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測臂圍知營養(yǎng)
營養(yǎng)學家和醫(yī)生認為,學齡前兒童的各種活動,對其上臂和前臂的肌肉脂肪酸發(fā)育影響較小,臂圍的長度可以反映出兒童身體發(fā)育的自然趨勢。如果你家正好有學齡前的孩子,不妨測測孩子臂圍,根據測量結果調整孩子的飲食,讓孩子的營養(yǎng)處于最佳狀態(tài),保證孩子健康發(fā)育成長。營養(yǎng)良好的4~6歲男性兒童的上臂圍長為15.5~18.3厘米;前臂圍長為14.1~16.6厘米。4~6歲女性兒童的上臂圍長為15.2~17厘米;前臂圍長14.1~16.5厘米。不足最低值,說明營養(yǎng)不良;超過最高值,說明營養(yǎng)過剩。
1 夏季給寶寶剃光頭好嗎?
夏天到了,我婆婆說孩子頭上容易出汗,剃個光頭又涼快又容易清潔。請問夏天剃頭寶寶果真會涼爽許嗎?
答:夏天最好不要寶寶剃頭,認為頭發(fā)會增加頭部的溫度,這可是個大大的誤會。其實人的頭發(fā)是能夠幫助人體散熱,調節(jié)體溫的。剃光頭實際減弱了人體的散熱功能。而且夏季剃光頭后,頭部皮膚暴露出來,直接受陽光輻射,易造成腦部損傷而發(fā)生“日射病”,重者會危及生命。
寶寶頭皮稚嫩,在用剃刀剃頭時,剃刀很容易損傷頭皮及毛囊組織,各種細菌會乘隙而入,輕者長癤子,嚴重者會引起敗血癥。如果細菌侵入孩子頭發(fā)根部破壞了毛囊,還會影響頭發(fā)的正常生長。
頭發(fā)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護寶寶的頭部,當頭部受到意外襲擊或外界物體的傷害時,濃密而富有彈性的頭發(fā)可以防止或減輕頭部的損傷。
年輕的家長們一定不要輕易給寶寶剃光頭。
2 孩子厭食怎么辦?
我的女兒吃飯老是不開胃,我們覺得非常美味的飯菜,她嘗都不嘗。已經五歲多了身體還很瘦弱,讓人頭疼,我們該怎么辦呢?
答:小孩長時間不吃飯,在醫(yī)學上稱為“厭食”。一種是疾病的影響:另一種是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精神因素造成的。第二種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比如孩子吃飯不定時:每餐給孩子吃大量高蛋白、高糖飲食;或給孩子吃過多的零食等等,使得孩子胃腸消化液不能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下降,再如在孩子吃飯時,父母采取強迫命令、欺蒙哄騙的方法強制性地給孩子喂食,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經常吵嘴,對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心理受到嚴重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發(fā)生厭食。孩子發(fā)生厭食之后,應該首先到醫(yī)院檢查是不是由疾病導致的。如果沒有疾病,家長就要注意:
①吃飯定時定量。從小就給孩子定時喂奶、吃飯,每餐定量,養(yǎng)成良好的反射,促進胃液分泌;
②合理安排食譜。注意孩子飲食的質和量,做到甜淡適宜、葷素搭配、千稀適中,食譜要常換,防止單調;
③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前洗手,飯后漱口,吃飯時不玩耍,氣氛要輕松愉快,大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評論哪個菜好吃,哪個菜不好吃;
④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增進孩子的食欲,促進食物的水分和吸收;
⑤必要時可以適當用些助消化的藥物,但絕不能長期依賴藥物。
3 捏捏寶寶的鼻子要緊嗎?
我家兒子的鼻子長得有點扁,是個塌鼻梁,聽老人說常捏捏寶寶的鼻子,能讓寶寶的鼻子長得高些。請問捏鼻子會讓我們寶寶的塌鼻梁變高嗎?
答:用手捏寶寶的鼻子,不但不能讓寶寶的鼻子長高,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因為幼兒的鼻腔粘膜嬌嫩、血管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鼻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易受細菌、病毒侵犯。另外幼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捏鼻子方法不當還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發(fā)生中耳炎。
4 配鏡后戴著不合適為什么?
剛給兒子配了一副近視鏡,戴了沒幾天,兒子說戴著不舒服,眼酸眼困,這是為什么?
合:眼鏡經常在初戴時,尤其度數比較大或有散光的眼鏡,患者反而有不舒適的感覺,如眼酸困、頭暈、視物變形、看地不平、視疲勞等現象。所以驗光時,試戴鏡要多戴一會兒,走走路,搖晃一下頭,看看遠處物體,在看看書報,如無不良感覺后,再開驗光處方。
如果驗光時試鏡無問題,配好的鏡子戴不成,可能是由子眼鏡引起,應注意
1.查眼鏡的度數與處方度數是否一致。
2.眼鏡片光學中心距離與瞳孔距離是否一致。
3,散光軸位偏斜否。
4.散光度數與處方一致。
6.有無鏡片質量差,密度不均勻,透明度差,鏡片加工設計不合理,磨制工藝粗糙等。
5 發(fā)育正常的孩子愛出汗怎么辦7.
我女兒三歲半,在幼兒園體檢各項指標都正常,就是頭部經常出汗。不知出汗是否有病,我該怎么辦?
答:既然您的寶寶體檢的指標都正常,應該說你們喂養(yǎng)的效果還是很好的。兒童頭部經常出汗,是個常見的問題,你不必為此太著急,這是因為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快速期,骨骼的發(fā)育也很快,所以容易造成缺鈣,建議您每天讓孩子喝400~500毫升牛奶,同時適當補充維生素D就可以了。
6 睡眠8小時夠嗎?
我女兒2歲半很少生病,吃飯很好,就是晚上睡覺只有8個多小時怎樣改善?
答:對于兩歲半的幼兒,每天需要個小時左右。您的寶寶,晚上睡8個多小時,如果白天能有2個小時以上的睡眠,加起來10個小時也就正常,對她的健康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這個階段就應該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般晚上睡眠時間可以掌握在8點到8點半左右,不宜太晚。
7 青霉素過敏的孩子能否使用頭孢菌素?
我女兒快滿2周歲了,前幾天她受涼后感冒發(fā)高燒,在醫(yī)院做青霉素皮試呈現陽性反應(即對青霉素過敏),值班醫(yī)生準備改用頭孢菌素,聽說青霉素與頭孢菌素有交叉過敏反應,不知青霉素過敏者能否使用頭孢菌素?
答: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都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主要區(qū)別在于青霉素是6-氨基青霉烷的衍生物,而頭孢菌素是7-氨基頭孢烷的衍生物。它們的抗菌原理和作用相似,都是通過千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加速細胞壁的破壞而起殺菌作用。
眾所周知,青霉素過敏最嚴重的后果是引起過敏性休克,而對青霉素過敏者,約有10%對頭孢菌素過敏。同時,頭孢菌素自身也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因此,像您女兒這種近期內剛發(fā)生過青霉素過敏反應者,以及以往發(fā)生過青霉素過敏性休克者、有頭孢菌素過敏史者、過敏體質的患者,均應禁用或慎用頭孢菌素,而改用其它類型的抗生素。
8 小孩發(fā)燒退熱不宜過快
我的孩子不到2歲,我最擔心的是孩子發(fā)燒,一旦他發(fā)燒退熱很慢,該怎么辦?
答: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一旦發(fā)燒了,許多家長就急著用退燒藥,甚至要求醫(yī)生能馬上打針退燒才好。但是發(fā)燒是人體必要的保護機制,小孩發(fā)燒退熱不宜過快。 很多家長急于給孩子退燒,是擔心發(fā)燒會燒壞孩子的大腦,怕影響孩子的智力,其實發(fā)燒是不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育的,而只有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病,才能傷及大腦神經系統(tǒng)。發(fā)燒是人體必要的保護機制,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是人體血液的白血球與細菌、病毒在交戰(zhàn),抵抗細菌、病毒等的一種反應。發(fā)燒說明孩子有一定的免疫力,是有能力對抗疾病的表現。
孩子一旦發(fā)燒一要正確使用退燒藥。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需要用退燒藥物;但應該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若小兒體溫達到39℃時,為防止發(fā)生熱痙攣,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的退熱藥治療,或采用物理降溫,如用75%的酒精擦腋下和腹股溝處,亦可幫助退燒,效果很好,小兒愿意接受,但必須注意要邊擦邊注意給患兒隨時蓋好,以免受涼。
二是發(fā)燒時要適當減少著衣。不應采取捂汗的方法降體溫,因汗水流失過多會使患兒感到疲憊無力。中醫(yī)認為損失大量津液,反而對患兒恢復不利。
三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時開窗通風。室溫不要過高,保持在18℃—20℃為宜,同時,不要讓過堂風直吹患兒。
四是患兒發(fā)燒若仍不緩解,要配合醫(yī)生,做好其他各項檢查。便于早日找出致病的原因,便于有針對性地對癥治療。
五是患兒發(fā)燒時,飲食宜清淡為主,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質為宜。如營養(yǎng)粥和雞蛋面湯之類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
9 空殼奶粉的危害
報紙、電視上報道的奶粉事件中那些空殼奶粉是由淀粉和葡萄糖組成的,喝了這樣的奶粉對孩子的危害到底在哪里?
答:這些劣質奶粉,經過檢測大都是由淀粉和葡萄糖組成的,所以蛋白質極其缺乏。喝了這樣的奶粉造成的危害是以蛋白質缺乏為主的營養(yǎng)不良。臨床表現主要是凹陷性水腫。如果是成人,凹陷性水腫的診斷并不難,但是嬰兒皮膚彈性很好,早期輕度水腫家長是不容易發(fā)現的,所以很容易漏診,造成嚴重后果。兒童早期蛋白質缺乏對其終身都有明顯的危害,使其不能發(fā)揮其遺傳基因所能提供的最大潛能,也就是說,在成年期,身高可能達不到正常人的水平,還容易出現一些代謝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