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簡說]
《蘆花蕩》是編排在人教版八(上)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單元,本文人物充滿了傳奇色彩,語言詩意盎然。以下課堂實錄是備課組成員集思廣益形成的教學流程的課堂呈現(xiàn)。它意在讓學生通過多種閱讀活動去熟悉人物——走近人物——喜愛人物——敬佩人物。同時感受孫犁文章語言清新淡雅、充滿詩情畫意的特點。
[課堂實錄]
一、導(dǎo)入:話說英雄
師:英雄就是這樣的人:他有關(guān)云長刮骨療毒時的談笑風生,有諸葛亮空城撫琴的從容悠閑;他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他有林則徐收復(fù)失地的殫精竭慮;他有邱少云“烈火焚燒若等閑”的獻身精神,有劉胡蘭慷慨就義的凜然正氣……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由這些有名的和更多無名的英雄所寫成的。今天,我們要結(jié)識一位戰(zhàn)斗在冀中平原蘆花蕩里的老英雄。
二、尋讀:感知全文
師:蘆花蕩講述的就是一位老英雄的傳奇故事,速讀全文,四人小組用“接龍”的方式概括這個故事。(提示:四句話把握記敘要素)
生1:老頭子護送兩個小女孩過敵人的封鎖線。
生2:由于過于自信,大女孩掛花了。
生3:老頭子心里感到懊喪,發(fā)誓叫敵人十個人流血。
生4:老頭子手無寸鐵,智殲鬼子為孩子報了仇。
三、析讀:賞析人物
師:喜歡這位老人嗎?最喜歡他哪一點?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1: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自信。
生2:“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薄猿霰匦?,說到做到。
生3:“舉起鎬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對敵人恨之入骨
生4:事先設(shè)好埋伏,引誘鬼子上鉤——機智、聰明
生5:像個沒事人,早出晚歸,以悠閑的心情撐著船——勇敢、身懷絕技、樂觀。
師:老頭子這個無名英雄,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奇就奇在他神通廣大的本領(lǐng),奇就奇在他自信而有自尊的性格,奇就奇在他悠閑而又樂觀的情緒。
四、品讀:感悟主題
師:老人有沒有讓人不喜歡的地方?找出有關(guān)的語句,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生1:過于自信自尊“不怕,洗一洗吧。不怕,他打不著我們?!碧砸詾槭?。
生2:愛逞能,打鬼子還要二菱跟著來看熱鬧。
生3:愛面子,出了一點差錯,就覺得沒臉見人。
師:從中,你還能讀出別的嗎?
生1:我認為大菱受傷不是老頭子的自以為是造成的?!安慌拢虿恢覀儭比岷偷卣f,“柔和”可以看出他對孩子們的喜歡和愛。
生2:我認為,他的過于自尊自信,正是體現(xiàn)了他戰(zhàn)勝敵人的堅定信念。
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1:堅毅剛強的老人。
生2:是一位把對孩子的慈祥和愛深埋心底的老人。
生3: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老人。
生4:是一位有高度責任心的老人。
師:老頭子不是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他是一位極具個性美、人性美、有立體感、多面性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他的過于自尊自信絲毫不會成為我們不喜歡他的理由,反而更促使我們喜歡這位傳奇英雄。
五、集讀:積累語言
師:孫犁曾說:“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愛國的熱情和戰(zhàn)斗的英勇,是善良和美好達到極致時的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美到極致的境界?!币虼怂P下的戰(zhàn)爭不是彌漫著血腥味,而是籠罩著詩情畫意。因為他要用美好的環(huán)境來烘托美好的人性和心靈。
請在文中找出寫景語句,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說說它是怎樣為表現(xiàn)老頭子的英雄形象服務(wù)的。
生1:“看見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薄獙懗鲂〈妮p快敏捷,也烘托出撐船者的高超技藝。
生2:“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灑”——象征斗爭的勝利,英雄凱旋而歸。
師:孫犁不是正面描寫刀光劍影,而是采取武戲文唱,以明媚如畫的風光來烘托老人的傳奇英雄形象。
評議:
1、線索簡明,重點突出
這個教學設(shè)計以“讀”為主線索,貫穿全文,從面向全文、整體感知的“尋讀”到指向關(guān)鍵語句的“析讀”、“品讀”再到景物描寫這個點上的“集讀”,能體現(xiàn)設(shè)計線條單純明朗,重點突出、層次細膩的特點。
2、問題引領(lǐng),激活思維
從課堂的組織形式來看,此設(shè)計創(chuàng)設(shè)了和諧的情境,來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喜歡老頭子的哪一點”和“不喜歡老頭子的哪一點”兩個主問題入手,引導(dǎo)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由淺入深地分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堂開篇的故事接龍,激發(fā)了學生的靈動感、興奮點,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時候拋出了教學的重難點,這樣易于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當學生發(fā)現(xiàn)老人身上所具有的自信、智勇雙全、神通廣大、愛憎分明、樂觀悠閑時,教師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喜歡”他的層面上,而是適時點撥引導(dǎo):“有沒有不喜歡的地方?”“你還能讀出別的味道嗎?”凸顯了教師在課堂上“平等中的首席地位”,使學生對探究的學習內(nèi)容發(fā)生興趣,繼而由淺入深地鉆研文本。
3、師生互動,心靈對話
曾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對話意識,首先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是批判意識?!痹谔骄俊袄先说牟幌矚g之處”時,有的同學分析到老人接連說了三個“不怕”,卻還是讓大菱掛了花,太逞能!太自以為是!然而這種看法馬上激起了另一種反對意見:“正是老人對兩個孩子的過分喜愛,才讓他暫時忘了這種危險?!庇纱思せ盍藢W生的思維,進一步品讀外貌描寫,進一步領(lǐng)悟到這位剛毅的“老魚鷹”背后所隱藏的一份柔情,進而認識到人物塑造的立體性、多面性。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
4、自主學習,學有所得
此課例設(shè)計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深入研讀的語句是自己選擇的最喜歡的語句,品讀賞析課文的過程更是學生自主體驗課文的過程,充分關(guān)注學生個體的獨特閱讀感受,同時還著眼于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dǎo)。感知全文、分析人物形象、品位語言等閱讀方法滲透在瀏覽、精讀、積累等課堂實踐活動中,也正體現(xiàn)了課堂價值的評估不是過多關(guān)注教師教了某項具體知識,而是關(guān)注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學習了,是否學會了,是否會學了。