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牽——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當前數(shù)學課的提問是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不少課堂中學生的思維行動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完全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權。因此,提問要能更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必須注意:(1)要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究活動,即通過學生的探索和思考再做回答。(2)少提那些只要用“是”或“否”來回答的封閉性問題,促進學生主動在思考中學習。
在具體實施提問時,教者還要注意變單向提問為互動交流,形成師問生、生問師、生問生的多向互動。
二、弗抑——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心理需求
首先,在提問設計上要了解學生,把握學習起點,使問題“跳一跳、夠得著”,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不致于出現(xiàn)因提問簡單使學生失去興趣或因提問過難使學生失去信心的現(xiàn)象。
學習的起點主要有邏輯起點和現(xiàn)實起點。學習的邏輯起點是指按照教材學習的進度學生應該具有的知識基礎。學習的現(xiàn)實起點是指學生在多種學習資源的共同作用下已有的知識基礎。一般來說,學生的現(xiàn)實起點往往高于學生的邏輯起點,又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各不相同,個體又有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也就各不相同。面對學生,上課前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研思考:(1)學生是否具備新知學習所必需的認知基礎?(2)學生是否已經(jīng)或部分掌握新知?掌握的人數(shù)、內容、程度怎樣?(3)哪些內容他們已學會?哪些內容需要相互討論?哪些內容需要老師點撥和引導講解?只有找準學習起點,才能有效提問,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
其次,在提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學會使用等待技巧,一方面提問后不要馬上重復問題或指定別的同學來回答,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問題思考時間;另一方面在學生回答后,也應等待足夠的時間,再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或者再提另外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詳細說明、補充或修改他的回答,使他們的回答更加完善,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
再次,在提問實施中,教者要允許、理解、寬容學生的錯問錯答,長此以往,學生才能敢問、敢答,課堂提問才能真正呈現(xiàn)出作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效用。
三、弗達——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課堂提問不是目標,得到答案也不是目的。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課堂提問必須注意“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解決問題”、“數(shù)學思考”等目標的融合,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從這個意義上說,好的提問設計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上,而不應該急促地邁向結果。教師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提問,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條件。比如利用小學生好奇、求知欲望強等心理特點,以疑激欲,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萌發(fā)積極主動探索新知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深題淺問、淺題深問、直題曲問、曲題直問、比較提問、逆向提問和一題多問等不同方式,創(chuàng)設學生的思維空間,開展多角度思維,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
(作者單位:高郵市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王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