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利”是現(xiàn)代漢語的常用字,其意義自然不言而喻,但在古代都有“善于”的意思,古籍翻譯和注釋常有貽誤,今舉中學(xué)教科書《勸學(xué)》中一例,闡其義,舉其誤,辨其失: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某教科書注:“[利足]腳步快。[水]指游水。名詞。用如動詞?!?/p>
一、“利足”
教科書釋“利足”為“腳步快”,不夠準(zhǔn)確?!袄?名詞”是古漢語的一種常見結(jié)構(gòu),如“利趾”“利口”“利舌”“利吻”等。在這個結(jié)構(gòu)中,“利”是“善于”的意思,名詞常活用為動詞,如“趾”即走也,“口”“舌”即言也。如:
(1)《呂氏春秋·簡選》:“吳闔廬選多方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狈陡凶ⅲ骸袄?,善走者。”(引《漢語大詞典》)
(2)《參同契》卷下:“令蘇秦通言,張儀結(jié)媒,發(fā)辯利舌,奮舒美辭?!保ㄒ稘h語大詞典》)
(3)《荀子·解蔽篇》:“案強鉗而利口,厚顏而忍詬,無正而恣睢,妄辨而幾利?!?/p>
(2)(3)“利舌”“利口”指善辯,常有貶義色彩,形容巧舌如簧之徒。教科書解釋“足”為“腳步”,把“足”當(dāng)作了名詞,這就與“水”不對稱了。所以,“足”應(yīng)用如動詞,走也?!袄恪奔础吧朴谧摺薄!稘h語大詞典》“利足”條云:“善于行走;善于奔走?!辈⑴e《荀子·勸學(xué)》中此例句,可從。
江藍生先生說過:詞義的演變不是單個地、孤立地進行的,往往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作用……在聚合關(guān)系中,某些詞發(fā)生類同方向的引申。具體地說,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義(近義)詞或反義(包括意義相對)詞互相影響,在各自原有意義的基礎(chǔ)上進行類同方向的引申,產(chǎn)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義。
利,本指器物鋒利。《說文》:“利,铦也。刀和然后利。從刀,和省?!薄颁h利”和“快疾”詞義相連,后有了“吉利、好”的意思,如《周易》:“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薄对娊?jīng)·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再引申就有了“善于”的意思。
跟“利”引申方向類同的詞有“快”:“快”原指一種心理活動?!墩f文·心部》:“快,喜也?!贝蠹s在東漢,“快”開始有了“急速”的意思?!端焉裼洝肪硭模骸熬煽烊ィ耶?dāng)緩行?!绷瘯r有了“好”的意思?!度龂尽の褐尽し郊紓鳌罚骸翱熳责B(yǎng),一月可小起,好自將愛,一年便健?!贝蠹s到了唐代,在“快”“好”詞義的基礎(chǔ)上,再引申出“善于”的意思,如:
(4)《寒山詩·快搒三翼舟》:“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馬。”
(5)白居易《有感》:“莫養(yǎng)瘦馬駒,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三年五歲間,已聞?chuàng)Q一主?!保ㄒ短普Z言詞典》)
(6)徐本《汗衫記》:“恰才賣花唇,顯精神,說他善搠槍,快使刀,能掄棍?!保ㄒ对Z言詞典》)
“利”“快”怎么分別產(chǎn)生了“善于”的意義呢?我們認(rèn)為,這兩個詞先有了“迅速、鋒利”的意思,然后有了表示“吉利、好”等積極的意思,再引申,就有了“善于”的意思了。英語中有sharp一詞,基本意義是“鋒利的”,也有表示“善于”的意思,如sharp at arithmeric(精于算術(shù))。可見,從認(rèn)知的角度看,人類的思維是相通的,不管使用的是什么語言,處于什么時期。
二、“能水”
“能”,教科書中沒有注釋,師生很容易把它誤解為現(xiàn)在常見的能愿動詞,這就不對了?!袄薄澳堋被ノ?,它們的意義是相近的。
“能”有“善”義?!队衿つ懿俊罚骸澳?,工也,善也。”楊倞注《荀子》,把此句中“能”釋為“善”?!盾髯印べx》:“以能合從,又善連衡?!薄澳堋薄吧啤睂ξ模阕C“能”有“善”義。其他例子如:
(1)《說苑·政理》:“君能視而不下問,其臣善伐而不上諫?!?/p>
(2)《新語·術(shù)事》:“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遠者考之于近?!?/p>
(3)《戰(zhàn)國策·趙三》:“強者善攻,而弱者不能自守?!?/p>
(4)《史記·淮陰侯列傳》:“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p>
以上4個例句都是秦漢以前(包括秦漢時期)的。其中,或有“善”“能”對文,或有“善”與“不能”對文,可證“能”即“善”義。
下面是近代和當(dāng)代的例證:
(5)明《喻世明言》:“又有一人善能拆字,決斷如神?!?/p>
(6)清《三俠劍》:“你家寨主,有金鐘罩鐵布衫,善能避刀槍。”
(7)民國小說《秦朝野史》:“韓信善能用兵,若與漢王會合夾攻,如何抵?jǐn)???/p>
(8)劉心武《班主任》:“人們都說薄嘴唇的人能說會道,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唇……”
(9)沈飛德《張學(xué)良幽禁雪竇山的日子(上)》:“在深山里還有這樣一個很好的招待所,你們中國旅行社真能辦事?!保?994《作家文摘》)
現(xiàn)代漢語中的“能說會道”“能工巧匠”“能言善辯”中的“能”字,當(dāng)解釋為“善于”,而不是“能夠”。例(9),從文義可以看出,是稱贊中國旅行社善于辦事,而不是說中國旅行社具備某種能力。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除了固定短語以外,“能”在表示善于義時,經(jīng)常與表示確認(rèn)語氣的副詞“真、可”,或程度副詞“太、特別”連用。這表明“能”表示善于義的能力(程度)有所減弱,范圍有所縮小。
參考文獻:
〔1〕江藍生《相關(guān)語詞的類同引申》,載《近代漢語探源》,商務(wù)印書館2000年版。
〔2〕王云路《詞匯訓(xùn)詁論稿》,北京語言文化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3〕《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