系、各班級還可以組織一些演講比賽、辯論會、講故事會等,獎優(yōu)促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全面提高“說話”能力的目的。
(朱碧窮,河南省商丘師范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